第1036章 弟子丁嶋安,拜见师父
第1036章 弟子丁嶋安,拜见师父
“停!停停!不打了。”
丁嶋安吓得发出了马保国的叫声,幸亏贺松龄不是年轻人,也比较讲武德,于是真就停了下来。
“怎么,你不想学了吗?”
“什么我不想学,我倒也得能学啊!”丁嶋安一屁股坐在地上骂街:“您老这一出手,我直接成碎肉了,我怎么学?”
“什么你怎么学,你要知道对方的攻击打到自己身上,尤其是攻入自己的体内的时候,这才是最好、最直观也最方便体悟对方行炁方式的时候,也就是最适合学习对方招式的时候。”
贺松龄理所当然地说道:“我当年就都是这么学别人功法的,怎么,你不会做不到吧,天赋这么差?”
丁嶋安真的很想用尽自己平生所学的脏话来骂街。
但是,不敢。
让人砍了还是小事,反正能复活,万一贺松龄这狗东西真不教自己了呢?
所以他也只能苦笑道:“贺老,您那天赋正常人谁能有啊,我们要都有,我们也早成仙了。要不您还是换个教傻瓜的方式吧,您办学这么多年,我相信应该也教过一些普通人的吧?”
“唉,小丁啊,你很让我失望呀。”贺松龄说的是真话,他本来以为终于能够教到一个天赋过人的徒弟,却没想到,还是陆瑾这种庸才,顶多也只能在普通人眼里算是个“天才”罢了。
仍旧没脱离大众眼里“人类”的范畴。
不过这事儿想也知道,天赋好不好,看成就高不高就是了。整部《一人之下》所有人物之中,天赋最好的就应该是张之维,还有他的老先师左若童,应该也能排得上前五的地位。
这事儿从平日修行和动手就能看得出来,这种异于常人的天才,无论是修行速度、修行深度,还是对功法与斗战的见解,都远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现在说那如虎在贺松龄的教导下有资格挑落张之维这个曾经的“一绝顶”,只是因为张之维被天师度困住了不能成仙,而那如虎的背后却有自己这个高等神仙在发力。
如果大家条件都一样的话,就丁嶋安、那如虎这样的人,修炼一辈子,连吃张之维尾气的资格都没有。原著的“两豪杰”虽然是当世人杰,可曾经成仙的那些个人物,哪个又不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张之维”了?
甚至于,张之维放到历史长河里纵向对比,天赋也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陆瑾、吕慈之流就更别提了,没有贺松龄,他们一辈子的成就也就跟那如虎、丁嶋安四五十岁时差不多。
跟张之维这种长生久视、成仙之姿,和无根生这种几百年不见一出的全性正式掌门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他们能排在这些人后面,是因为这个时代这些选手的后面没人,只有他们。
要是放在历史之中,张之维、无根生这种人,说不得得领先陆瑾、吕慈之流两三百名以上。
“行吧,培养计划改变一下。”贺松龄想了一下,说道:“从现在开始,第一目标,先把你的天赋改造成起码能跟我老先师左若童的天赋平齐的地步,至于能不能追一追张之维,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努力决定的是下限,天赋决定的才是上限。就丁嶋安这个只能在自己某个时代当老二老三的天赋,就算是努力到死,也攀不上自己想要的那个境地。
成仙是肯定能成仙的,但这是他贺松龄给修行界带来的改变,相当于“时代的托举”。就好像二十一世纪随便一个普通人也能坐着飞机高铁“朝游北海暮苍梧”,做到古代神仙腾云驾雾才能做到的事情。
但你让普通人跟神仙打架,就算是持枪,一对一也是打不过的。
贺松龄什么人?甭看平时不着调,但那一股子“我不属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里全是npc”的,来自于穿越者天外之人的傲气,让他决定了既然要用心教一个徒弟,就绝不能平庸。
拥有堪比张之维的天赋,或者略逊一筹,加上自己对修行之法的托举和改变,或许能让张之维、丁嶋安之流,达到现在自己这个地步。就算因为没有天外神魂而弱一些,起码不逊于老子、耶稣、安啦之类的存在。
这就是时代进步的意义嘛。还是那句老话,你可以拿过去的伟大人物当一个丰碑,但不能当永远攀登的标杆,你从出生以来,就是站在他的肩膀上向上攀登的。
道祖佛祖凭什么就不能有后来人平齐了?
“小丁啊,我这辈子指点过许多人,但都是交流、探讨、点拨而已,还没真正收过一个正经徒弟。到后来我组建了三一大学,更是提倡摒弃旧时代的那种师徒父子的落后传承关系,因为只有更先进的传习制度,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学术。”
贺松龄盯着丁嶋安说道:“不过你不一样,我对你的期望很大啊。实话实说,也没有那么大,我抱希望最大的人其实是张之维,不过我跟老张我俩一百多年好哥们,我总不至于把他再收成徒弟。
你的天赋在整个历史里或许也只能排到前五百里面,说实话不是我最理想的天赋传人,但是我该走也得走了,我实在是等不到下一个有张之维这么高的天赋的人出现。
我拿你当徒弟是真的,当实验体也是真的。我要实验实验,我的道路到底最高能多高,能不能让后来人,都达到我这么高。我先跟你说清楚,免得你日后生了间隙。”
丁嶋安差点哭出来。心说您老真看得起我,我因为这个跟您心生间隙啊?我不满意你要把我的天赋加强到张之维那个地步,加强到历史上各位神仙的地步,还要帮助我成就比普通神仙还高的神仙之位?
我疯啦?
要是跪下磕头能求来这么个机会,那么那时候张楚岚下跪和磕头的速度,恐怕得排到三五亿名开外。
于是他恭恭敬敬地跪下给贺松龄磕了三个头,“弟子丁嶋安,拜见师父。”
(本章完)
“停!停停!不打了。”
丁嶋安吓得发出了马保国的叫声,幸亏贺松龄不是年轻人,也比较讲武德,于是真就停了下来。
“怎么,你不想学了吗?”
“什么我不想学,我倒也得能学啊!”丁嶋安一屁股坐在地上骂街:“您老这一出手,我直接成碎肉了,我怎么学?”
“什么你怎么学,你要知道对方的攻击打到自己身上,尤其是攻入自己的体内的时候,这才是最好、最直观也最方便体悟对方行炁方式的时候,也就是最适合学习对方招式的时候。”
贺松龄理所当然地说道:“我当年就都是这么学别人功法的,怎么,你不会做不到吧,天赋这么差?”
丁嶋安真的很想用尽自己平生所学的脏话来骂街。
但是,不敢。
让人砍了还是小事,反正能复活,万一贺松龄这狗东西真不教自己了呢?
所以他也只能苦笑道:“贺老,您那天赋正常人谁能有啊,我们要都有,我们也早成仙了。要不您还是换个教傻瓜的方式吧,您办学这么多年,我相信应该也教过一些普通人的吧?”
“唉,小丁啊,你很让我失望呀。”贺松龄说的是真话,他本来以为终于能够教到一个天赋过人的徒弟,却没想到,还是陆瑾这种庸才,顶多也只能在普通人眼里算是个“天才”罢了。
仍旧没脱离大众眼里“人类”的范畴。
不过这事儿想也知道,天赋好不好,看成就高不高就是了。整部《一人之下》所有人物之中,天赋最好的就应该是张之维,还有他的老先师左若童,应该也能排得上前五的地位。
这事儿从平日修行和动手就能看得出来,这种异于常人的天才,无论是修行速度、修行深度,还是对功法与斗战的见解,都远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现在说那如虎在贺松龄的教导下有资格挑落张之维这个曾经的“一绝顶”,只是因为张之维被天师度困住了不能成仙,而那如虎的背后却有自己这个高等神仙在发力。
如果大家条件都一样的话,就丁嶋安、那如虎这样的人,修炼一辈子,连吃张之维尾气的资格都没有。原著的“两豪杰”虽然是当世人杰,可曾经成仙的那些个人物,哪个又不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张之维”了?
甚至于,张之维放到历史长河里纵向对比,天赋也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陆瑾、吕慈之流就更别提了,没有贺松龄,他们一辈子的成就也就跟那如虎、丁嶋安四五十岁时差不多。
跟张之维这种长生久视、成仙之姿,和无根生这种几百年不见一出的全性正式掌门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他们能排在这些人后面,是因为这个时代这些选手的后面没人,只有他们。
要是放在历史之中,张之维、无根生这种人,说不得得领先陆瑾、吕慈之流两三百名以上。
“行吧,培养计划改变一下。”贺松龄想了一下,说道:“从现在开始,第一目标,先把你的天赋改造成起码能跟我老先师左若童的天赋平齐的地步,至于能不能追一追张之维,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努力决定的是下限,天赋决定的才是上限。就丁嶋安这个只能在自己某个时代当老二老三的天赋,就算是努力到死,也攀不上自己想要的那个境地。
成仙是肯定能成仙的,但这是他贺松龄给修行界带来的改变,相当于“时代的托举”。就好像二十一世纪随便一个普通人也能坐着飞机高铁“朝游北海暮苍梧”,做到古代神仙腾云驾雾才能做到的事情。
但你让普通人跟神仙打架,就算是持枪,一对一也是打不过的。
贺松龄什么人?甭看平时不着调,但那一股子“我不属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里全是npc”的,来自于穿越者天外之人的傲气,让他决定了既然要用心教一个徒弟,就绝不能平庸。
拥有堪比张之维的天赋,或者略逊一筹,加上自己对修行之法的托举和改变,或许能让张之维、丁嶋安之流,达到现在自己这个地步。就算因为没有天外神魂而弱一些,起码不逊于老子、耶稣、安啦之类的存在。
这就是时代进步的意义嘛。还是那句老话,你可以拿过去的伟大人物当一个丰碑,但不能当永远攀登的标杆,你从出生以来,就是站在他的肩膀上向上攀登的。
道祖佛祖凭什么就不能有后来人平齐了?
“小丁啊,我这辈子指点过许多人,但都是交流、探讨、点拨而已,还没真正收过一个正经徒弟。到后来我组建了三一大学,更是提倡摒弃旧时代的那种师徒父子的落后传承关系,因为只有更先进的传习制度,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学术。”
贺松龄盯着丁嶋安说道:“不过你不一样,我对你的期望很大啊。实话实说,也没有那么大,我抱希望最大的人其实是张之维,不过我跟老张我俩一百多年好哥们,我总不至于把他再收成徒弟。
你的天赋在整个历史里或许也只能排到前五百里面,说实话不是我最理想的天赋传人,但是我该走也得走了,我实在是等不到下一个有张之维这么高的天赋的人出现。
我拿你当徒弟是真的,当实验体也是真的。我要实验实验,我的道路到底最高能多高,能不能让后来人,都达到我这么高。我先跟你说清楚,免得你日后生了间隙。”
丁嶋安差点哭出来。心说您老真看得起我,我因为这个跟您心生间隙啊?我不满意你要把我的天赋加强到张之维那个地步,加强到历史上各位神仙的地步,还要帮助我成就比普通神仙还高的神仙之位?
我疯啦?
要是跪下磕头能求来这么个机会,那么那时候张楚岚下跪和磕头的速度,恐怕得排到三五亿名开外。
于是他恭恭敬敬地跪下给贺松龄磕了三个头,“弟子丁嶋安,拜见师父。”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