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抉择
第760章 抉择
无形道域展开的那一刻。
营帐内的一切物事都迎来了冻结,这并非是冰冻,并没有寒冷之意。
这更像是一种全范围无死角的压制。
火盏中的烛芯,保持着将熄未熄的状态,火苗凝固在盏口边缘。
密云保持着站起身子的姿势,衣摆因为微风吹拂而微微上扬,粘粘的草屑还在空中悬浮。
这便是陈翀没有在运粮车进入内城之时动手的原因。
因为他的道域实在太强大。
别说长眉,即便是隐蝉子,或者未恢复上一世修为的妙真在此,此刻也生不出一丝一毫反抗的力量。
“……”
或许是因为道域太过强大的缘故。
密云此刻唇角还保持着笑意。
陈翀与这位佛门年轻领袖对视,他注意到对方的眼中仍然带着笑意。
既然密云可以通过因果道境,预知到太子调令的“送抵”,那么对于自己施展道域留人的行为,应该也该有所预测才对。
思索片刻后。
陈翀稍稍松开些许道域压制,只是封锁营帐四周虚空。
“你不怕?”
道域中的烛火还剩最后一丝。
但营帐内却是一片澄明。
“为何要怕?”
密云淡然笑道:“我既敢来,便不惧死。大将军愿意见我,听这一席话,密云此行目的便已达成。”
陈翀心中微微一惊。
原来……密云竟是做好了有去无回的准备?
“大将军。”
密云笑了笑,说道:“如今我身处悬北关,在你眼皮之下,无论是内城还是外城,其实都没什么区别……相比之下,应是离国北境的安危更加重要吧?纳兰秋童正在往内城来,要不了多久,她便会亲自求见。”
至于求见的内容,也不难猜。
调令已出。
陈翀若是服从调遣,听诏南下,那么因果道境照现的悬北关灾劫便会浮现。
“你的意思是……”
陈翀微微眯起双眼。
“内城邸阁,长眉罗汉正在等我。”
密云柔声说道:“时辰快要到了……佛门在悬北关中布置了不少人手。若是我没有返程,这些佛门弟子会采取一些不好的行动。”
“呵。”
陈翀忍不住讥笑道:“不好的行动?”
离国如今举国灭佛,悬北关针对佛门修士的清查已经持续数十日——
正愁没有一个结果!
“有大将军坐镇,佛门自然不会傻乎乎地冲击内城,或者对抗军队。”
密云摇了摇头,道:“佛门毕竟在离国扎根千年,根基深厚,实不相瞒,在悬北关中……有不少佛门信徒。”
“所以?”
陈翀依旧不在乎。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密云道:“铁骑固然可以杀光城中佛门弟子,可是连那些皈依佛门的凡俗弟子也能杀尽么?”
“……”
陈翀皱了皱眉。
真要杀,自然也是可以杀尽的,只是这样的话,影响太糟糕,而且无法“根除”。
谁知道这悬北关中有多少人信奉佛教,承过佛门恩惠,愿意替佛门发声?
“所以,这些人会站出来,走上街……”
密云抬起头来。
游行,示威……
陈翀心中已然明白了七分,他冷冷说道:“你觉得凭借这些人的抗议,可以把你从内城救出来?”
在离国,凡俗的抗议毫无意义。
倘若抗议有用,沅州,婺州,虞州,便不会那么贫瘠。
倘若抗议有用,乾州权贵便不会夜夜笙歌。
倘若抗议有用,这场持续十数年的明争暗斗早就停歇。
草芥就只是草芥,哪怕聚拢再多,依旧只是草芥,手持火把的君主端坐高台,随意挥袖,便可将这些不听话的草芥烧成灰烬粉末。
“抗议?”
密云挑了挑眉,笑着说道:“为什么要抗议?为什么要救我?”
陈翀怔了一下。
“他们站出来,是为了‘大将军’你鸣不平。”
密云淡淡说道:“崇州当年受你恩惠,得以太平。如今太子分权,让韩厉统御悬北关,崇州百姓自发上街,支持‘苍字营’,‘羽字营’……支持大柱国,这等行为,哪里和抗议有关?”
“……”
听到这,陈翀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他低估密云了。
这位梵音寺新晋佛子,虽然年纪轻轻,但心机城府却相当深重,这番布局毫无阴祟气息,但却让人深感头疼。
时值太子诏调自己南下的特殊时刻。
若是悬北关出现这般声援浪潮……矛盾只会加剧,而且不可瓦解!
悬北关子民纷纷上街,支持陈翀,这让崇州铁骑共主韩厉颜面何在,当如何处理?
届时,陈翀无论如何处置,都陷入骑虎难下的两难境况。
唯有离开悬北关,才能自证清白!
“大将军。”
密云认真说道:“密云此言,绝无威胁之意,还望您千万不要误会。今夜既来相见,便是认可大将军的人品,胆魄,实力……退一万步,倘若大将军执意要留我在帐,接下来如何处置纳兰秋童?”
纳兰秋童可不是好惹的角色。
她虽然年轻,但却继承了纳兰玄策的衣钵,是一只十足的小狐狸。
陈翀即便将今夜扣押密云的全部细节坦诚相告,也会引起怀疑……
他乃是悬北关中唯一的阳神!
密云进入内城的那一刻,就被陈翀神念感知,如此“太平”的会晤,很难让人相信,两人是第一次如此会见。
纳兰玄策向来疑心极重。
若这消息传回乾州,陈翀的南下调令也绝无斡旋余地。
“……”
密云说完这些,便不再开口,而是取出那张符箓,并未点燃,静静等待着陈翀的回应。
营帐陷入死寂之中。
陈翀看着那缕微妙烛火,似是陷入了思索。
“哒哒哒!”
很快,远处响起马蹄声。
有人来了。
伴随着一声吁喝,骏马被甲士拦在营帐外,但那人却并未停下,靴子踩在青石板上,清脆刺耳。
脚步声很轻,也很快。
密云神色并未出现一丝一毫的慌乱。
他轻轻持握着符箓,平静注视着青衫儒生,丝毫不在意对方的选择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
数息后,烛火被风击碎。
哗一声!
纳兰秋童一把掀开了营帐帐帘,风风火火踏了进来。
(本章完)
无形道域展开的那一刻。
营帐内的一切物事都迎来了冻结,这并非是冰冻,并没有寒冷之意。
这更像是一种全范围无死角的压制。
火盏中的烛芯,保持着将熄未熄的状态,火苗凝固在盏口边缘。
密云保持着站起身子的姿势,衣摆因为微风吹拂而微微上扬,粘粘的草屑还在空中悬浮。
这便是陈翀没有在运粮车进入内城之时动手的原因。
因为他的道域实在太强大。
别说长眉,即便是隐蝉子,或者未恢复上一世修为的妙真在此,此刻也生不出一丝一毫反抗的力量。
“……”
或许是因为道域太过强大的缘故。
密云此刻唇角还保持着笑意。
陈翀与这位佛门年轻领袖对视,他注意到对方的眼中仍然带着笑意。
既然密云可以通过因果道境,预知到太子调令的“送抵”,那么对于自己施展道域留人的行为,应该也该有所预测才对。
思索片刻后。
陈翀稍稍松开些许道域压制,只是封锁营帐四周虚空。
“你不怕?”
道域中的烛火还剩最后一丝。
但营帐内却是一片澄明。
“为何要怕?”
密云淡然笑道:“我既敢来,便不惧死。大将军愿意见我,听这一席话,密云此行目的便已达成。”
陈翀心中微微一惊。
原来……密云竟是做好了有去无回的准备?
“大将军。”
密云笑了笑,说道:“如今我身处悬北关,在你眼皮之下,无论是内城还是外城,其实都没什么区别……相比之下,应是离国北境的安危更加重要吧?纳兰秋童正在往内城来,要不了多久,她便会亲自求见。”
至于求见的内容,也不难猜。
调令已出。
陈翀若是服从调遣,听诏南下,那么因果道境照现的悬北关灾劫便会浮现。
“你的意思是……”
陈翀微微眯起双眼。
“内城邸阁,长眉罗汉正在等我。”
密云柔声说道:“时辰快要到了……佛门在悬北关中布置了不少人手。若是我没有返程,这些佛门弟子会采取一些不好的行动。”
“呵。”
陈翀忍不住讥笑道:“不好的行动?”
离国如今举国灭佛,悬北关针对佛门修士的清查已经持续数十日——
正愁没有一个结果!
“有大将军坐镇,佛门自然不会傻乎乎地冲击内城,或者对抗军队。”
密云摇了摇头,道:“佛门毕竟在离国扎根千年,根基深厚,实不相瞒,在悬北关中……有不少佛门信徒。”
“所以?”
陈翀依旧不在乎。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密云道:“铁骑固然可以杀光城中佛门弟子,可是连那些皈依佛门的凡俗弟子也能杀尽么?”
“……”
陈翀皱了皱眉。
真要杀,自然也是可以杀尽的,只是这样的话,影响太糟糕,而且无法“根除”。
谁知道这悬北关中有多少人信奉佛教,承过佛门恩惠,愿意替佛门发声?
“所以,这些人会站出来,走上街……”
密云抬起头来。
游行,示威……
陈翀心中已然明白了七分,他冷冷说道:“你觉得凭借这些人的抗议,可以把你从内城救出来?”
在离国,凡俗的抗议毫无意义。
倘若抗议有用,沅州,婺州,虞州,便不会那么贫瘠。
倘若抗议有用,乾州权贵便不会夜夜笙歌。
倘若抗议有用,这场持续十数年的明争暗斗早就停歇。
草芥就只是草芥,哪怕聚拢再多,依旧只是草芥,手持火把的君主端坐高台,随意挥袖,便可将这些不听话的草芥烧成灰烬粉末。
“抗议?”
密云挑了挑眉,笑着说道:“为什么要抗议?为什么要救我?”
陈翀怔了一下。
“他们站出来,是为了‘大将军’你鸣不平。”
密云淡淡说道:“崇州当年受你恩惠,得以太平。如今太子分权,让韩厉统御悬北关,崇州百姓自发上街,支持‘苍字营’,‘羽字营’……支持大柱国,这等行为,哪里和抗议有关?”
“……”
听到这,陈翀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他低估密云了。
这位梵音寺新晋佛子,虽然年纪轻轻,但心机城府却相当深重,这番布局毫无阴祟气息,但却让人深感头疼。
时值太子诏调自己南下的特殊时刻。
若是悬北关出现这般声援浪潮……矛盾只会加剧,而且不可瓦解!
悬北关子民纷纷上街,支持陈翀,这让崇州铁骑共主韩厉颜面何在,当如何处理?
届时,陈翀无论如何处置,都陷入骑虎难下的两难境况。
唯有离开悬北关,才能自证清白!
“大将军。”
密云认真说道:“密云此言,绝无威胁之意,还望您千万不要误会。今夜既来相见,便是认可大将军的人品,胆魄,实力……退一万步,倘若大将军执意要留我在帐,接下来如何处置纳兰秋童?”
纳兰秋童可不是好惹的角色。
她虽然年轻,但却继承了纳兰玄策的衣钵,是一只十足的小狐狸。
陈翀即便将今夜扣押密云的全部细节坦诚相告,也会引起怀疑……
他乃是悬北关中唯一的阳神!
密云进入内城的那一刻,就被陈翀神念感知,如此“太平”的会晤,很难让人相信,两人是第一次如此会见。
纳兰玄策向来疑心极重。
若这消息传回乾州,陈翀的南下调令也绝无斡旋余地。
“……”
密云说完这些,便不再开口,而是取出那张符箓,并未点燃,静静等待着陈翀的回应。
营帐陷入死寂之中。
陈翀看着那缕微妙烛火,似是陷入了思索。
“哒哒哒!”
很快,远处响起马蹄声。
有人来了。
伴随着一声吁喝,骏马被甲士拦在营帐外,但那人却并未停下,靴子踩在青石板上,清脆刺耳。
脚步声很轻,也很快。
密云神色并未出现一丝一毫的慌乱。
他轻轻持握着符箓,平静注视着青衫儒生,丝毫不在意对方的选择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
数息后,烛火被风击碎。
哗一声!
纳兰秋童一把掀开了营帐帐帘,风风火火踏了进来。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