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万?”陈君试探性反问。
    见王东还是摇头,陈君脸上的震惊表情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再次开口:“不会已经超过两百五十万了吧?”
    王东这才点头回答:“准确来说应该是两百八十万……”
    “除了东君饭店跟已经扭亏为盈的养殖场,媳妇儿你还漏算了两个地方。”
    “经过整整一年时间的扩张,炸鸡店已经从最开始的五个分店扩张到现在的二十八个分店,每天消耗的白羽鸡数量超过三千只……”
    “因为饲料厂的投入生产,导致养殖场白羽鸡的养殖成本大大降低,炸鸡店每消耗一只白羽鸡,我们就能挣一块三毛钱,比一开始多了整整三毛钱。”
    “光这些炸鸡店一天就能给我们带来四千块钱利润,收入不亚于东君饭店。”
    “去年六七月份就开始投入生产的饲料厂不仅可以给养殖场供应各种饲料,还分出来不少饲料对外销售,去年下半年也给我们带来差不多二十万的利润。”
    “今年饲料厂又增加了两条生产线,不出意外的话,全年利润肯定能突破五十万。”
    “还有我们在汤山镇成立的羊肉加工厂,去年虽然没有挣到钱,但也没怎么亏。”
    “过完年以后,加工厂每天收到的活羊数量明显增加,收入也越来越多。”
    “不仅覆盖了所有支出,每个月还能剩下好几百块钱利润。”
    “虽然不多,但这还只是加工厂没有满负荷生产的原因。”
    “等到了下半年,加工厂每天收购的活羊数量突破一百头,月利润绝对能轻松突破一千块,甚至两千块都有可能。”
    “这么多钱存在银行太浪费……”
    “你现在是县长,担负着发展全县经济的重任……”
    “我这个老公肯定不能拖你后腿……”
    “到时候去县里面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两个可以投资的项目,把咱家存在银行里的钱出去。”
    “嘶嘶嘶……”陈君听得倒吸一口凉气,震惊了好一会儿才冷静下来。
    然后就盯着王东继续问:“老公……”
    “那今年咱家能挣多少钱……”
    “三百到四百万……运气好的话突破四百万也不是没有可能……”
    说到这儿,王东脑子里又冒出一个新想法,看着陈君继续问:“媳妇儿……”
    “咱们出来也一年多了……”
    “听说现在的轧钢厂一天不如一天……”
    “别说涨工资,连工人的正常工资都没法儿按时发放……”
    “柱子的媳妇儿梁拉绨不是还在轧钢厂吗?”
    “我听柱子说,同样级别的焊工在外面工资已经涨到两三百块钱一个月,他媳妇儿梁拉绨在轧钢厂的月工资才涨到一百五十块钱,而且还不能按时发放。”
    “截止到今天,轧钢厂还欠了她媳妇儿两个月工资。”
    “梁拉绨在轧钢厂应该已经属于中高级技工了,她都是这个情况,轧钢厂普通工人跟一些低级技工的收入肯定更差。”
    “你能不能帮我找原来的同事打听一下轧钢厂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有没有卖掉或者改制的想法。”
    “虽然我们手里已经有了不少产业,但轧钢厂毕竟是咱们发家的地方,打心底还是不想轧钢厂最后因为资不抵债而破产,能救还是想救一下。”
    听到王东提起轧钢厂,媳妇儿陈君眉头也忍不住皱了起来。
    国营企业因为经营不下去而资不抵债,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轧钢厂,连汤山镇都有。
    汤山镇也有一个五十人的国营企业……
    一年前就开始亏本。
    截止到现在,每个工人都欠了差不多三个月工资,全靠镇政府给他输血才能继续活下去。
    为了避免这几十号工人闹事儿,镇政府哪怕没钱也只能继续给他们输血。
    虽然陈君提议过卖掉厂子,甩掉这个包袱,但因为这件事儿在怀县没有先例,没有一个领导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开这个口,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如果王东真能把轧钢厂买下来,那就开了整个改制国营工厂的先例,今后自己再提议卖掉那些拖累政府的国营企业就有了理由。
    马上点头:“行……”
    “明天我上班就给老单位打个电话,帮你问问情况……”
    …………
    第二天上午,媳妇儿陈君带回了有关轧钢厂的消息,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老公……我已经打听清楚了……”
    “轧钢厂现在的经营状况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糟糕……”
    “每个月都需要局里面支援四五万块钱才够给所有工人发工资……”
    “听说他们下个月的定单还要减少两成。”
    “如果局里支援他们的经费不能增加,那厂里的工人就只能领到平时的八成工资。”
    “因为现在大量国营工厂里的工人因为工资太低而不得不自谋出路,导致四九城工作非常紧缺。”
    “再加上老一辈工人还是觉得铁饭碗比去外面私营企业上班稳定,舍不得丢掉铁饭碗,导致轧钢厂的裁员一直都很慢。”
    “好多工人宁愿守着每个月只挣几十块钱的铁饭碗,也不愿意主动从轧钢厂辞职,去外面找一个月挣一两百块钱的工作。”
    王东听完就笑了:“这对我来说是个好消息……”
    “轧钢厂里的情况越糟糕,将来卖给我的价格就越低。”
    “不过对我来说,轧钢厂里的工人还是太多了……”
    “好多工人完全就是在轧钢厂里面混日子,对轧钢厂的生产没有任何意义。”
    “要是厂里面能借着裁员的机会把这些人都赶出轧钢厂,那我将来接手轧钢厂时面临的压力肯定会小很多。”
    “太难了……”陈君摇头回答。
    “外面工作不好找,守着轧钢厂,虽然工资低了点儿,但每个月最起码还有几十块钱收入。”
    “要是从轧钢厂辞职,他们连几十块钱收入都没了。”
    “除非已经在外面找到了合适工作,否则没人愿意冒险从轧钢厂辞职,特别是那些在轧钢厂混日子的人。”
    “他们在外面更难找到工作,也就更舍不得放弃轧钢厂里的铁饭碗。”(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