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陇右万不可弃呀!”
    就在众人各怀心思、议论纷纷之际,又一位大臣心急如焚,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猛从人群中跳将出来,言辞激烈表示反对。
    刹那间,大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他。
    进言者,正是姜叙。
    姜叙神色悲忿,大步流星向前迈出,走到曹丕近前,他深吸一口气,高声道:
    “陛下,臣斗胆进言,以臣之见,那些主张放弃陇右之人,皆应治以斩首之罪!”
    此言一出,犹如一道惊雷在殿内炸开,韦康与阎行二人瞬间惊得目瞪口呆,脸色骤变。
    要知道,他们二人冒着极大的风险,极有可能激怒曹丕,却依旧以国家大计为重,苦口婆心劝说曹丕放弃陇右,向北撤退至凉北。
    他们自认为一心为公,为的是魏国的长远利益,可如今在姜叙口中,却成了误国的奸贼。
    甚至还要被斩首!
    这让他们如何能不怒?
    二人顿时怒发冲冠,韦康更是气得满脸通红,双目圆睁,冲着姜叙质问道:
    “姜叙,我是为大魏社稷的存亡着想,你怎敢如此肆意诬陷我为误国奸贼!”
    阎行虽未如韦康那般怒言相向,但他的眼神中也满是怨愤,紧紧盯着姜叙,仿佛要用目光将姜叙刺穿。
    “你此言究竟是何用意?”
    曹丕眉头紧锁,满脸不解问道。
    姜叙神色庄重,缓缓步上殿中,向着曹丕恭敬行了一礼,而后声音低沉道:
    “凉北之地,地域狭窄,土地贫瘠,百姓生活困苦,陛下若退守凉北,就从此便再无收复失地、重振我大魏雄风的机会了!”
    曹丕听闻此言,心中猛一凛,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眼神也变得狰狞起来。
    “更何况,我陇右的诸多郡县,皆是我大魏的子民,他们一直仰仗着陛下的庇护,陛下若弃陇右而去,于心何忍啊?”
    姜叙说着,眼中悲凉的神色愈发浓重,泪水在眼眶中隐隐打转。
    成公英何等精明,一眼便看穿了姜叙的言下之意。
    在他看来,姜叙表面上口口声声是为了魏国的社稷安危,为了曹丕的千秋伟业,实则暗藏着私心。
    姜叙乃天水人士,而天水恰好是魏国陪都冀县所在。
    倘若曹丕真的放弃了陇右,那么他们这帮来自天水的魏臣,在朝堂之上将再无任何发言权,地位也将一落千丈。
    曹丕之所以重用姜叙,无非是为了笼络其背后天水,乃至整个陇右地区的士民之心罢了。
    所以,姜叙无论如何,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将曹丕留在陇右。
    念及于此,成公英轻轻干咳了一声,缓缓道:
    “姜兄所言极是,陛下若想收复失地,确实不能轻易放弃陇右的诸多郡县,只是,如今敌强我弱的局面已然摆在眼前,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姜兄你也不能装作视而不见啊。”
    “你既然力劝陛下坚守陇右,想必应该是已经有了必胜良策,不妨说出来,让大家一同听听。”
    成公英这番话,看似在肯定姜叙,实则暗藏讥讽。
    曹丕原本被姜叙的一番话激起了满腔热血,可听了成公英这番话后,那股热血瞬间又凉了半截。
    成公英说得没错啊。
    你姜叙在这里给我打了半天鸡血,说得天乱坠,可你倒是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御敌之策来啊!
    不然,光靠这几句慷慨激昂的话语,我又如何能守得住陇右?
    “成公卿所言极是……”
    曹丕无奈叹息道。
    “陛下!”
    就在这时,姜叙突然打断了曹丕的话,神色道:
    “臣确实有一计,或许能够让萧和不战而退!”
    曹丕闻言,眼眸瞬间瞪大,眼中满是惊喜。
    成公英更是惊讶得嘴巴蓦的张开。
    殿中的众臣也纷纷面露诧色,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姜叙说他有御敌之策?
    而且还能让萧和所统领的汉军不战而退?
    要知道,那萧和可是兵仙再世的人物,姜叙真有如此大的本事?
    众臣心中皆是质疑。
    “你有何良策,竟能让萧和不战而退?”
    曹丕迫不及待催问道。
    “正面与敌军交锋,以我们目前的实力,与敌相差悬殊,很难将其击退,所以,我们只能出奇制胜!”
    “陛下,请看。”
    说着,他走到地图前,抬手一指:
    “萧和此次侵犯我陇右,必是率领军队沿渭河向西行进,而后穿越陇山,由街亭进入陇右。”
    “而据我们安插的细作所报,散关乃是汉军屯粮之所。”
    “依臣之计,我们可以派遣一支兵马,打着陛下的旗号虚张声势,以此吸引萧和的主力汉军。”
    “然后,陛下亲率精锐重兵,穿越陇山,出其不意地攻破散关,一把火将那里的粮草烧个精光。”
    “一旦汉军存粮被烧毁,萧和的二十万汉军,必然陷入粮草断绝的困境,到时候,他只能被迫率军不战而退。”
    “萧和一旦退兵,陛下便可乘胜追击,向北进军,一举收复街亭。”
    “只要这街亭城被我们收复,陇山的防线就能重新被我们夺回。”
    “如此一来,萧和若再想侵犯我陇右,我们又何须畏惧?”
    姜叙一边指着地图,一边详细阐述着自己的计策。
    看他这般胸有成竹的阵势,显然早就对此计策进行了深思熟虑,心中已然有了十足的把握。
    大殿之内,众臣听闻此计,纷纷开始议论起来。
    所有眼中,皆开始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精神也为之振奋不已。
    曹丕更是情绪激动,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直接从御阶上跃下,几步冲到地图前。
    “姜卿此计,妙啊!”
    曹丕猛一拍姜叙的肩膀,大赞道:
    “没想到,姜卿竟有如此奇谋!”
    “朕若早些重用于你,又何至于落到如今这般境地?”
    曹丕兴奋的对姜叙赞不绝口。
    就在这时。
    成公英思索片刻后,缓缓走上前道:
    “陛下,姜叙这奇袭陈仓、烧敌粮草的计策,确实是妙。”
    “只是,陇右与散关之间,有陇山阻隔,而且据臣所知,并无道路可行。”
    “那试问陛下这支奇兵,又该如何去袭这散关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