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南宁蒲庙伏击,800日军授首
方文手中的木棍在沙盘上的邕江南岸重重一点,指尖停在蒲庙镇南部:
“这股日军距离蒲庙镇15公里的新江圩,约 800人,携带轻机枪和迫击炮,经过长途行军,正在此地修整。”
“什么?”
军官们激动不已。
韦军长也坐不住了。
南宁的地形,以邕江为最后的防御。
邕江以南的区域,西侧地形以山地为主利于防御,东侧地区也有山区地形可以防守,但就是中间有一个缺口,缺口处地势平坦,蒲庙镇就在此处。
因此,一旦日军占据蒲庙镇,就等于在国民军的防线上撕开了一个缺口。
而且这个缺口是最适合日军机械化部队进攻的区域,会对国民军造成致命威胁。
“鬼子竟然快打到这里了?该死,我竟然不知道。”
韦军长猛地站起,就要命令部下向蒲庙镇调兵,加强那里的防御。
但又没有这么做,因为方文在这个节骨眼说出来,必然是有计划的,还是听其说完的好。
“方指挥,你继续。”
方文点头,继续说道。
“他们的目标是蒲庙——只要拿下蒲庙,就能将我们在邕江以南的防线一分为二,还能集中兵力强行渡江,威胁巨大。而且日军能派800兵力孤军深入,必然是精锐,不可小觑。我的想法是,打虎需尽力,以优势兵力,结成埋伏圈,等其进攻蒲庙时,将其包围,全数歼灭。”
想要歼灭一支日军精锐部队,难度可不小,在场的军官中,有参与过台儿庄和武汉会战的,知道日军精锐的战力,不由出声道。
“方指挥,我们至少要5000兵力才吃得下这些日军。可现在防线分散,我们31军没有这么多兵力可以调遣。”
“是啊,800人的支队,敢孤军深入到蒲庙眼皮子底下,必定不可小瞧。可咱们蒲庙现在只有一个营的兵力,能从其他防线抽调的最多也就1600人。加起来不过2000多,恐怕吃不掉。””
方文看向韦军长。
韦军长叹了口气:“日军三路分兵,我军负责防御南宁,只能多处驻防,如果其他地方抽调兵力过多,也会让他路日军有机可乘。我能调的是军直属警备团,外加城里的警员保安团人马,加上镇上的一个营确实只有2000多点。”
从37年打到现在,国民军的将领已经对自身实力有了正确认知,倒是没有以前那种自大了。
但方文要打的仗,却和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是以,方文回道:“2000人够了。”
此话一出,全场震惊。
大家不相信方文可以做到。
但韦军长却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知道方文在北方作战时创造的一些军事奇迹。
如今局势下,还不如死马当作活马医,或许能换得一丝转机呢。
是以,韦军长做出决定,拍板道。
“那就这么定了,这次作战,由你指挥,你说说看,要怎么进行。”
方文临危受命,不急不躁,说出心中方案。
“正因为他们孤军深入,没后续援军,也没重武器,咱们才有机会吃掉。”
他拿起代表桂军的蓝色小旗,在蒲庙镇周边插了三枚,“我们首先要做到三点,一,让蒲庙的守军收缩到镇内,故意露出西侧的防御缺口,引诱日军以为有机可乘,主动向镇内进攻;二,在西侧公曹村埋伏800人,在东侧莲塘岭埋伏800人,暂时按兵不动,等待合围。三,等日军入瓮,我会通知两侧军队行动,并带领航空队配合作战,力求在半日内解决战斗。”
这么做能行吗?
军官们不敢置信。
韦军长却拍案而起:“就这样,我负责地面指挥,你负责空中指挥,但如何及时联络,你得给个说法。”
“我出去拿个东西。”
方文起身,走到会议室门口,打开门,从外面龚修能手里接过装步话机的箱子。
他拿着沉甸甸的木箱走回来,将箱子放在沙盘旁的长桌上打开,取出六台通体漆黑的步话机整齐码放,机身上印着“泰山军工”的银色字样,天线折迭着贴在机身侧面,旁边还放着几捆黑色通讯线。
“这是泰山军工最新生产的便携式步话机,有效通讯距离 6公里,自带手摇发电功能,就算没电了也能手动发电继续使用。”
方文拿起一台步话机,熟练地展开天线,轻轻转动旋钮调试频率,“我已经预设了三个频道:一号频道给蒲庙镇内的守军,二号给公曹村和莲塘岭的伏兵,三号给航空队和指挥部,每个频道都是保密的,不用担心日军通过类似设备截听。”
韦军长凑上前,伸手摸了摸步话机的外壳,触感坚硬冰凉:“这东西真能在战场上用?之前咱们用的通讯兵跑断腿,消息还经常传错,要是这玩意儿靠谱,指挥能省不少事。”
“您放心,这是经过实战检验的。”方文递给韦军长一部打开的步话机,然后按下自己面前那部的通话键,对着话筒说道,“这里是航空队,收到请回复。”
“我要怎么操作?”韦军长问道。
“打开这个开关就可以接收了,现在是开启状态。调整频率是这样的,只有三个频率,你要与对方说话,按下这个,对准声筒口。”
在方文的指导下,韦军长照做,对着声筒口:“这里是地面指挥部。“
方文面前的步话机传出他的声音。
如此演示,在场的军官们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如果通讯距离真的在6公里,那就太有价值了。
方文关掉通话键,继续说道:“我给每个埋伏点配两台步话机,一台由指挥官随身携带,另一台留给通讯兵备用。等日军进入蒲庙镇南的埋伏点,镇内守军先用一号频道报信,并交火阻击引诱敌军进镇。公曹村和莲塘岭的伏兵收到消息后,立刻从两侧包抄。”
他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画了简易的通讯流程:“在地面部队出动后,我们航空队也会出发。我和炮舰机队到达后,会对地面敌军进行持续性空中火力压制,地面部队听到轰炸声后,再发起冲锋。”
他的意思很好理解,前线3方部队,以及空中航空队,还有城里的指挥部都可以通过步话机进行实时互通,让战场信息保持随时畅通。
这样,可以保证部队之间的准确协同。
韦军长看着桌上的步话机,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有这东西,咱们的指挥就能跟上了!之前打硬仗,总因为消息传不及时被鬼子钻空子,这次有了步话机,看他们还怎么跑!”
他严肃道:“参与本次行动的,都留下,其他人解散,记住,把嘴巴闭上,不得将这里听到的事情泄露半句。”
随即,大部分军官离开了会议室。
剩下军官们纷纷围到桌前,有的拿起步话机摆弄,有的向方文请教调试方法,原本凝重的会议室顿时热闹起来。
方文耐心地教他们如何切换频道、如何手摇发电,还特意叮嘱:“步话机的电池要省着用,非紧急情况别一直开着;要是被日军俘虏,第一时间把步话机砸了,绝不能让鬼子拿到。”
半小时后,该教的都教了,方文告辞离开,回到水上机场那边。
在水上机场,他将剩下的步话机分发给飞行员,再次讲解如何操作。
将泰山步话机放在飞机里,也能解决这批炮舰机没有无线电语音通话设备的问题,让方文的指挥能更好更及时的传达给飞行员们。
蒲庙镇伏击计划,立刻实行。
直属警卫团和城里的警备部队兵分两路前往公曹村和莲塘岭。
驻扎在这两侧,既可以为伏击做准备,也能防止日军突然改变进攻方向,起到阻击作用。
这一夜,日军并没有强行行军进攻,倒是无事发生。
翌日,清晨时分。
蒲庙镇西侧的防御工事里,桂军士兵们故意将步枪斜靠在战壕边,有的甚至坐在战壕沿上抽烟,营造出松懈的假象。
镇内的守备营长在高处观察着远方,手里紧握着步话机。
这时,一名哨兵快步跑来。
“来了!”
远处的公路上,日军第 5师团侦察支队的先头部队出现了——十几名日军士兵端着步枪,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而他们的后面是800日军队伍。
这些日军,部分使用的是冲锋枪,非常少见,还有数量不少的轻机枪和掷弹筒,以及小口径迫击炮。
他们行动迅速,向蒲庙镇发起了进攻。
面对‘突如其来'的进攻,蒲庙镇南侧外围阵地守军仓促应战,很快便放弃了阵地,退往镇内。
守备营长也开启步话机向指挥部报道:“麻雀入巢,麻雀入巢。”
这个频率,方文和韦军长都接收到了。
方文与韦军长交流。
“方指挥,我现在就命令两侧部队发动合围,你们航空队立即起飞。”
“好的。”
两边交流完,各自行动。
公曹村和莲塘岭的国民军部队,从两翼出发,向日军后方包围而来。
方文则驾驶钦原号升空,等待4架炮舰机起飞后,一同飞往蒲庙镇。
几分钟后,飞机便已经抵达蒲庙镇上空。
此时的日军先头部队已经进入蒲庙镇边缘。
见没有遇到抵抗,日军指挥官大手一挥,主力部队加快速度跟进,迫击炮和机枪也被抬到镇口的空地上,准备架设。
就在此时,镇内突然响起枪声——桂军士兵从镇内的隐蔽工事中发起了攻击,步枪和机枪同时开火,日军先头部队瞬间倒下数人。
日军也同时发动了进攻。
顿时镇口处枪声不断。
而这时,方文带领的航空队也对地面的日军发动了进攻。
4架桂系炮舰机对准镇口的日军进行环绕式飞行,侧面射击口打开,子弹不断射向地面。
凶猛的空中火力打击,将日军的气焰打压,刚刚组织的冲锋瞬间结束。
这数百日军突然发现。
前有国民军顽强抵抗,空中还有火力凶猛的炮舰机支援。
似乎有些不对劲。
日军指挥官心怀侥幸,竟然分兵,试图过这片防御区,继续向镇内进攻。
但这时候,两侧的国民军已经赶了过来。
形成了前后合击的姿态。
到这时,日军指挥官才明白,自己落入了陷阱中。
他立即收拢兵力,转向后方,试图从合围中杀出。
只有1600多人的后方合围部队,与将近800的精锐日军,在镇外的空旷地界交火。
日军人数虽然少,但地面火力却非常强,竟然将两股国民军部队避退了。
但这次的合围,最重要的火力输出却是空中。
方文驾驶钦原号从高空俯冲而下,机头对准下方。
1000米高度时,两侧机翼下的火箭弹发射巢射出了10枚航空火箭弹。
这时候,正好是日军集结的时候。
火箭弹急速射中了下方的日军队伍中的密集区。
一阵猛烈爆炸出现在小鬼子当中。
“轰隆!轰隆!”连续的爆炸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烟尘瞬间升腾起数十米高。
残肢断体飞散在空中。
烟尘尚未散去,方文驾驶的钦原号已经俯冲而来。
一阵机炮扫射犁过,又射出一道血路。
完成一波猛烈空中打击后,方文拉起机身。
他拿起话筒:“韦军长,让镇中守军也发动进攻,三方合围不要有任何保留,小鬼子扛不住了。”
韦军长通过步话机对这方战场有清晰了解,此刻恨不得能亲自参与作战。
他即刻命令三方发动进攻。
在他的命令下,国民军的攻势顿时更猛烈了。
而此时的日军阵地上,原本密集的队伍被炮舰机不断扫射,中心区域又被方文的火箭弹齐射炸得七零八落——几挺轻机枪被弹片掀翻,迫击炮炮管歪扭着指向天空,尸体和伤员散落各处。
这种烈度的空中火力打击,对日军的震慑非常大,他们已经无法在保持兵力集中状态,向四方分散。
气急败坏的日军指挥官,挥舞军刀试图集结士兵。
在督战军官的胁迫下鬼子士兵好不容易又集结起来。
这怎么能行,方文再度俯冲而下。
将剩下的火箭弹倾泻而出。
又是10枚火箭弹集中了日军密集区,外加俯冲机炮扫射。
以及更猛烈的炮舰机火力打击。
这次,就算是督战军官的军刀砍在身上,鬼子士兵也不愿意做空中战机的活靶子了。
他们的阵型散开,再也无法发挥优势火力和集中作战。
这让三方合围的效果大增。
“弟兄们,小鬼子散开了,大家一起冲锋,干掉他们。”
此起彼伏的喊话说出现,三方国民军向着日军发动了冲锋攻击。
被空中火力压制的日军,面对国民军的冲锋,竟然无法阻止有效的阻击。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
一场近战爆发。
广西的狼兵杀出了血性,越战越猛。
有的子弹打完了,干脆将刺刀装上,继续冲杀。
战场被分割成一块块,日军在不断被歼灭中。
至此,已经不适合再继续空中支援了。
方文拿起话筒:“航空队停止进攻,空中警戒。”
(本章完)
方文手中的木棍在沙盘上的邕江南岸重重一点,指尖停在蒲庙镇南部:
“这股日军距离蒲庙镇15公里的新江圩,约 800人,携带轻机枪和迫击炮,经过长途行军,正在此地修整。”
“什么?”
军官们激动不已。
韦军长也坐不住了。
南宁的地形,以邕江为最后的防御。
邕江以南的区域,西侧地形以山地为主利于防御,东侧地区也有山区地形可以防守,但就是中间有一个缺口,缺口处地势平坦,蒲庙镇就在此处。
因此,一旦日军占据蒲庙镇,就等于在国民军的防线上撕开了一个缺口。
而且这个缺口是最适合日军机械化部队进攻的区域,会对国民军造成致命威胁。
“鬼子竟然快打到这里了?该死,我竟然不知道。”
韦军长猛地站起,就要命令部下向蒲庙镇调兵,加强那里的防御。
但又没有这么做,因为方文在这个节骨眼说出来,必然是有计划的,还是听其说完的好。
“方指挥,你继续。”
方文点头,继续说道。
“他们的目标是蒲庙——只要拿下蒲庙,就能将我们在邕江以南的防线一分为二,还能集中兵力强行渡江,威胁巨大。而且日军能派800兵力孤军深入,必然是精锐,不可小觑。我的想法是,打虎需尽力,以优势兵力,结成埋伏圈,等其进攻蒲庙时,将其包围,全数歼灭。”
想要歼灭一支日军精锐部队,难度可不小,在场的军官中,有参与过台儿庄和武汉会战的,知道日军精锐的战力,不由出声道。
“方指挥,我们至少要5000兵力才吃得下这些日军。可现在防线分散,我们31军没有这么多兵力可以调遣。”
“是啊,800人的支队,敢孤军深入到蒲庙眼皮子底下,必定不可小瞧。可咱们蒲庙现在只有一个营的兵力,能从其他防线抽调的最多也就1600人。加起来不过2000多,恐怕吃不掉。””
方文看向韦军长。
韦军长叹了口气:“日军三路分兵,我军负责防御南宁,只能多处驻防,如果其他地方抽调兵力过多,也会让他路日军有机可乘。我能调的是军直属警备团,外加城里的警员保安团人马,加上镇上的一个营确实只有2000多点。”
从37年打到现在,国民军的将领已经对自身实力有了正确认知,倒是没有以前那种自大了。
但方文要打的仗,却和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是以,方文回道:“2000人够了。”
此话一出,全场震惊。
大家不相信方文可以做到。
但韦军长却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知道方文在北方作战时创造的一些军事奇迹。
如今局势下,还不如死马当作活马医,或许能换得一丝转机呢。
是以,韦军长做出决定,拍板道。
“那就这么定了,这次作战,由你指挥,你说说看,要怎么进行。”
方文临危受命,不急不躁,说出心中方案。
“正因为他们孤军深入,没后续援军,也没重武器,咱们才有机会吃掉。”
他拿起代表桂军的蓝色小旗,在蒲庙镇周边插了三枚,“我们首先要做到三点,一,让蒲庙的守军收缩到镇内,故意露出西侧的防御缺口,引诱日军以为有机可乘,主动向镇内进攻;二,在西侧公曹村埋伏800人,在东侧莲塘岭埋伏800人,暂时按兵不动,等待合围。三,等日军入瓮,我会通知两侧军队行动,并带领航空队配合作战,力求在半日内解决战斗。”
这么做能行吗?
军官们不敢置信。
韦军长却拍案而起:“就这样,我负责地面指挥,你负责空中指挥,但如何及时联络,你得给个说法。”
“我出去拿个东西。”
方文起身,走到会议室门口,打开门,从外面龚修能手里接过装步话机的箱子。
他拿着沉甸甸的木箱走回来,将箱子放在沙盘旁的长桌上打开,取出六台通体漆黑的步话机整齐码放,机身上印着“泰山军工”的银色字样,天线折迭着贴在机身侧面,旁边还放着几捆黑色通讯线。
“这是泰山军工最新生产的便携式步话机,有效通讯距离 6公里,自带手摇发电功能,就算没电了也能手动发电继续使用。”
方文拿起一台步话机,熟练地展开天线,轻轻转动旋钮调试频率,“我已经预设了三个频道:一号频道给蒲庙镇内的守军,二号给公曹村和莲塘岭的伏兵,三号给航空队和指挥部,每个频道都是保密的,不用担心日军通过类似设备截听。”
韦军长凑上前,伸手摸了摸步话机的外壳,触感坚硬冰凉:“这东西真能在战场上用?之前咱们用的通讯兵跑断腿,消息还经常传错,要是这玩意儿靠谱,指挥能省不少事。”
“您放心,这是经过实战检验的。”方文递给韦军长一部打开的步话机,然后按下自己面前那部的通话键,对着话筒说道,“这里是航空队,收到请回复。”
“我要怎么操作?”韦军长问道。
“打开这个开关就可以接收了,现在是开启状态。调整频率是这样的,只有三个频率,你要与对方说话,按下这个,对准声筒口。”
在方文的指导下,韦军长照做,对着声筒口:“这里是地面指挥部。“
方文面前的步话机传出他的声音。
如此演示,在场的军官们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如果通讯距离真的在6公里,那就太有价值了。
方文关掉通话键,继续说道:“我给每个埋伏点配两台步话机,一台由指挥官随身携带,另一台留给通讯兵备用。等日军进入蒲庙镇南的埋伏点,镇内守军先用一号频道报信,并交火阻击引诱敌军进镇。公曹村和莲塘岭的伏兵收到消息后,立刻从两侧包抄。”
他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画了简易的通讯流程:“在地面部队出动后,我们航空队也会出发。我和炮舰机队到达后,会对地面敌军进行持续性空中火力压制,地面部队听到轰炸声后,再发起冲锋。”
他的意思很好理解,前线3方部队,以及空中航空队,还有城里的指挥部都可以通过步话机进行实时互通,让战场信息保持随时畅通。
这样,可以保证部队之间的准确协同。
韦军长看着桌上的步话机,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有这东西,咱们的指挥就能跟上了!之前打硬仗,总因为消息传不及时被鬼子钻空子,这次有了步话机,看他们还怎么跑!”
他严肃道:“参与本次行动的,都留下,其他人解散,记住,把嘴巴闭上,不得将这里听到的事情泄露半句。”
随即,大部分军官离开了会议室。
剩下军官们纷纷围到桌前,有的拿起步话机摆弄,有的向方文请教调试方法,原本凝重的会议室顿时热闹起来。
方文耐心地教他们如何切换频道、如何手摇发电,还特意叮嘱:“步话机的电池要省着用,非紧急情况别一直开着;要是被日军俘虏,第一时间把步话机砸了,绝不能让鬼子拿到。”
半小时后,该教的都教了,方文告辞离开,回到水上机场那边。
在水上机场,他将剩下的步话机分发给飞行员,再次讲解如何操作。
将泰山步话机放在飞机里,也能解决这批炮舰机没有无线电语音通话设备的问题,让方文的指挥能更好更及时的传达给飞行员们。
蒲庙镇伏击计划,立刻实行。
直属警卫团和城里的警备部队兵分两路前往公曹村和莲塘岭。
驻扎在这两侧,既可以为伏击做准备,也能防止日军突然改变进攻方向,起到阻击作用。
这一夜,日军并没有强行行军进攻,倒是无事发生。
翌日,清晨时分。
蒲庙镇西侧的防御工事里,桂军士兵们故意将步枪斜靠在战壕边,有的甚至坐在战壕沿上抽烟,营造出松懈的假象。
镇内的守备营长在高处观察着远方,手里紧握着步话机。
这时,一名哨兵快步跑来。
“来了!”
远处的公路上,日军第 5师团侦察支队的先头部队出现了——十几名日军士兵端着步枪,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而他们的后面是800日军队伍。
这些日军,部分使用的是冲锋枪,非常少见,还有数量不少的轻机枪和掷弹筒,以及小口径迫击炮。
他们行动迅速,向蒲庙镇发起了进攻。
面对‘突如其来'的进攻,蒲庙镇南侧外围阵地守军仓促应战,很快便放弃了阵地,退往镇内。
守备营长也开启步话机向指挥部报道:“麻雀入巢,麻雀入巢。”
这个频率,方文和韦军长都接收到了。
方文与韦军长交流。
“方指挥,我现在就命令两侧部队发动合围,你们航空队立即起飞。”
“好的。”
两边交流完,各自行动。
公曹村和莲塘岭的国民军部队,从两翼出发,向日军后方包围而来。
方文则驾驶钦原号升空,等待4架炮舰机起飞后,一同飞往蒲庙镇。
几分钟后,飞机便已经抵达蒲庙镇上空。
此时的日军先头部队已经进入蒲庙镇边缘。
见没有遇到抵抗,日军指挥官大手一挥,主力部队加快速度跟进,迫击炮和机枪也被抬到镇口的空地上,准备架设。
就在此时,镇内突然响起枪声——桂军士兵从镇内的隐蔽工事中发起了攻击,步枪和机枪同时开火,日军先头部队瞬间倒下数人。
日军也同时发动了进攻。
顿时镇口处枪声不断。
而这时,方文带领的航空队也对地面的日军发动了进攻。
4架桂系炮舰机对准镇口的日军进行环绕式飞行,侧面射击口打开,子弹不断射向地面。
凶猛的空中火力打击,将日军的气焰打压,刚刚组织的冲锋瞬间结束。
这数百日军突然发现。
前有国民军顽强抵抗,空中还有火力凶猛的炮舰机支援。
似乎有些不对劲。
日军指挥官心怀侥幸,竟然分兵,试图过这片防御区,继续向镇内进攻。
但这时候,两侧的国民军已经赶了过来。
形成了前后合击的姿态。
到这时,日军指挥官才明白,自己落入了陷阱中。
他立即收拢兵力,转向后方,试图从合围中杀出。
只有1600多人的后方合围部队,与将近800的精锐日军,在镇外的空旷地界交火。
日军人数虽然少,但地面火力却非常强,竟然将两股国民军部队避退了。
但这次的合围,最重要的火力输出却是空中。
方文驾驶钦原号从高空俯冲而下,机头对准下方。
1000米高度时,两侧机翼下的火箭弹发射巢射出了10枚航空火箭弹。
这时候,正好是日军集结的时候。
火箭弹急速射中了下方的日军队伍中的密集区。
一阵猛烈爆炸出现在小鬼子当中。
“轰隆!轰隆!”连续的爆炸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烟尘瞬间升腾起数十米高。
残肢断体飞散在空中。
烟尘尚未散去,方文驾驶的钦原号已经俯冲而来。
一阵机炮扫射犁过,又射出一道血路。
完成一波猛烈空中打击后,方文拉起机身。
他拿起话筒:“韦军长,让镇中守军也发动进攻,三方合围不要有任何保留,小鬼子扛不住了。”
韦军长通过步话机对这方战场有清晰了解,此刻恨不得能亲自参与作战。
他即刻命令三方发动进攻。
在他的命令下,国民军的攻势顿时更猛烈了。
而此时的日军阵地上,原本密集的队伍被炮舰机不断扫射,中心区域又被方文的火箭弹齐射炸得七零八落——几挺轻机枪被弹片掀翻,迫击炮炮管歪扭着指向天空,尸体和伤员散落各处。
这种烈度的空中火力打击,对日军的震慑非常大,他们已经无法在保持兵力集中状态,向四方分散。
气急败坏的日军指挥官,挥舞军刀试图集结士兵。
在督战军官的胁迫下鬼子士兵好不容易又集结起来。
这怎么能行,方文再度俯冲而下。
将剩下的火箭弹倾泻而出。
又是10枚火箭弹集中了日军密集区,外加俯冲机炮扫射。
以及更猛烈的炮舰机火力打击。
这次,就算是督战军官的军刀砍在身上,鬼子士兵也不愿意做空中战机的活靶子了。
他们的阵型散开,再也无法发挥优势火力和集中作战。
这让三方合围的效果大增。
“弟兄们,小鬼子散开了,大家一起冲锋,干掉他们。”
此起彼伏的喊话说出现,三方国民军向着日军发动了冲锋攻击。
被空中火力压制的日军,面对国民军的冲锋,竟然无法阻止有效的阻击。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
一场近战爆发。
广西的狼兵杀出了血性,越战越猛。
有的子弹打完了,干脆将刺刀装上,继续冲杀。
战场被分割成一块块,日军在不断被歼灭中。
至此,已经不适合再继续空中支援了。
方文拿起话筒:“航空队停止进攻,空中警戒。”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