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国戚
    李显穆带著一整套口供进了宫,华盖殿上,朱瞻基一一翻看,他的神色从一开始的从容变得愤然,从平静变得通红青紫。
    但他並没有直接发怒,而是深吸了两口气,望向李显穆,“老师,你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
    李显穆淡淡道:“该抓的抓,该流放的流放,该杀的杀,依律办事,便无人能指摘,这是上古圣王之道。”
    “原则上是该如此。”朱瞻基將案卷倒扣在桌案上,“圣王之道,朕应该遵循。”
    李显穆眉头一挑,原则上可以,那就是不行。
    果不其然朱瞻基接著又道:“老师向来不崇尚古人,又何必要谈圣王之道呢?大明自然有大明的现实,朕深以为然。”
    说罢,朱瞻基目光熠熠的望向李显穆,殿中的空气在剎那间凝滯,二人对视,有光照进,尘灰在光柱中浮沉上下,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显穆轻声且坚决道:“皇陵之事,乃是宣德年第一桩贪腐大案,涉案的白银高达两百万两,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正纲纪,甚至败坏我整个大明的吏治生態!”
    朱瞻基脸色一变,而后有些难看,沉声道:“老师所言,诚然是至贵之理,但孙贵妃怀上了龙嗣,朕不希望她心情波动太大,影响了胎儿,老师应该能理解朕之担忧吧,这么多年来,朕还不曾有子嗣。
    且朕之心,老师一向知晓,朕属意孙贵妃,若此时出现这等事,朕所想,便不能成行了。”
    李显穆心中顿时有些不满,宠妾灭妻、耽於情情爱爱,当真是糊涂,但他並未表现出来,有些伤感情的话,他是不会说的,后宫之中的齟齬、皇帝的个人感情,他绝不掺和,既没有大的用处,又会极大引起皇帝的反感,他只谈国事。
    皇帝果然如同他所想,担心孙光宗之事,影响到孙贵妃的名声,於是当即道:“胡国丈名列光禄寺卿,是孙光宗的顶头上司,我看胡国丈这些年也不乾净,皇陵之事,大概也在其中参与,一併將其拿下问罪,天下人的目光就不会放到孙光宗头上了。”
    朱瞻基眼中一亮,好一招祸水东引,一个贵妃的弟弟,和一个皇后的亲爹,那当然是国丈更吸引人眼球,有胡皇后顶在前面,这样就不用担心孙贵妃被人非议。
    “但这样会不会让国朝顏面尽失,毕竟是皇后的父亲。”
    “杀鸡儆猴、以儆效尤!”李显穆正声道:“陛下想要整治吏治,那更是要责罚国丈和孙光宗,要让人看到,纵然是皇亲国戚坐法,也要被治罪,更何况其他官员呢?”
    朱瞻基愕然愣住,他先前没想到,李显穆竟然是打的这个主意,这也太疯狂了,踩著国丈去澄清吏治?
    数遍史册,都没几个人这么干吧?
    虽然他不喜欢胡皇后,但也並不恨她,这样把她的脸踩在地上,他做不出来。
    “这会不会有些太激进了?会导致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朱瞻基有些犹豫,“治大国如烹小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朝堂之上,这等事件,怕是不少,一旦整治,顷刻大乱啊。”
    李显穆指著案宗,振声道:“陛下,你看这案宗之中的描述,难道这仅仅是一件皇陵之事吗?
    普天之下,这种事不知道有多少,又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参与其中,他们不仅仅贪,他们还不做正事,皇陵少了些东西对大明社稷没什么大的伤害。
    可若是賑灾的银子被贪墨,那地方上就会多出一支造反的叛军,若是黄河大堤没修好,那来年就会出现数以十万计的灾民,这些都是会动摇大明统治根基的事情!”
    朱瞻基神色缓缓冷肃起来。
    “有些事可以放纵,有些事能放纵吗?
    臣冒著得罪皇后和未来皇后的风险,来强行推进此事,难道是为了自己吗?
    若不將国丈和贵妃弟弟牵连进来,天下如何躁动?臣又如何藉此发难,来堵上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唯有將这二人牵连进来,才能让所有欲要反对的人闭上嘴,陛下,这不是一桩普普通通的皇陵贪墨案,而是一把斩下天下贪官污吏的神兵利器,怎能错过?
    太宗皇帝选定了陛下作为天下的主人,便是相信陛下乃是能振作家国的皇帝,怎么能够因为私情而放纵天下的大害於不顾呢?”
    李显穆厉声道:“纵然陛下怜惜胡皇后和孙贵妃,可胡荣和孙光宗又算是什么?不过是爱屋及乌的东西罢了!
    王者之爱,普照四方,但岂能顾及这等黑心狼肺之物呢?”
    一道道、一声声,重重砸在朱瞻基心头,让他一时有些茫然无措。
    朱瞻基终究是一位优秀的帝王,转瞬之间,他下定了决心,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老师,你说的有道理,这是遍及天下的大事,要作为表率,此番大事,朕都交给你,但希望老师也能略微手下留情。”
    “臣明白,国丈以后就去南京待著吧,孙光宗也不適合待在京城了,也去南京吧,这样想必能够堵住悠悠之口了。”
    这便是要將二人流放了。
    虽然流放的地方环境很好,甚至说不上什么惩罚,但流放就是流放,日后自然是不会太自由了。
    当初李祺一家被流放,也是如此,就在距离南京几十里的江浦,但没有自由。
    “就依照老师所言,贵妃和皇后那里,朕会去说。”
    李显穆行礼后,便离开了华盖殿,他独自一人走在宫中,背后是越来越远,显得愈发高大的宫殿。
    他回身望去。
    眼中並没有喜悦。
    最后他如何说服了皇帝呢?
    是他將国丈胡荣和孙光宗,和胡皇后以及孙贵妃分离开,斩断了皇帝爱屋及乌的心思。
    也是因为孙贵妃终究是对他忌惮不已,不敢直接衝出来和他对峙爭执,否则今日之事,定然还有波折。
    政斗啊。
    比的就是谁更能影响皇帝。
    幸好,朱瞻基还是个明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