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再次
    江南有八大极为煊赫的家族,其中以魏国公和韩国公两家最为风头无量。
    徐氏一门两公,坐镇两京。
    李氏一公一相,权势煊赫,族长李显穆乃是公认的文官第一人。
    南京镇守府。
    魏国公徐显宗、韩国公李芳点卯上值,自然而然便谈到了李显穆在京城中之事。
    这徐显宗还是李芳的女婿,年纪不大。
    “岳父,二叔父在京城中的事,会不会牵连到我们这里呢?”
    “你是说反贪之事?”
    “正是,江南……最近有些人心惶惶,难道岳父的门槛不曾被踏破吗?”
    “三弟曾经给我来过信,要我约束属下,若有过重之事,严惩不贷。”
    李芳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又抬眼望向徐显宗,语气有些严肃起来,“虽然我们被封在南京的时间尚短,但我记得魏国公府名下的土地已然颇为不少,陛下又经常会有赏赐,那么多田產、铺子,养活公府一家,应当是绰绰有余,显宗啊,你是我的女婿,又一同为陛下镇守南京,可谓是富贵至极了,有些事要谨记,不能做,也不该去做,你觉得呢?”
    话虽如此,可李芳心中清楚,勛贵家基本上都不太乾净,只不过皇帝对这些人要求不高,只要忠诚皇室,不伤天害理就够了。
    “李氏女温婉贤淑,能镇內宅,如今家中风气尚好,岳父之劝诫,小婿谨记。”
    李芳神色稍缓,很多时候他们这样的大族人家,要防著的不仅仅是主人如何,也要防著下面人借著公府的势在外面生事,这一点他还是相信自己女儿的,受李氏严谨周正的家风影响,绝不会是奸恶之人,有她镇著魏国公府的內宅,应当无事。
    “那位国丈和孙贵妃的国舅就快要到南京了,显宗你有什么看法?”
    徐显宗眉头微微一皱,而后轻声道:“好吃好喝的供起来便罢了,无非是两张口而已,偌大的南京,还不至於放不下。”
    如今最显赫的两家外戚,纵然是他们这样的公府人家,也不能隨便得罪,但要说惧怕,那也不至於,就算是闹到皇帝那里,最多也就是被骂两句罢了。
    徐显宗说完之后,便见到李芳並没有同意,当即惊疑问道:“岳父是对他们有其他的想法?”
    他想到了这二人可是被李显穆流放到这里的,而且还在京城之中丟了大脸,这其中不会有什么其他之事吧?
    李芳微微一笑,淡然道:“毕竟是国丈和国舅,来了南京,总该见一见,说说话,陛下让他们待在南京,不让他们出城,可南京很大,有数十上百万的百姓,万一在南京又犯下了什么事,那可就不好了。”
    臥槽。
    徐显宗年纪小,也没什么城府,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接涌上来,他这岳父说的轻巧,这明显就是要敲打敲打二人,真打算给外戚一点顏色看看?
    “岳父,这是不是……”
    是不是太狂了,徐显宗没说出来,但目光灼灼的盯著李芳,表达出来的意思却很明显。
    没必要啊,不过是一个二世祖,一个靠女儿,和我们又有什么关係呢?
    “这可不是我想做的。”
    李芳沉吟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毕竟徐显宗虽然是他的女婿,可也是魏国公。
    徐显宗目光一凝,他立刻就听出了李芳的言外之意,不是李芳的意思,那自然就是京城那位二叔父的意思了。
    他伸手向上指了指,惊疑道:“这是要再踩一次?”
    在那场震撼人心的大朝会后,很多人也渐渐回过神来,李显穆这是拿国丈和国舅当踏脚石,威慑群臣。
    效果自然是相当的好。
    而现在国丈和国舅被流放到了南京,李显穆却依旧不打算放过,要李芳再在南京,再踩一次,毕竟南方的大臣,都不曾亲眼见到。
    李芳微微点头,算是认可了徐显宗的猜测,他也是这么猜测的。
    牵连到了李显穆,徐显宗微微沉吟了一下,正如先前所说,作为公爵家,他是不怕得罪外戚的,只是没必要,但现在既然李显穆开口了,那他也得表现出一些诚意。
    於是便应下此事。
    ……
    此时的孙光宗和胡荣正在南下的船上,坐船流放,这也算是少见了,而且过了河南,上了淮水之后,二人身上的枷锁就已经撤掉,又在船上换了衣裳,除了比较憔悴之外,已经基本上看不出是流放的犯人。
    虽然这次一起参与进了皇陵贪腐之中,但因为胡皇后和孙贵妃在后宫中的明爭暗斗,两家关係自然一般,二人不曾有过交谈,只是期待著早日到达南京。
    他们隨身带著大量的盘缠,甚至家里还给带了小廝和丫鬟来照顾起居,待进了南京后,再买几个丫鬟,就算是不能出南京城,那也是好日子。
    毕竟天高皇帝远,难不成还真的能那么严密的监视他们的起居吗?
    过了长江,便是南京,上岸之后,最先看到的便是当初李显穆在南京时,和江南文武一起发下大誓,而后立起来的神碑。
    想到李显穆,二人脸色顿时一变,有几分畏惧,又有几分难看,在宣德皇帝登基后,他们一直都顺风顺水,遇到李显穆算是他们人生中少有的挫折。
    而且这个挫折,一下子就毁了半生,竟然直接被流放,皇后和贵妃都护不住他们。
    二人赶忙坐上了车,往城中走去,望著那不逊色於京城的巍峨,以及川流不息,还胜过京城的几分繁华,二人脸色皆带起几丝喜色。
    只是一到城门前,便见到有一队军伍,好似在等待著什么。
    而后他们便见到负责押送他们的人,上前和那些军伍说上了话,返回后便將他们交给了这些士卒。
    “这是南京镇守府的士卒,押送结束,已然画押,日后胡老爷和孙公子就由南京镇守府负责了。”
    押送他们的吏员这般笑道。
    胡荣和孙光宗闻言皆愣在了原地,他们是流放过来的,怎么会是南京镇守府负责接受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