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五百吨喀山黄金
    本来乔是想要为了罗罗公司在旗建厂的事情,尽快去一趟旗的。
    之所以要尽快,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乔现在的产业铺的有些太开了。
    虽然基本上都是以瓦格纳为主轴,但是现在乔手里下到日用五金产品,上到机枪引擎,甚至就连国家防卫业务都有涉及。
    并且其中大部分产业都完全依靠乔的威望与影响力来运行。
    就比如现在让乔不得不取消了旗之行的事件,那就是新生的波西米亚政府向乔递来了一份合约,希望乔能够帮助他们的军团安全撤离。
    波西米亚军团,即便在能人辈出的大战期间也能算是一个传奇。
    由于不满哈布斯堡的统治,甚至觉得与哈布斯堡相比,露西亚都显得慈眉善目了起来。
    再加上随着战争的进行,交战各国都急缺能够填线的人才。
    为此就像是哈布斯堡与条顿能够以让波兰德独立为诱饵,鼓励波兰德人组建军团加入大战。
    波西米亚人也以波西米亚独立为目标在露西亚以投诚与被俘的波西米亚人为核心还有那些居住在露西亚的波西米亚侨民作为补充,在露西亚组建了波西米亚军团。
    就像是同样为了独立为目标,而在大战中打出了风采,打出了水平,打出了统战价值的波兰德人一样,这些波西米亚人在大战中表现的非常英勇。
    在那场露西亚临时政府投入了死亡营与妇女死亡营,结果却招来了条顿人大规模反击的攻势中。
    这些波西米亚人打出了一场堪称疯狂的战绩,仅仅三千五百名波西米亚人在发起攻击后几小时内就捅穿了哈布斯堡人的三道防线,俘虏了四千多名哈布斯堡人。
    而自身的损失还不到三分之一。
    在这之后,露西亚临时政府取消了对于波西米亚军团的规模限制,允许这支军团进行扩编。
    但是这个命令来的时间不算太好,因为在不久之后,随着条顿人发起了全面反击以及临时政府崩溃,波西米亚军团必须在左翼政府与军政府之间站队。
    甚至在获得站队的资格之前,波西米亚军团首先要从条顿人的狂攻中活下来。
    而波西米亚军团也在巴赫马季做到了这一点,为了掩护主力部队与装甲列车撤退,波西米亚军团的后卫部队在巴赫马季坚持了一周时间,虽然后卫部队近乎全军覆灭。
    但是相比同期几乎处于全面崩溃状态的露西亚部队,这种表现完全能够称得上卓越,甚至如果不是条顿人调来了不少西线的部队,有些人认为波西米亚军团会是东线纪律最严明,作战能力最强的部队。
    而不用像是现在这样在最强上加上之一。
    在这之后露西亚左翼政府与军政府也给波西米亚军团开出了不同的条件。
    露西亚左翼政府开出的条件是,波西米亚军团走那条漫长的东方铁路,前往东方然后通过海路去西线作战,要么加入他们继续在东线作战。
    而露西亚军政府开出的条件是,他们就近加入露西亚军政府继续在巴尔干地区作战。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比起通过那条漫长的东方铁路,波西米亚军团是应该加入露西亚军政府继续在巴尔干地区作战的。
    因为那里距离他们渴望独立的祖国最近,并且风险也比千里迢迢的跨过东方铁路,然后再绕过半个地球参战要靠谱的多。
    但是这个时候,一件小事改变了波西米亚军团的决定。
    随着两个政府并立导致的群雄并起,一个很有想法的军头对彼时防御空虚的喀山发起了攻击。
    喀山,听起来像是冒险小说中,储存了大量矮人宝藏的神秘地下城。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虽然喀山是露西亚开发最早同样也是最大的石油产地之一,但是那位很有想法的军头显然不是冲着喀山的石油化工产业去的。
    因为在露西亚帝国解体前,由于前线大踏步的后撤,所以露西亚皇帝将帝国的黄金储备,整整五百吨黄金运到了喀山。
    毕竟上一次大帝打进莫斯科的时候,他们别说是皇宫中的吊灯了,就连教堂墙上的金箔都用刀刮下来带走了。
    所以一旦遇到特殊情况,指望条顿人不会动这五百吨黄金,还不如指望他们能够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签署停战协议。
    然后随着露西亚帝国解体,临时政府垮台,那名军头自然就盯上了这批黄金。
    此时由于西线的压力,所以左派政府并没有在喀山保留多少力量。
    于是那名军头成功的攻陷了喀山,并且带着黄金南下准备去投奔军政府。
    而在喀山陷落之后,明白黄金重要性的左派政府也立刻派出了部队对这个军头围追堵截。
    最终双方在陶里亚蒂郊外爆发了一场大战,这场大战进行的十分残酷。
    为了五百吨黄金,双方都拼死战斗。
    只是他们爆发战斗的这个位置不太好,此时一口气撤退到后方休整的波西米亚军团也在附近。
    被激烈的战斗所吸引之后,那五百吨黄金让波西米亚军团在左派与右派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派。
    虽然雇佣军团的信誉与荣誉非常重要,但是这可是五百吨黄金,对于已经在筹备中的波西米亚共和国来说,这些黄金足以让波西米亚过上不堪重富的生活。
    这是一个让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价格。
    而在选择了那五百吨黄金之后,波西米亚军团就要面临一个小问题。
    那就是怎么把这五百吨黄金给运回去。
    经常玩另一种斯拉夫苦窑的朋友都知道,所谓搜打撤游戏,搜和打阶段都相对简单,但是当完成了前两步想要进行第三步肥肥撤离的时候,那可是随便什么风吹草动都能够让人的神经高度紧绷。
    此时西线还在高强度交战中,不止有露西亚左派还有条顿人。
    往南,非常能打的露西亚军政府正等在那里,用四万人去对抗露西亚军政府的几十万大军,也确实稍有劣势。
    至于往北从理论上来说可以穿过巴伦支海走海路回国,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人来说,带着四万人穿越北冰洋,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个可靠的选择。
    于是选择就只剩下了通过东方铁路向东前进,从远东地区弄船回国。
    这是一场漫长的远征,虽然作为东线最有纪律,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但是要在没有稳定后方与补给的情况下远征八千多公里怎么看都是一件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更何况由于他们获得了黄金,所以一路上无论是左派右派都会把他们当成派。
    然而随着1918年哈布斯堡帝国解体,波西米亚与波兰德还有其他曾经属于哈布斯堡的土地一同独立。
    波西米亚共和国的建立,让波西米亚军团上下像是吃了恐龙鞭一样猛。
    从1918年中开始,波西米亚军团就缓慢而不可阻挡地向东前进。
    一路上他们不仅要同时与左派与右派作战,甚至还需要不断修复被破坏的铁路与隧道,让他们运送黄金的装甲列车能够通过铁路前往东方。
    在经过了一年多的战斗之后,波西米亚军团不仅控制了大部分远东铁路,并且前锋部队也已经进入了远东地区。
    然后他们就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由于波西米亚军团是沿着远东铁路一路向东前进,而他们此时抵达的贝加尔湖畔的伊尔库兹克是整个远东铁路最艰难的一段道路的起点。
    位于贝加尔湖南段的贝尔加山脉,是一段极其险峻的山脉,在这里修建铁路的工程难度非常大,当远东铁路修建到这里的时候。
    即便是以莽而著称的露西亚人,在看到这条山脉之后,都选择了妥协,没有选择在山脉上修建铁路,而是在贝加尔湖中建造了两艘破冰船,用于运输火车车厢往返于贝加尔湖两岸。
    甚至在冬天的时候,选择在贝加尔湖湖面搭建临时铁路来保持铁路运行。
    直到露西亚帝国政府最后下决心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之后,露西亚人才在贝加尔山脉的悬崖上,用手扣出了一条由数十个隧道与拱桥组成的环湖铁路。
    让这里成为了这条近万公里的铁路线上,风景最优美同时也是最有传奇色彩的路段。
    而问题就出现在这里,控制了这条铁路的露西亚左派向波西米亚军团发出了最后通牒,要么留下黄金,要么他们摧毁环湖铁路切断波西米亚军团的回家路。
    此时已经走完了大半道路的波西米亚军团,自然不会选择放弃,毕竟那可是五百吨黄金,现在放弃的话,那过去一整年的坚持又算什么呢?
    所以放弃自然是不可能放弃的。
    但是要强行通过这里,显然会付出不小的代价,即便战斗力强悍。
    在预估了可能付出的损失之后,波西米亚军团觉得如果他们突破了露西亚左派在伊尔库兹克的防守后。
    无论是等待冬天到来后,在冰面上架设铁路,还是维修左派可能摧毁的环湖铁路,他们都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所以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们就必须要想办法呼叫外援了。
    不过由于他们占有了那批黄金,同时得罪了人革联与露西亚军政府,所以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即便对于那批黄金很有想法。
    也不好直接出手去和波西米亚军团做点什么,而唯一一个真的尝试直接做点什么的旗国,也曾经在露西亚临时政府垮台之后,直接派出了战斗部队去协助露西亚军政府以及更北方的右派军头。
    然而由于旗军队的战斗力以及旗人实在不适应露西亚的气候,所以这些部队在坚持了几个月之后就因为严重的损失和低迷的士气不得不撤离。
    世界上的主要国家不能出动,那么还有没有其他人能够出手呢?
    答案是有的。
    为了能够让波西米亚军团回家,波西米亚政府向瓦格纳集团与巴亚尔公司提出了项目邀约,希望他们能够为在远东地区登陆,然后协助波西米亚政府从远东地区撤离。
    而波西米亚政府为此开出的价码是70吨黄金,换算下来以现在的市值,差不多一亿多镑。
    换算一下的话,实际购买力差不多也就是四五艘齐齐整整的巡洋舰。
    这毫无疑问是一笔巨款。
    不过对比那五百吨黄金来说,还是稍微少了一些。
    当波西米亚的外交官,在乔伦敦的公寓中将这份合同邀约递交给乔的时候。
    乔的第一个反应是,这钱给少了。
    你手里有五百吨,才给我70吨你这是看不起谁呢?
    然而就在乔对此提出异议,并且表示要完成这个任务,不仅要让瓦格纳全体出动,甚至还需要动用一些大家伙。
    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只有70吨黄金不够,至少得150吨。
    给我一百五十吨黄金,我保证剩下的黄金能够安全的送进波西米亚。
    对于乔要涨价的提议,波西米亚的外交官非常淡定的表示,正是考虑到瓦格纳优秀的作战能力,以及在北方协助三个国家独立的业绩,所以他们才将价格开到了七十吨黄金。
    因为他们给巴亚尔公司的报价只有50吨,如果乔拒绝这份报价的话,他们就把合同给巴亚尔公司公司。
    有史以来第一次,本来对于高卢人没有什么恶感的乔对高卢人产生了极大的意见。
    不过乔也明白,波西米亚人在这个时候把高卢人拉进来,主要的目的还是给自己压价,让自己不要狮子大开口。
    毕竟对于波西米亚军团来说,他们的机会也只有一次,所以比起目前在成立之后,还没有什么像样成绩,只是在黑暗大陆看黑叔叔呲牙的巴亚尔公司与瓦格纳集团相比还是稍有劣势。
    但是如果自己要价太高的话,他们指不定真会将订单给巴亚尔公司。
    所以在一阵艰难的拉锯,乔甚至都快要把不屈者越野车与猎犬坦克的售价拍到波西米亚外交官的脸上后。
    乔终于又从波西米亚外交官的嘴里抠出来了十吨黄金,并且双方约定瓦格纳集团与波西米亚军团汇合之后,波西米亚军团就交付五十吨黄金给瓦格纳。
    在波西米亚军团回到旧大陆之后,再支付剩余的三十吨黄金。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双方并没有过多纠缠就在合同上签了字。
    然后乔就要开始为这次远东之行做准备。
    作为一次秘密行动,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乔在合同签订之后,并没有将这个消息告诉任何人。
    而是开始以训练的名义,开始大规模调动驻扎在北约的瓦格纳部队。
    同时考虑到这次行动的性质就是一次快进快出的外科手术式的行动,乔向罗罗公司下了大笔六轮装甲车与卡车的订单,并且依靠私人关系将这批卡车的生产序列提高到最优先的地步,要求他们必须在一个半月内完成这笔订单。
    然后乔要做的就是规划路线,从北约走海路到远东,最近的路线就是先沿着旧大陆海岸线航行,然后穿过苏伊士运河,走马六甲海峡到远东。
    算上部队准备与航行时间,乔最快也要在三个月之后才能够抵达远东。
    同时要能够完成这个任务,乔得调动不少部队,包括最精锐的瓦格纳第一装甲营,以及正在接受训练的那些瓦格纳突击队在内几乎所有精锐力量。
    在拿到黄金之前,乔必须要自掏腰包支付这次行动的费用。
    好在,靠着刷脸,或者说靠威望,这次行动中的不少费用与开支乔都能够得到折扣或者是延迟支付。
    虽然靠着刷脸搞到了不小的折扣,不过在看到航运账单后,乔还是觉得肉疼。
    不过在看着账单心惊肉跳之余,乔也突然冒出了一个点子,那就是这次军事调动的了这么多钱,动用了这么多部队。
    自己要不顺手拍一部电影,多少也能够回回血。
    就算是当瓦格纳的宣传片也好啊。
    正好之前为了拍飙车戏,乔倒腾出了架设在不屈者上的摄像机支架,能够让车辆在狂飙的拍摄中保持摄像机的相对稳定。
    在决定干脆顺手拍一部电影的同时乔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航空能力,组织空中突击队的欲望。
    如果瓦格纳能够有一支庞大的,能够进行远程力量投送的机队,那不仅部署时间能够缩的更短,自己还能省下不少钱。
    毕竟作为一直战斗部队,只要开始行动哪怕没有接敌,乔也是要向瓦格纳的士兵与军官们支付津贴的。
    将倒腾航空力量,加入自己的代办事项清单后,乔将自己的精力都集中到了军事上。
    乔对瓦格纳的大规模调动很快就惊动了不少人。
    作为东方最重要的武装力量之一,虽然瓦格纳的部队数量不多,但是没有人敢于小看瓦格纳的战斗力。
    首先对开始大规模训练做出反应的是人革联的部队,虽然乔调动部队并没有靠近边境地区。
    但是谁不知道乔这个家伙最擅长的就是突袭,在大战中跑的最快的就是这个家伙。
    所以人革联加强了边境防御,由于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几个国家承认人革联的主权,所以人革联并没有派出外交官询问瓦格纳突然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调动是为了什么。
    除了人革联之外,波兰德也对瓦格纳的大规模训练做出了反应。
    在边境部队提高了战备等级的同时,波兰德也派出了外交人员询问乔,突然大规模调动部队是想要干什么。
    然后波兰德外交官就得到了一个看起来有些离谱,但是仔细想想还是挺有道理的理由。
    瓦格纳正在进行适应性训练,准备进行大规模远程部署演习,而演习的目标是东方。
    这个回答让波兰德松了一口气,嗨,原来是老乔准备去东方教训那些包头佬,还以为乔是准备扩大北约的范围呢。
    不过老乔的回答让波兰德放心了,却让布尼塔尼亚的东方总督感到疑惑,瓦格纳要来我这里?我怎么不知道?
    虽然我这里的情况不太好,但是就这些搞非暴力不合作,你用刺刀捅死一个人,另一个人会过来排队站好,等你再来一次的包头佬也用不上瓦格纳啊,他来我这干什么?把我这的面包吃贵?
    实际上不只是布尼塔尼亚的东方总督感到疑惑,看到乔突然像是抽风一样,又是给罗罗公司下订单,又是定前往东方的船,又是大规模调动瓦格纳的。
    从陆军部到内阁都不明白乔这是在抽什么风。
    不知道老乔这是准备做什么。
    为了避免让别人以为自己想要向伦敦进军,乔主动向陆军部与内阁解释,这次部队调动是我的临时起意。
    毕竟瓦格纳的定位,就是一直要进行快速反应的部队。
    所谓快速反应的重点就是在于快速,我现在突然下令进行远征演习,这种毫无预兆的演习就能够让瓦格纳暴露问题,之后瓦格纳才能够改善问题。
    而且远东作为最远的地方,瓦格纳都能够快速部署到远东了,那么部署到其他地方也都不是问题。
    听到老乔的解释,虽然觉得这个解释有些怪,但是说这话的人是老乔,就让其他人觉得不愧是老乔啊,做事就是靠谱,难怪别人那么能打,再给老乔一点时间,真不知道他能够将瓦格纳训练成什么样子啊。
    实际上这个问题,老乔也不知道。
    虽然大部队此时还在调动,并且为了能够在远东的烂地中快速机动。
    所以乔还要等待罗罗公司的那批六轮卡车与装甲车交付。
    不过瓦格纳的大部队不能动,不代表那支接受过杀戮小队训练的瓦格纳突击队不能调动。
    在低地国家与赫尔辛基的两次突袭行动成功后,乔准备在东方故技重施,让突击队先行前往东方,摸清当地情况为大部队的抵达做好准备。
    毕竟如果可以的话,乔是一点都不想要冲滩。
    从码头下船,他不香吗?
    当然如此庞大的一群人,又都是壮年男人,走到什么地方都会引起注意。
    所以这支突击队需要一个理由,一个能够说服其他人的理由,才能够在远东潜伏下来。
    本来要找这么个理由是十分困难的,毕竟其他人又不是傻子,一般的理由是无法说明,为什么这么一群男人会大包小包的跑去远东,而且还一呆几个并且到处溜达的。
    但是乔却想到了一个完美的理由,那就是这群人是去拍电影的!
    反正之前摄制组里的也都是瓦格纳的老兵,虽然在某些技能上可能不如这些接受过杀戮小队训练的突击队员,但是他们的战斗力也不可小觑。
    同时打着拍电影的借口,他们也能够光明正大的携带武器与爆炸物前往远东。
    毕竟这都是拍摄需要嘛。
    虽然乔明白,自己这么干的后果,就是以后如果自己要再出国拍摄的话,会遭受最严格的审查,可是考虑到八十吨的黄金,审查就审查吧。
    反正布尼塔尼亚足够大,自己还能没地方拍电影?
    当然本着多劳多得,别人多劳动,乔就能够更多的得到剩余价值的原则,这批先遣队抵达远东之后除了勘察地形为部队抵达时夺取码头做准备之外。
    也确实要拍摄一些镜头的。
    要拍镜头,就需要分镜,要分镜就需要剧本。
    所以为了这次瓦格纳的远征,乔还需要尽快搓一份剧本出来。
    就在老乔为瓦格纳的远征做准备的时候。
    鼻青脸肿的施瓦茨中尉却在码头寻思,自己应该去哪里。
    由于那部见鬼的电影太过成功,所以当施瓦茨中尉回到条顿之后,施瓦茨中尉很快就被认了出来。
    然后施瓦茨中尉就发现,由于自己出演了那部见鬼的电影,现在老家的人也不待见自己。
    去啤酒馆喝酒,都会被侍者拒绝服务,去租房子都会被房东赶出去。
    甚至在慕尼黑的时候,还有一个留着卫生胡的家伙,在街上看到施瓦茨之后,表示施瓦茨出演那个角色是在侮辱伟大的条顿民族,必须要给他一点教训。
    于是一群穿着棕色制服带着红色袖章的家伙举着短棍,追着他跑了几条街,甚至路上的巡警在看到被追着打的人是他之后,都选择了袖手旁观。
    要不是施瓦茨中尉急中生智,直接跑进了警察局,施瓦茨中尉真担心自己被人在路上活活打死。
    眼见条顿现在是不能呆了,施瓦茨中尉就准备再次坐船离开条顿。
    不过就在施瓦茨中尉搭乘火车准备去坐船离开条顿时,施瓦茨中尉在火车上又被一群学生给认了出来。
    这次施瓦茨中尉没有地方能跑了。
    面对这群学生,施瓦茨中尉拼死搏斗,在放翻了对面三个人后,才被人打倒在地。
    等到火车到站之后,施瓦茨中尉都忘了自己是怎么来到码头的。
    睁着肿胀的眼睛看着现在在出售的船票,施瓦茨中尉展开了思考。
    自己是怎么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是因为拍了那部倒霉电影。
    自从拍了那部倒霉电影之后,自己是在片场也挨揍,去了旗不讨好,回了条顿也被锤,好像世界之大就已经没有能够容得下自己的地方似的。
    不过既然自己走到什么地方都会挨揍,那自己为什么不去布尼塔尼亚呢?
    既然都要挨打,那为什么不选一个挨揍还有钱拿的地方?
    爷就去布尼塔尼亚了!
    想到这里,施瓦茨中尉掏出一把硬币,在售票窗口前一字排开“要一张去翡翠岛的船票,越快越好。”
    很快还在伦敦的乔,就收到了翡翠岛总督府发来的,那位条顿特型演员施瓦茨现在又回来了,想问问他现在还能不能接到工作的电报。
    此时在连续熬了两个通宵之后,瞪着通红的眼睛总算是写完了剧本大纲的乔,对于施瓦茨的回归自然是竭诚欢迎。
    毕竟作为一个业余导演,乔对于电影的了解也就那样,基本上就是主角出场介绍能力,遭遇危机进入冒险,反派出场狂拉逼格,初次战斗略微吃瘪,发现转机开始研究,最终决战主角胜利这么一个套路。
    再加上这次顺手拍个电影,还要当瓦格纳的宣传片,就肯定不能把重点放在黄金上。
    宣传片嘛,得有人文关怀。
    那么最有人文关怀的战争电影是哪一部呢?
    自然得是世纪末的最强电影传说《拯救大兵瑞恩》。
    模仿嘛,不丢人,仿的不好才丢人。
    所以乔稍微修改了一下剧本,直接不提黄金,而是将剧情改成,波西米亚军团为波西米亚的成立做出了突出贡献,因为他们的奋战所以在凡尔赛会议中,波西米亚共和国才被允许独立。
    而在波西米亚共和国成立之后,为了祖国的成立而奋战的波西米亚军团,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困在了露西亚,他们只能通过远东铁路远征万里才能够回家。
    他们已经走了很远,却在贝加尔湖遇到了困难,而为了能够让这些远方的游子与英雄们回国,波西米亚共和国政府找到了瓦格纳,希望瓦格纳能够将这支流浪的军团带回去。
    瓦格纳集团接下了这个任务,开始向远东进发。
    乔的剧本写到这里就结束了,因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乔也不知道,反正到时候现场拍摄就行了。
    而且这次的大反派肯定不能再选条顿,毕竟条顿在远东没有存在,而军政府又是被承认的国家。
    所以大反派的只能落到人革联的身上。
    正好施瓦茨回归之后,能够出演一个疯狂的人革联少将什么的,弥补一下这部电影,无法实拍露西亚左派的缺憾。
    于是乔给翡翠岛总督府回复电报,让施瓦茨留下准备拍摄电影,不过鉴于电影现在还在筹备,所以要等到电影正式开拍的时候,才会给施瓦茨支付报酬。
    没办法由于最近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本着苍蝇腿也是肉的原则,乔不得不尽量缩减一些开支,没有办法再像是之前那么阔气。
    不过在装备上,乔可是该的钱一点都不省。
    在等待罗罗公司的六轮卡车与装甲车交货的同时,乔也给戴安的枪械公司下了订单,让她赶在罗罗公司交货之前,能够生产多少冲锋枪就生产多少冲锋枪。
    甚至在忙于做远征准备的同时,乔还要准备抽空结个婚。
    没办法,光是完成准备之后抵达远东就要三个月时间,如果中间再发生什么事情,那乔别说是赶上凯瑟琳的预产期了,就连戴安她们的预产期都可能错过。
    所以为了防止出现非婚生子这种,不太体面的状况,乔必须要提前和凯特结婚。
    而结过婚的朋友都知道,筹备婚礼可是一件比上战场还要恐怖的事情。
    毕竟在战场上出现意外大不了就是一个死,而筹备婚礼出现问题,那绝对是生不如死。
    尤其是在筹备婚礼的同时,乔还要想办法应付好几个孕妇。
    虽然戴安看得很开,但是凯瑟琳,艾琳娜还有凯特就看的不是那么开了。
    凯瑟琳和艾琳娜觉得结婚新娘不是我,那至少让我在伴娘位上站一站,然后调整一下位置穿白衣,就当集体婚礼了。
    提出这种想法的时候,凯瑟琳与艾琳娜觉得自己已经是退了一大步了。
    毕竟怎么都是她们先来的,而且为了这个家,她们也已经做了退让保持了缄默,没有大肆宣扬这件事情让大家名声扫地,这怎么也算是自己人了。
    但是凯特却不这么想。
    是,你们是先认识,也在我前面,但是这是我的婚礼,你们几个出来算是怎么回事?我没有朋友?我不要面子的?
    好在凯特对于自己的武力有清晰的认识,面对凯瑟琳与艾琳娜凯特只是语言抗议,并没有使用武力,还让事情控制在可以调解的范围之内。
    最终在戴安的调解也失效之后,这个皮球还是被踢到了乔面前,现在正在为远征做准备的乔,不仅要筹备婚礼,还要调停这几位孕妇间的矛盾了。
    面对这种状况,乔第一次觉得自己似乎好像是有点太放纵自己了。
    比起身体上的疲惫,这种精神上的疲惫是真要命啊……
    面对这种问题,乔果断求助自己的好兄弟,想要问问他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然而面对这种问题,好兄弟表示,这次你只能靠自己了,毕竟在帝国对于星球总督来说这都不叫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