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你的子弹每时每刻都在消耗,而我的士兵无穷无尽!
    如何将进行两栖登陆的敌军部队赶回海里,这是一个近乎有着无限可能的事情。
    作为一名经历过加里波利战役的军官,苏丹本地驻军的指挥官,当时就在那支被穆斯塔法中校拦住准备后撤的队伍中。
    自然他也听过此时已然成为苏丹最高话事人的穆斯塔法的那道著名命令“我不是命令你们去进攻,我是命令你们去死!在我们死去的这段时间里,其他的部队和指挥官就能赶来接替我们的位置!”
    并且在萨里巴依尔山脊的战斗中,将布尼塔尼亚的海外军团从山脊上赶了回去,并在之后的几个月中,牢牢地守住了这个阵地。
    作为一个已经死过一次的人,本地驻军的指挥官自然是不怕死的。
    于是在接到希腊人已经登陆的报告之后,当地驻军指挥官立刻做出了一个判断,必须要立刻发动反击。
    于是当地驻军指挥官在弄清楚“希腊人”登陆地点的同时,命令部队立刻集合,叫上所有能够叫上的人,带上所有能够带上的装备,将“希腊人”已经登陆的消息上报之后,这名指挥官已经准备好去死了。
    如果此时当地驻军的指挥官果断发起进攻,不说能够将乔和冲滩部队按死在滩头吧,至少也能够给瓦格纳部队造成重大的杀伤。
    毕竟一群吐了一天的人,在经历短暂的休息之后能够恢复多少战斗力,这是一件十分存疑的事情。
    但是作为加里波第战役的幸存者,当地驻军指挥官在地图上看到“希腊人”的登陆地点之后。
    当地驻军的指挥官并没有选择发起进攻,而是选择带着部队封锁公路,准备像是加里波第战役一样将“希腊人”堵在滩头。
    从地形上来看,驻军指挥官的选择没有问题。
    因为瓦格纳选择的登陆点,从常理上来说实在是太差了。
    在登陆点西边的图卢兹湖距离地中海非常近,甚至近到从地图上来看图卢兹湖与大海之间的那片狭窄的土地看起来就像是一条水坝一般,漫长但是狭窄,显然不适合大部队调动。
    而在登陆点东边,则是三条像是扭在一起一般的河流。
    整个登陆点就位于图卢兹胡与河流之间的三角地带,要想脱离这个三角地带,唯二的路线就是驻军指挥官准备封锁的那条通往小镇的公路与沿着河流北上的公路。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能够封锁这条公路,等到后续部队抵达,他们就能够再复制一次在加里波第的成功。
    同时作为一群地方驻军,这支部队的规模不大,只有一个营。
    要同时守住两条公路,对于本地驻军来说已经是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再想要发起攻击去将海滩上的部队推下海,这个战术目标让驻军指挥官觉得稍微有那么一点超纲了。
    于是基于加里波第的经验,以及部队规模的现状,驻军指挥官选择了封锁。
    而这就给了乔机会。
    因为有着多次登陆的经验,乔知道登陆最麻烦的事情,就是第二波部队的登陆。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够夺取港口。
    利用港口的设施让后续部队快速登陆。
    那么像是现在这样没有港口的情况应该怎么做呢?那就手搓一个简易码头呗。
    在登陆地点的东边的那条河,作为一条能够行船的河流,在出海口的位置是有导流堤的。
    所谓导流堤就是一种改善河流航运条件的设施。
    在河流入海口通常水流速度骤降,加上潮汐和波浪的影响,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非常容易在此淤积,形成不断变化的沙洲和浅滩。这对航运是致命的,大型船只容易搁浅。
    而修建两条平行的导流堤,相当于人工收窄并延长了河流的出口。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水流被约束在更窄的通道内,流速会加快。
    这就意味着这条河的水文条件是能够让船只驶入的。
    那么剩下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
    在歼灭了小镇上的警察后,确认登陆点已经暴露的乔顾不得继续休息立刻动了起来。
    作为一名接受过完整工兵训练的人,乔亲自带着那些在短暂休息之后,恢复了一些体力的人,在河岸边开始搭建临时码头。
    同时乔也给那些在周围戒备的部队下达了死命令“两小时!无论你们怎么做!都必须争取两个小时。”
    毕竟现在登陆点已经暴露,只要苏丹人不是傻子,那肯定会对滩头发起攻击,哪怕只是一次试探性攻击,以现在部队中大部分人都还处于虚弱状态的情况,战斗恐怕会进行的很艰难。
    所以乔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那些状态好一些的,已经在外围构建了防御阵地的瓦格纳战士身上。
    对于瓦格纳的老兵们来说,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收到死守一块阵地的命令。
    不过与大战期间不同的是,这次他们手里的不再是那些需要拉栓的烧火棍,而是冲锋枪与轻机枪。
    他们可以用子弹将任何试图进攻他们阵地的人将他们按在阵地前的空地上,即便这次他们缺少了构建防御最重要的东西,铁丝网。
    就在瓦格纳的部队,加强了戒备准备和反攻滩头的苏丹部队血战时。
    就在距离瓦格纳部队的伏击阵地一公里之外的地方,苏丹守军已经在公路上架设了铁丝网,堆好了沙袋,在道路两侧也挖掘了战壕。
    将机枪都已经布置在了掩体中,准备抵御希腊部队向内陆推进了。
    由于双方一边是体力耗尽无力进攻,一边是兵员不足,双方就这么隔着一条公路在看不见对方的情况下对峙了起来。
    在这种与空气斗智斗勇的情况下,无论是乔还是当地驻军的指挥官,都在祈祷自己的援军尽快抵达。
    而就在这么个时候,乔派出的侦查破坏部队开始发力。
    虽然同样状态十分糟糕,但是这些侦查破坏部队却凭借不屈者装甲车出色的机动能力,将他们经过的所有地方搅得一团乱。
    由于乔给他们的命令只有尽可能制造混乱,让苏丹人摸不清这里的状况,以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所以这些破坏小组,就开始尽一切可能制造混乱。
    有趁着夜色突袭警察局,在一阵扫射之后,扔了爆炸物就跑的。
    也有直接仗着自己手里有机枪与冲锋枪,火力强的一批,去堵军营大门的。
    甚至还有一支破坏小组,误打误撞之下,遇到了一个带着卫兵,正准备去军营指挥部队的上校,取得了瓦格纳部队在今晚行动中最大战果的。
    而这种破坏行动,也让苏丹人在这个区域的指挥官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种到处都是希腊人部队在搞破坏和进行袭击的消息,让苏丹指挥官陷入了迷茫。
    既不知道对方的部队在哪里,也不知道对方的部队究竟有多少人,甚至不知道对方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各种各样的消息塞满了苏丹人的通讯线路,让即便是最有经验的将军都陷入了迷茫中,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将手中的部队派往什么地方。
    就在这种迷茫中,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
    最终,当两个小时之后,在修建完了河边的简易码头后因为严重透支体力,而躺在河岸边的乔看着巨大的货船驶入河道,乔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虽然机械化部队登陆通常要不少时间,不过这些搭乘货船抵达的瓦格纳部队状态比坐着渔船冲滩的部队好上太多。
    在登陆之后,这些新抵达的部队立刻开始从那些,先是坐渔船颠了一天,又紧张地戒备了许久的冲滩部队手中接手了阵地。
    此时苏丹军队依旧没有做出反应。
    那这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随着装甲部队在河边完成登陆。
    乔下令部队向前推进顺着道路夺取图兹拉小镇,以及运河北方区域,争取能够获得一处能够让大型船只停靠的真正的码头。
    虽然本地驻军在拼死抵抗,但是这些部队即便在战力不显的苏丹军队中都算是二流部队中的二流部队,在瓦格纳完成了登陆之后,他们甚至在数量上都处于劣势。
    仅仅用了五分钟,瓦格纳的部队就彻底摧毁了当地驻军的抵抗,随后在没有遭受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图兹拉小镇。
    虽然通常来说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夜战属于一种自找苦吃与没苦硬吃的行为。
    但是既然苏丹人现在都没有办法做出有效抵抗,那乔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虽然现在乔整个人都虚弱的不行,但是在抵达了图兹拉,安排那些同样虚弱的士兵在当地的学校中休息之后。
    乔还是对那些随后抵达的主力部队下达了命令,部队立刻兵分两路,一路去占领东边的卡拉塔什镇,那个小镇上有一座码头。
    虽然不大但是也足够后续的希腊部队使用。
    而另一队则去踹西边的梅尔辛城,作为一座海滨城市,这座城市有巨大的商业码头,只要占据了这座城市,甚至只需要控制码头部分,这次战役都已经成功了一半。
    下达了命令之后,因为体力的剧烈消耗而虚弱无比的乔就干脆的找了个地方昏睡了过去。
    如果这种行为放到其他人身上,那么大概率会被认为是渎职,一个军官居然在他的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时候睡觉,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但是对于瓦格纳来说,情况却并不是如此。
    面对已经累的半死的乔,后续抵达的瓦格纳部队的军官们都认为,乔都已经完成了登陆作战最困难的部分,那么剩下的部分乔在不在都一样。
    反正装甲作战就是那么一回事,坦克前进然后获得胜利。
    随着瓦格纳的装甲部队开始向梅尔辛前进,负责这个地区防务的苏丹指挥官总算是弄清楚了状况。
    但是此时弄清楚状况已经实在是太晚了。
    连条顿人都挡不住的装甲部队,不是一群二线部队所能够抵挡的。
    很快瓦格纳就轻易粉碎了苏丹人不成规模的抵抗进入了梅尔辛城。
    十分顺利地夺取了港口区域。
    但是就像是乔知道的那样,作为由一群老兵与老军官组成的部队,瓦格纳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强的有些过分了。
    在夺取了商用港口区域之后,由于觉得梅尔辛的抵抗实在是有些过于薄弱,甚至有些不值一提。
    所以干脆直接继续向西推进,夺取了游轮码头以及市中心的市政大楼与警察局还有最重要的电报大楼,将他们已经夺取梅尔辛港口的消息告诉了希腊人。
    同时占领卡拉塔什的部队,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便占领了这座有码头的小镇。
    至此,仅仅用了一个晚上,瓦格纳就夺取了半个城市,以及三个港口。
    等到第二天,天亮之后准备在西边抵御瓦格纳登陆的穆斯塔法才发现自己被耍了。
    瓦格纳根本就不在西边,在希腊人重兵云集似乎想要在西边登陆的时候,瓦格纳已经在南部完成了登陆,并且控制了好几处港口。
    面对这种情况,穆斯塔法能做的就只有调集手里所有能够调集的部队,在南方发起进攻,尝试将瓦格纳赶下海。
    如果他们不能及时将瓦格纳赶下去的话,等到希腊人的部队抵达那可就全完了。
    而比穆斯塔法早几个小时知道这个消息的韦尼泽洛斯,此时已经将部队调往了南方,准备在梅尔辛地区上岸,然后彻底占据这片膏腴之地。
    看起来这似乎又是一场比谁速度更快的竞赛,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
    因为比谁快的逻辑,是穆斯塔法的苏丹部队能够击败瓦格纳。
    但是他们并不能做到这一点。
    在天亮之后,在睡了一觉后终于缓过来的乔,发现部队的进展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好的同时也重新接手了指挥。
    随着乔重新上线,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控制了梅尔辛的瓦格纳去联系库尔德人,将警察局的装备交给这些库尔德人让他们来维持城市治安。
    就像是哈布斯堡一样,苏丹国一样是一个多民族与多教派的国家,之所以混成今天这个样子,与他们的民族政策导致的离心离德是分不开的。
    所以乔的计划非常简单,那就是发挥布尼塔尼亚传统,让英雄去管英雄,让好汉去管好汉。
    反正在苏丹国解体的现在,这些库尔德人也憋不住,想要分家过自己独立建国。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利用一下这些人呢?
    让这些家伙维持治安,也能够将瓦格纳的部队解放出来去防御重要区域或者是打野战。
    至于等到希腊人来了之后,这些家伙要怎么办,反正自己也没有给他们承诺,只是让这些家伙们组织起来去维护治安,至于这些家伙会错意之后想到了什么,那就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同时乔也清楚,就自己手里的这点部队,现在能够控制辛美尔的港口完全是因为苏丹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同时苏丹在这个方向的部队并不算多。
    所以乔的计划非常简单,在城内靠库尔德人来维持治安,只要城里的治安相对平稳,那乔就能够让瓦格纳出城作战。
    离开城市在野战环境中挖坑下套搞偷袭,迟滞苏丹人的大规模反击,并且让他们摸不清楚自己不对的规模。
    反正只要撑到希腊人的部队抵达,瓦格纳就能够从这种麻烦的任务中解脱出来。
    对于乔这种攻势防御,苏丹人不说是完全没有概念吧,也只能说听都没有听说过。
    毕竟作为完全依靠体量战斗,工业能力实在不咋行的中亚病夫,别说是坦克了,就连装甲车也没有多少。
    对于这种动辄坦克骑脸的打法,苏丹人的支援部队被轻松击败。
    只是苏丹人此时也拿出了当初在加里波利和布尼塔尼亚人拼刺刀的勇气,他们也曾经是旧大陆一霸,虽然现在拉了,但是这些穿着奇怪制服的希腊人都打到家里了这还能忍?
    于是在遭遇瓦格纳之后,这些苏丹人不仅坚决战斗,甚至还有骑兵部队向瓦格纳发起冲锋。
    如果在几百年前,这些苏丹骑兵的冲锋还能让人颤抖的话,此时已经是1920年。
    乔的瓦格纳都已经是一个班里至少三挺冲锋枪和两挺轻机枪的火力了,更别说装甲车上还有水冷机枪的存在。
    于是这些勇敢的骑兵们,很快就明白了,在战场上虽然勇气很重要,但是战术更重要的道理。
    在乔的指挥下,瓦格纳根本不在意战线,以及除了港口之外的任何土地。
    开着不屈者越野车满地乱跑的侦查破坏小组四处出击,发现苏丹人就先是一轮机枪扫射然后就毫不犹豫地跑路。
    通常来说,如果苏丹人没有基因变异的话,他们靠脚是追不上这些来去如风的侦查小组的。
    在这个时候,这些苏丹人就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就地防御,要么向后撤退到有利地形布置防御。
    因为虽然在战略上是苏丹人试图发起进攻夺取,被瓦格纳占据的城市。
    但是在战略上,奢侈的将电台配备到了连与营一级战斗群的瓦格纳在乔的指挥下,不断向穆斯塔法的援军发起攻击。
    尤其是安纳托利亚地区是一个平原,实在是再适合瓦格纳在这里飙车不过了。
    在平原上被瓦格纳揍了两天,被击溃了不少部队之后,总算是有一支从东方的山脉地区出发的部队,勉强靠近了辛美尔城。
    看起来这场令人痛苦的战斗,总算是要迎来一个转折,只要能够进入辛美尔城,苏丹人就能够靠着巷战,与瓦格纳拼消耗。
    是的,在战斗进行了两天之后,苏丹人总算是发现了,这个过分支棱的部队,并不是过去和他们达成一片的希腊人,而是希腊人请来的救兵。
    在旧大陆到处踹门的老乔。
    此时发现来的人是老乔,除了让苏丹人有了一个自我安慰的理由。
    我们是输给软弱的希腊人吗?我们是输给乔,老乔是谁啊,就大陆见谁踹谁的猛人,输给他丢人吗?
    就是让此时还在尝试翻盘的穆斯塔法,想要把部队塞进辛美尔里和乔打巷战。
    虽然没有能够守住君士坦丁堡,但是在君士坦丁堡的战斗,也让穆斯塔法明白,巷战究竟是一个多么地狱的环境。
    而作为防务公司,或者说雇佣兵团的瓦格纳,或许足够精锐,但是他们的数量是有限的。
    我特么哪怕用十个人换你一个,老乔你也换不起吧?
    你的子弹每时每刻都在消耗,而我的士兵无穷无尽!
    穆斯塔法的设想确实没有问题,虽然在战术与装备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野战中把苏丹人打的找不着北。
    不过既然是战斗就会有损失,面对苏丹人疯狂的反击,瓦格纳也遭受了损失。
    只是穆斯塔法没有想到的一点是,作为几百年来最支棱的希腊人韦尼泽洛斯,可不会错过这个实现伟大理想最好的机会。
    当穆斯塔法的部队接近辛美尔时,在海上狂飙两天之后,希腊人的部队已经抵达了辛美尔。
    甚至不只是陆军,希腊人把海军都给拉了过来。
    伴随着一阵猛烈的炮击,这支最接近辛美尔的部队,遭受了致命的打击。
    与拿钱办事,只要对方撤退只会象征性的追击一下的瓦格纳不同,与苏丹国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希腊人对苏丹人可没有那么温柔。
    他们会干掉任何一个他们见到的苏丹士兵。
    随着希腊部队抵达,乔也开始收缩部队,让一直在四处出击的瓦格纳战斗群从战线上脱离,进行修整。
    同时乔也以部分部队损失过于严重需要重组为借口,让一些部队乘船返回他们的基地。
    当然实际上,这些部队的损失并没有这么严重,找这个借口的原因也只是乔准备让这些部队前往远东。
    就在乔悄悄的让部队前往远东的时候,对于这场只进行了三天的战役。
    全世界的军事从业者都一脸懵逼,虽然所有人都知道乔很能打,经常从裤裆里掏出一些新战术来糊人一脸。
    但是这种突袭战术,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
    乔究竟派出了多少部队,没人知道。
    但是苏丹人的损失却是实实在在的。
    排除登陆日被击溃的那些二线部队,在之后的两天里,乔击溃了苏丹人四个师的围攻,平均一天击溃两个师。
    即便苏丹人的战斗力一直都拿不上台面,但是这种战斗力也太吓人了一点,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