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通往地狱前的最后一次刹车
    随着时间来到1933年,世界经济并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这场名为大萧条的风暴还在继续。
    而这一年也发生了两件小事。
    首先是条顿的经济与社会都已经来到了总崩溃的边缘,这一次即便是条顿皇帝亲自前往了华盛顿,甚至冒着被拘禁的风险前往伦敦试图再为条顿做点什么。
    但是深陷泥潭中的各国政府,也没有人能够再拉条顿一把了,而即便是当初在战后被伦敦要求引渡的条顿皇帝,这次也没有人提出要拘禁并审判这位缺席了审判的条顿皇帝。
    因为随着条顿1933年的大选,另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安的人上台了。
    伴随着国会的一场小小火灾,那个带着他的褐色军团与黑色卫队的男人,坐上了条顿总理的宝座。
    随后这个男人立刻开始尝试改变现状,首先条顿宣布马克也退出金本位,严格管制资本,将经济资源导向国家指定领域。
    同时条顿也立刻像是北约国家一样,开始大规模修建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与公共建筑在内一切能够更新的基础设施,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随后便是秘密的重整军备,强劲的军工需求也开始带动工业复苏。
    在这种刺激下,条顿经济开始迅速好转,以至于很多条顿人都认为,那位此时已经加冕为元首的男人,是拯救条顿的一碗良药。
    不过所谓的秘密重整军备,也没有太过秘密,凡尔赛合约中规定的观察小组,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条顿这种试图从凡尔赛体系的枷锁中挣脱出去的行为。
    而对于这种行为,高卢与布尼塔尼亚的选择却是,抗议与围观。
    由于此时国内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左右对抗,虽然所有人都觉得不能容忍条顿从凡尔赛合约的枷锁中挣脱出来,但是精神分裂中的高卢,由于上一次进军莱茵兰对财政造成的严重影响,以及那条从1930年开始修建的位于高卢与条顿边境的永备防线所带来的安全感。
    让高卢只是在所有外交场合对条顿说着最硬的话,但是实际上却什么都没做。
    在高卢什么都没做的同时,布尼塔尼亚也在内耗之中。
    虽然詹姆有着翡翠岛这个铁票仓,并且有着像是温斯顿这种盟友,但是随着战争的阴影再临,昔日痛苦的回忆再次涌上脑海。
    不少布尼塔尼亚人开始转变了对于哈里森家族的看法。
    是,乔是战争英雄,我们会永远感激他在大战中所做出的贡献。
    但是我们并不想要再来一场这样的战争,而且他的弟弟在议会中鼓吹要压制条顿崛起,这会不会是老乔想要刷军功,然后重新回到伦敦来?
    他这是想要做什么?当护国公?
    别忘了,乔真的拍过《护国公》这部电影!
    而且詹姆是怎么得到今天这个位子的?还不是因为老乔!
    如果让他成功,那么布尼塔尼亚的首相府究竟是在唐宁街还是在北海,这谁知道呢?
    为了压制布尼塔尼亚最棒党,保守党甚至与被最棒党挤压了生存空间的工党组成了联合政府,都不愿意与最棒党进行合作。
    这让布尼塔尼亚在条顿开始秘密重整军备这件事上也显得暧昧不已。
    并没有对此做出任何反应。
    布尼塔尼亚对此没有做出反应,不代表乔没有做出反应。
    在乔得知了条顿正在秘密整军备战的消息之后,乔立刻下令瓦格纳开始动员,同时要求条顿必须立刻停止破坏《凡尔赛合约》的行为。
    否则作为《凡尔赛合约》中规定的作战部队,瓦格纳将会立刻出动对这种破坏合约的行动进行干预。
    就在乔发出警告之后,条顿立刻就发出了抗议,表示条顿绝对不会接受任何国家,组织与个人的威胁!
    同时被乔的发言吓了一跳的伦敦方面也立刻要求乔停止行动,不能激化现在的国际局势。
    为了防止乔再搞出雅典事件,这种未经伦敦授权的军事行动,伦敦方面直接派出了一个观察组,进驻瓦格纳要求瓦格纳立刻停止动员。
    伦敦的这种行动,气的老乔时隔多年之后,第一次回到了伦敦。
    在下议院进行了一次狂怒演讲。
    演讲很成功,不少议员们含泪鼓掌,但是乔要求让瓦格纳出动,或者是布尼塔尼亚做出强硬措施,阻止条顿再武装依旧是不行。
    面对这群虫豸,乔知道这群家伙是靠不住的,要做点什么只能靠自己。
    于是带着对布尼塔尼亚无尽的失望,再次拒绝了乔治陛下的会面邀请后,乔回到了普拉格。
    而就在此时,一个特殊的客人也出现在了乔位于普拉格的庄园中。
    这名客人来自人革联的国家政治保卫总局,能够出现在乔面前的原因,是因为他手中握着一封来自乔很久没有收到他消息或许算是朋友,或许算是学生的康斯坦丁的信。
    这封信中并没有提到太多他这些年的生活,只是在简单的问候了一下乔之后,向乔介绍了拿着这封信的人,是由人革联的总书记派出的人,他们希望能够与乔建立秘密的联络渠道来应对共同的威胁。
    而这名来自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的代表,则向乔说明了他的来意。
    随着条顿开始重整军备,露西亚军政府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军,面对这种威胁人革联认为他们有必要与北约建立一条特别联络渠道,以便在发生了某些大事的时候,双方能够及时的进行沟通。
    因为一旦条顿想要正式挣脱枷锁,从凡尔赛合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那么乔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中,唯一有胆子的男人,是唯一有机会将那些野兽按回他们巢穴里的人。
    为此人革联愿意向乔提供一些包括情报在内,力所能及的支持。
    对于人革联的提议,乔表示自己要再考虑考虑。
    虽然与人革联之间有着互不侵犯协议,但是乔没有忘记,自己建立北约的原因是什么。
    如今囚犯告诉牢笼的门锁,我们现在必须合作,因为有更大的威胁等着我们,让我们联合。
    就算是乔也确实认为如今的条顿是个威胁。
    乔也必须谨慎的面对这个合作提议,因为这将会动摇北约的根基。
    而就在乔思考的时候,旗新上任的总统也在这一年宣布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那就是作为最大的单一市场,以及曾经的经济发动机,旗不仅将放弃金本位,同时也会将关税提高百分之五十。
    百分之五十的关税,这基本上就相当于判了国际贸易的死刑。
    在如此高的关税之下,任何正常的贸易都无法开展,全球最大的单一经济体如今也封死了国门。
    而这一事件的影响,就好像是一艘航行在暴风雨中的小船上,船里有人在往自己身上套救生衣,有人在想办法救船,有人想要放救生衣的时候,船长突然宣布弃船。
    这一决定,也宣布了维持战后秩序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实质上的解体。
    毕竟上一场大战的爆发,就是因为各国森严的贸易壁垒,让各国不得不选择了“开门!自由贸易!”而凡尔赛合约中最重要的规定,也就是战后的国际贸易将是自由贸易。
    而现在,随着这个由上千万人的鲜血,苦难与尸骸构成的世界轰然解体。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过去的轨道上。
    在旗宣布弃船之后,波西米亚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完成了加入北约的流程。
    过去,波西米亚这个由不同种族构成的仿佛是小哈布斯堡一样的国家,虽然在总体上来说与北约十分亲近,但是在是否彻底加入北约这个问题上,依旧不断有人表示反对。
    毕竟虽然乔用行动证明了他的诚实,但是对于瓦格纳这个庞然大物,所有人都心怀恐惧。
    而现在,随着世界秩序的崩塌,波西米亚必须要做出选择,是继续在强敌环伺中孤立下去,还是加入北约,获得一个可靠的盟友。
    这并不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而在波西米亚宣布加入北约之后,获得了波西米亚的工业与人力资源的乔,终于能够开始重建装甲部队。
    过去由于北约人少地小,在没有伦敦支持的情况下,很难维持一支有着战略价值的装甲部队。
    好在过去的合作,让波西米亚想要融入北约体系的难度并不算太高,毕竟除了y-1运输机之外,那种被称为老乔快乐车的通用底盘载具,波西米亚同样也在生产。
    由于时间紧迫,所以在波西米亚加入北约之后,乔立刻向波西米亚提出了一个名为“应急载具”的坦克项目。
    在计划中,这种坦克重量必须控制在30吨以内,有车载无线电,装备一门75毫米长身管火炮,有着45公里每小时左右的越野速度,并且正面装甲必须至少有45毫米,同时高度不得超过两米五。
    这种坦克将会在替代波西米亚军团中那些已经过时的猎犬坦克,并且争取在一切都来不及之前,至少装备一到两个装甲师。
    同时乔也开始调整瓦格纳的部署。
    之前无法快速干涉局势是因为瓦格纳的基地基本上都布置在北约,所以无论是反应速度还是调动速度都要慢上一些。
    所以现在为了能够进行快速反应,乔将瓦格纳的伞兵团以及第七卡车运输连重新部署到了波西米亚。
    而随着波西米亚加入北约,条顿也借口北方威胁,以及威胁境外条顿人等借口开始公开谴责北约扩张的同时,开始半公开化的加大了扩军的步伐。
    不过在扩军之前,条顿人先进行了一次“裁军”在1934年,元首对他手下的另一支武装,那支被称为褐衫暴徒的武装队伍被彻底清洗并解散。
    而取而代之的则是元首忠心耿耿的卫队长,在那次失败的暴动中,为他挡过子弹,在街头暴动中抡着短棍打出赫赫威名的上次大战的英雄霍尔茨所领导的武装卫队。
    同时由于上次大战的惨烈记忆,让条顿人在这次扩军中,一开始就将重点放在了装甲部队上。
    不仅是国防军有装甲部队,就连作为元首私人武装的卫队,同样也直接组建装甲部队,并且起手一建就是一个装甲师。
    同时空军也加紧了建设,虽然作为元首亲密战友的麦耶先生,一直都想出任条顿的空军司令,但是由于红骑士尚在,这位人类历史上毫无争议的空战王牌成为了条顿空军的主导者。
    而靠着与陆军机械化建设的操盘手埃里希之间的尚可的私人关系,同样开始扩张的条顿空军,将对地打击与密接支援也纳入了空军的任务之中。
    这种已经快要不加掩饰的扩军,以及卫队对于国内的高压统治自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安。
    国防军体系内的一些人,确切地说是王党份子,开始越发无法容忍这种可能会引发下次大战的行为,于是一些人开始组织起来,为最糟糕的可能性做准备。
    他们甚至联络到了流亡在外的皇室成员,准备如果事情向最糟糕的方向发展时站出来拯救条顿。
    在扩军的同时,元首却始终在外交场合高喊着和平与谅解。
    尤其是在面对东方的邻居波兰德时,元首秘密地向波兰德提出了一个他们几乎无法拒绝的条件。
    条顿想要拿回条顿人口占据主导的苏台德地区,想要拿回上西里西亚,而波兰德人也想要从波西米亚拿走属于自己的一部分。
    所以条顿与波兰德可以在波西米亚问题上达成和解。
    条顿只要苏台德地区与波西米亚中,条顿人口占据多数的地区,其余区域波兰德人可以自取。
    随后在条顿与波兰德的根本矛盾,旦泽问题上,条顿愿意让步。
    他们只需要一条拥有治外法权,由条顿人管理,能够联通条顿本土与上西里西亚地区的铁路,他们就会承认波兰德对于旦泽的主权。
    毕竟波兰德现在的局势不是很好,他们南北都被北约包围,东西两侧都有人革联的力量。
    北约与人革联之间还有互不侵犯条约,等于波兰德已经被完全包围了,现在他们还算安全的只有西部与条顿的边境。
    而条顿尊重在大战期间,皇帝做出的让波兰德独立的决定,同时也愿意在领土问题上做出让步,但是他们希望波兰德在感受到他们愿意和解诚意的同时,也动手和他们一同解决边境问题。
    对于一直想要建立海间联邦的波兰德来说,元首的这个提议确实非常有诱惑性。
    只是这个提议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他们瓜分波西米亚的时候,作为旧大陆秩序的管理者,布尼塔尼亚与高卢会这么坐视不理吗?
    就算布尼塔尼亚与高卢坐视不理,那么老乔会就这么干看着?
    波西米亚可是刚刚才加入了北约,这就想要从波西米亚拿走波兰德,你这是在白日做梦。
    除非条顿拿出一点他们能够改变局势的证明出来,否则波兰德不会在这种不可能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在波兰德看来,人革联我熟,高卢我哥们,你条顿什么水平和我搞秘密条约?
    先证明一下自己,现在能够上桌吃饭,我们再讨论这些问题。
    反正领头挑事的是条顿人,如果有利可图自己就跟上,如果条顿人碰壁,那自己可是什么都没干。
    听到波兰德的回应,元首可是破了大防了,条顿能够被打,能够输,但是不能够说不行,尤其是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条顿的自尊心也变得十分敏感。
    毕竟上一次,那个旧大陆最危险的男人,在要求条顿停止扩军之后,被伦敦给按了回去。
    所以会不会伦敦与巴黎并没有他们看起来的那么强大?
    将主战派的老乔按回去,意味着他们实际上也不想挑起战争,他们害怕发生战争?
    这让元首准备试探一下,布尼塔尼亚与高卢的底线在什么地方。
    而试探的第一步,便是准备重返莱茵兰非军事区。
    随着时间来到1936年,当条顿人开始在广播中宣扬条约对于条顿不公平,条顿应该像是正常国家一样,控制自己所有的领土,为进军莱茵兰而制造借口时。
    乔立刻就嗅到了不妙的气息,不过这次乔并没有在公开场合再多说什么,只是悄悄前往了波西米亚。
    在经过了接近二十年的岁月之后,就算是平均年龄比较低的北方卫队,此时也已经步入了中年,体能方面下降了不少,而乔也不想带着她们进行军事冒险。
    上一次伦敦的反应,也让乔知道自己不可能依靠伦敦,自己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或许自己的弟弟也能帮上一点忙?不过虽然乔对此不抱任何期望。
    但乔还是派人去伦敦给自己的弟弟詹姆送去了一封信,告诉詹姆现在局势非常糟糕,如果条顿人进军莱茵兰公开撕毁《凡尔赛合约》那么如果不想再爆发一次大战的话,他们就必须要做出行动。
    瓦格纳的部队会在第一时间进入莱茵兰将条顿人驱逐回去,如果有必要那么乔会在莱茵兰与条顿人打一仗。
    在收到信后,詹姆虽然力劝乔冷静,现在布尼塔尼亚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尤其是陆军的状况十分糟糕,但是詹姆也表示,一旦条顿人越过莱茵河,那么他会立刻在伦敦做出行动。
    如果议会通过了干涉的决议,那么他将会发出电报“伦敦是晴天”如果议会没有通过干涉决议,那么他将会发出电文“伦敦在下雨”。
    随着时间来到三月,就像是乔预想的那样,条顿人还是宣布了宣布进军莱茵,随着条顿人的部队跨越莱茵河,进入莱茵兰区域。
    乔知道这或许是自己阻止战争的最后机会,打断条顿人的军事冒险,将条顿人赶回莱茵河,会让他们的那位元首威严扫地。
    而他这段时间的对于条顿的高压统治也会迎来反噬,战争的可能将会降低不少。
    当时间来到十一点,乔收到了电文“伦敦在下雨。”
    这一刻乔知道,接下来的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了。
    放下电文,乔拿起了话筒,向早已经在跑道上准备就绪的运输机部队下达了命令。
    “空输出动!目标莱茵兰!”
    随着机场上运输机拔地而起,波西米亚的战斗机同样开始起飞为运输机编队进行护航。
    就像是在运输比赛中,乔收获了y-1运输机,以及现在引擎升级之后性能更好,甚至只需要一段一百多米的草地就能够进行起降的y-2运输一样。
    在飞行速度比赛中,乔也收获了一款性能还算不错的飞机,在与布尼塔尼亚的公司进行联合研发之后,这款飞机不仅成为了布尼塔尼亚空军的装备,同时也被北约成员国采购了不少。
    随着庞大的空中编队开始向西飞行,即便早已经身经百战,乔还是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虽然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自己都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这世界上第一场空降作战会取得怎样的成果,乔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没底。
    尤其是受到运力限制,乔没有办法将一整个空降团直接扔到莱茵兰,这就更让乔紧张不已。
    不过好在此时无线电中继机已经升空,乔能够随时收到部队的动向,而不是在指挥部中苦熬。
    随着时间来到中午,乔收到了先期空降的空输部队的报告,他们已经成功空降,部队没有减员,现在所有部队正在向目标区域开进,准备阻止条顿人继续在莱茵兰推进。
    同时运输机部队也报告他们开始返航,应该很快就能够抵达机场。
    听到这两个消息,让乔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下令第二批空降部队做好登机的准备,等到运输机准备完毕后,他们将会立刻开始执行空降任务。
    由于y-1飞机在设计之初,就是为空降作战服务。
    所以y-1运输机,虽然不能运载坦克和装甲车,但是一架y-1运输机,运载两辆不屈者还是没有问题的。
    同时由于空降行动没有受到干扰,所以这些久经训练的运输机并没有选择让部队进行伞降,而是在目标地域附近,选择了草坪与公路进行降落。
    并且伞兵团中大量装备的无线电,也节省了许多部队集结的时间。
    在快速完成集结之后,瓦格纳的伞兵们,便以对交警来说绝对算是超载的方式,坐着不屈者越野车向目标地域前进,准备拦截正在进入莱茵兰的条顿部队。
    由于直到此时,无论是条顿人,还是瓦格纳都认为这是一场接近武装游行的行动,所以双方都没有离开马路,而是大大方方地在公路上行进。
    于是很快,瓦格纳的伞兵就在公路上拦截住了正在行军的条顿部队。
    面对这些意料之外的阻挡,被拦停的条顿人一时之间不知道自己现在应该怎么做。
    毕竟在跨越莱茵河时,他们被告知,这只是一次轻松的,不会发生交火的武装游行,河对岸的帝国公民们无不欢迎他们的到来,而布尼塔尼亚与高卢则不会出手。
    没有人告诉过他们,如果有人抵挡的话他们应该怎么做。
    所以当在接触之后,瓦格纳迅速展开战斗队形,封锁了公路,同时瓦格纳的军官拿着一份早就准备好的《凡尔赛合约》的复印本,来到条顿部队面前告诉他们,他们现在的行为已经破坏了《凡尔赛合约》必须立刻回头,否则他们将行使条约赋予他们的权利,将他们从莱茵兰地区驱逐。
    面对这种情况,进入莱茵兰的条顿人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面对拦截让他们就这么撤退,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要与这些带着没有见过装备的瓦格纳战斗,这些条顿人心里也在打鼓。
    毕竟现在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瓦格纳,是那个从未失败过的男人所创立的瓦格纳。
    于是条顿部队在公路上停下之后,立刻向后方请示,他们现在遭遇了瓦格纳的拦截他们应该怎么做。
    与此同时,那些有着敏感嗅觉的记者们,在疯狂拍照的同时,也让自己同事赶紧把消息发出去。
    随着公共广播的发展,新闻的时效性也越来越强,无论是国家电台还是商业电台,都必须要比过去的报纸更快才能够保住自己的听众。
    于是当伦敦与巴黎的老爷们,刚刚吃完午饭,正准备小憩一会的时候,电台中传来瓦格纳正在莱茵兰拿着《凡尔赛合约》与非法进入莱茵兰的条顿军队对峙的消息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是发生了什么?
    高卢人震惊于布尼塔尼亚人这次居然难得的硬气了一回,而伦敦则在震惊于究竟是谁给他的授权?!
    乔这个混蛋怎么敢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出动!
    他难道不知道这会引发战争吗?!
    与伦敦和巴黎同样震惊的,还有条顿人。
    原本元首认为在上次的事件之后,布尼塔尼亚与高卢不过是在虚张声势,那个所谓的不死老乔也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会对他进军莱茵有什么反应。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才刚刚派出部队跨过莱茵河,老乔居然真的让瓦格纳在莱茵拦截自己的部队。
    如果出兵的是布尼塔尼亚与高卢,那么现在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撤退,虽然过去几年条顿一直在秘密的整军备战,同时加强了与露西亚军政府的联系。
    可是条顿并没有做好现在就开战的准备,面对布尼塔尼亚与高卢,怂一下并不丢人,只不过是需要寻找一个更好的机会罢了。
    但,现在出兵的是瓦格纳,那情况就有点不太一样了。
    如果是布尼塔尼亚与高卢反对自己,那么自己可能还要害怕一下,但是现在挡在自己面前的是瓦格纳。
    虽然乔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将军,但是他出名的是装甲而非步兵,现在自己面前有的不过只是一群步兵,并且从伦敦与巴黎现在都没有表态,以及上一次的情况来看。
    瓦格纳的这次行动很可能并没有得到伦敦方面的授权,而在这种情况下波西米亚也不敢妄动,那样他们只会给自己索取苏台德地区更好的借口。
    所以……
    在犹豫了片刻之后,元首做出了决定。
    “驱逐那些瓦格纳,夺回莱茵兰区域,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武力!”
    不过在下达了这个命令之后,元首还是有些犹豫。
    毕竟现在挡在自己面前的可是乔,和他战斗谁知道他会掏出什么东西来。
    如果被这么一支佣兵部队击败的话,那么自己必然将会威信扫地,自己的伟大愿景也将永远无法实现。
    所以,或许自己应该稳妥一些?
    想到这里,元帅下令,让国防军再向莱茵兰派出更多的部队,同时元首也下令自己的王牌部队武装卫队的第一旗队出动。
    虽然这支部队此时还没有满编,但是元首相信在霍尔茨的指挥下,这支部队会为他取得胜利。
    随着元首的命令往下传,正在莱茵兰与瓦格纳对峙的条顿部队,在收到命令之后也改变了他们的态度,开始呵斥瓦格纳离开这里。
    这里是条顿的领土,他们这是非法入境,伤害了条顿的主权。
    在发现条顿人的态度改变之后,瓦格纳的部队也提高了警惕。
    很快不知道是谁先开了第一枪,瓦格纳的部队与首批进入莱茵兰的条顿部队爆发了交火。
    然后靠着压倒性的火力优势,瓦格纳的部队几乎是在瞬间,就打垮了条顿部队。
    突击步枪猛烈的火力与伞兵装备的火箭筒,几乎瞬间就蒸发了条顿的部队。
    随后在上报交火的同时,前线的瓦格纳指挥官,也做出了决定。
    既然已经爆发武装冲突,就不能再等在这种没有隐蔽的公路上,他们现在应该占据桥梁,将条顿挡在莱茵河对岸。
    而就在瓦格纳的部队开始向前推进时,瓦格纳与条顿武装部队交战的消息,也通过电文传遍了全世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