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格局大一点
七月!盛夏,晨光灼灼。
刘师师匆匆下楼,近来她总是嗜睡,今早更是起迟了,只得请导演临时调整拍摄计划。
行至一楼,一阵争吵声隐隐传来,打破了清晨应有的宁静。
她蹙起秀眉,循声探去,发现动静正是从走廊尽头的总裁办公室里传出的。
“k姐这一大早,和谁吵得这么厉害?”刘师师心下疑惑,驻足在门外听了片刻。
略一思索,还是抬手,轻轻叩响了房门。无论如何,遇上了,还是进去劝一劝。
“进来!”里面传来蔡一农带着明显火气的声音。
刘师师推门而入,办公室内,气氛沉闷。
蔡一农坐在办公桌后,脸色铁青,胸口微微起伏,显然气得不轻。
对面,林更辛梗着脖子坐在那里,年轻英俊的脸庞涨得通红。
见进来的是一姐,蔡一农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怒火,挤出一丝不算自然的微笑,语气关切:
“师师,你怎么来了?我听苏小小说你最近很疲惫,要不今天就别去片场了,休息一天,身体最重要。”
刘师师轻轻摇了摇头,在一旁坐下:“不用了,k姐。我总体状态还行,就是容易困。
戏份还剩最后十来天就能杀青,不必再特意请假耽误大家的进度。”
“那你自己把握。”蔡一农叹了口气,“剧组晚上几天杀青不碍事的,累了就别强撑,身体要紧。”
“嗯,我知道。”刘师师应了一声,目光转向身旁气息仍未平复的林更辛,温和问道:
“k姐,你和阿辛这是怎么了?争得面红脖子粗,老远就听到动静了。”
蔡一农没好气地剜了林更辛一眼,置气般扭过头,不想说话。
林更辛面对刘师师,不敢造次,但委屈和愤懑依旧写在脸上,瓮声瓮气地解释:
“师师姐,k姐她不同意我出去接戏!外面有好的电影资源,我凭本事拿到手的,凭什么不让我接?”
蔡一农冷哼一声,转过头来,话音锐利如刀:“公司马上要启动新项目,你是公司力捧的艺人,应该优先配合公司的剧!
怎么?《左耳》票房大爆,你就以为翅膀硬了,可以飞了?忘了是谁一步步把你捧出来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林更辛声音激动,他觉得蔡一农完全是在避重就轻,模糊概念。
“k姐,我感激公司的培养!但我拍公司内部戏,片酬只有外面戏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
现在有华纳这样的大公司投资的优质电影资源找上来,角色也好,我为什么不能接?”
一句话,戳破了那层窗户纸。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死寂。
刘师师已然明白了事情始末。
电影《左耳》因女一号北航校陈都玲在首映礼上一句“造火箭”火爆出圈。
引发全网玩梗和热议,极大地带动了电影前期热度。
上映首日,25%排片狂揽5600万票房,强势开局,首周票房更是突破2.85亿,成为青春片市场现象级作品。
而那位一心“造火箭”的女主角,在配合完成宣传通告后,果真潇洒转身,回归校园,再无留恋于娱乐圈的纷扰。
于是,电影带来的巨大热度和流量,便落在了林更辛、扬紫等其他几位主演身上。
尤其是男一号林更辛,凭借出色的外形和剧中表现,人气急速飙升,商业价值大涨。
蔡一农作为精明的商人,自然看到这波热度的时间窗口,想要趁热打铁,迅速将林更辛投入公司新剧中,榨干这波红利。
刘师师眸光在两人脸上流转一番,一个面色铁青,固执中带着一丝不被理解的恼怒;一个满脸涨红,委屈里透着不甘被束缚的倔强。
心念电转,顷刻间便洞悉了这场争吵的症结所在。
内心不由暗叹一声,k姐待她和胡鸽,确实没得说,宽容大度。
但对公司其他艺人,难免有些“小家子气”,片酬压得太狠,总想用最低成本绑定最大价值。
她斟酌片刻,觉得这或许是一个契机,可以和蔡一农好好谈一谈公司未来。
于是,语气平和地问道:“阿辛,你在外面接的是什么戏?”
林更辛精神一振,详细解释:“姐,是一部叫《痞子英雄》的电影,投资方是华纳百录,导演是拍了《流星园》的蔡导。”
刘师师听完,点了点头,当即拍板:“行,这事我做主了,电影你正常去接,好好演。”
林更辛闻言,大喜过望。小心翼翼地瞅了一眼脸色瞬间变得异常难看的蔡一农,咬了咬牙,迅速起身。
“谢谢师师姐!谢谢k姐!那我……我先出去了,你们有事随时叫我!”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合上。
刘师师神色一正,平静地看向蔡一农:“k姐,现在没外人了,公司艺人管理的事,咱们好好谈一谈。”
蔡一农感受到一姐身上散发出不同以往的气场,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师师,你想说什么?”
“唐人影视在你手上发展壮大,居功至伟。”刘师师郑重开口。
先肯定了对方功绩,话锋随即一转,“但公司规模到了冲击上市阶段,你的管理思维必须转变。”
“转变?怎么转变?”蔡一农此刻脑子有些混乱,既有被一姐“教训”的不快,也有被触及痛处的茫然。
“k姐,你要承认并接受一个现实,艺人成长之后,追求更高的个人回报,是人性,也是市场规律。”
刘师师的声音清晰而冷静,“腾达文化实力够强了吧?
旗下艺人火了之后,主动为其成立工作室,创立明星合伙人制度,合作共赢。”
她盯着蔡一农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作为总裁,应该从制度设计上,将公司利益与艺人利益捆绑。
形成一荣俱荣的共同体,而不是通过压低片酬过分榨取价值。”
蔡一农沉默不语,嘴唇紧抿,显然内心在进行激烈的斗争。
刘师师轻轻叹了口气,补上最后,也是最重的一句话:
“公司是平台,艺人是资源,我捧红你,你就要用低片酬回报。
k姐,这种旧思维,放十年前或许可行,但在今天,真的行不通了。”
她放缓语速:“艺人咖位不高时,公司投入资源,给予曝光机会,此时低片酬,是双方默认的。
但像阿辛这样,已经走红,市场价值飙升,你还想和以前一样,怎么可能呢?
k姐,正视市场规律吧,低片酬是培养期红利,而非永久特权。”
蔡一农被一姐这番层层递进、条理分明的话说得哑口无言。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心中五味杂陈。
不得不承认,一姐所言句句戳中要害,是冰冷而真实的现实。
刚才林更辛情绪激动时,连“大不了打官司解约”这种狠话都放出来了,几乎是撕破脸了。
“……你说得。”良久,蔡一农才从喉咙里挤出一句,声音干涩,“但我需要时间想想。”
“k姐,我知道你一时可能难以完全想通。”
刘师师站起身,语气柔和了些,“以前低片酬和严合同锁死艺人的模式,是无法长久的。
现在的主流,是更开放、更共享的合伙人心态。腾达文化、华策影视这些发展良好的大公司,无不是如此。”
她拿起手包,准备离开:“我去片场了,你一个人好好想想。”
见刘师师起身欲走,蔡一农使劲摇了摇头,似乎想把脑中纷乱如麻的思绪甩出去:“我送你。”
“不必了,k姐。”刘师师婉拒,声音温和,“你一个人静静吧,好好考虑一下我说的。”
刚迈出两步,忽然想起了什么,回头补充道:“k姐,我小姑子在二楼。若有什么事,麻烦照应一下。”
“没问题,放心。”蔡一农怔怔站在原地,陷入沉思。
······
上午九时整,首都大会堂金色大厅,灯光璀璨,将整个空间渲染得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厅内座无虚席,各大媒体长枪短炮严阵以待。
背景板上,“4g华国,触手可及。华国移动、腾达科技、华为技术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的巨幅标语赫然在目,宣告着一个通信新时代的启幕。
主席台上,三位代表着华国科技与通信领域最强力量的掌舵人并肩而坐。
居中者,是掌管着国家通信命脉的移动公司董事长奚果桦,宋词和任政非分坐左右两侧。
背后,是华国国旗与巨大的合作logo,构图充满了力量感与象征意义。
主持人以庄重的语调宣布签约仪式正式开始。
三位西装笔挺、戴着白手套的侍者,手捧以红色锦缎装帧的合作文书,分别置于三人面前。
这一刻,全场寂静无声,唯有相机快门声如同密集的雨点,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幕。
三位大佬各自提笔,签署大名。随后文书交换,再签。
当奚果桦、宋词、任政非最终起身,手持文书面向镜头时,全场闪光灯瞬间达到顶峰,亮如白昼。
金色大厅内,雷鸣般的掌声轰然响起,经久不息。
合影留念后,三位巨头重回主席台,进入了更为激烈的中外记者提问环节。
首先获得提问权的是央视财经频道记者:“奚董、任总、宋董,三位好。这次三方战略合作,被业界誉为黄金组合。
能否请三位分别阐述一下,本次合作超越以往的意义,以及对未来华国乃至全球4g产业格局可能带来的影响?”
奚果桦当仁不让,声音洪亮:
“移动公司将倾注全力,以最先进的4g网络、最广泛的渠道覆盖和最有力的补贴政策,为这次合作保驾护航。
要让最快的网、最好的服务,以最普惠的方式,触达华国每一个角落!”
任政非的回答带着技术派的务实与豪情:“华为将提供最领先的4g终端与解决方案。
我们自主研发的海思芯片,将确保用户体验‘快人一步,稳如磐石’。
这次合作,是‘华国制造’向‘华国智造’迈进的一次集体亮相!”
轮到宋词时,他微微调整了一下话筒,气定神闲,绘声绘色地阐述:
“奚董和任总描绘了‘路’与‘车’。腾达科技要做的,是打造承载其上、面向未来的‘智能交通系统’与‘服务体系’。”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继续道,“tenos系统,将作为灵魂,深度赋能合作终端,确保每一个应用体验都流畅无比;
腾达云计算,作为强大后台,为移动的网络优化、华为的终端服务,提供大数据与算力支持。
将共同构建一个‘硬件+软件+网络+服务’四位一体的数字生态。”
紧接着,头条科技记者提问:“宋董,您刚才提到生态。
这是否意味着,未来搭载tenos系统的‘华腾’系列手机,其生态将是封闭的,只服务于腾达系?”
宋词淡然一笑:“恰恰相反。一个健康的生态,必然是开放与共赢的。
我们欢迎全世界的开发者,基于tenos,开发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只有千帆竞发,才能造就真正的繁华。”
逻辑清晰,格局开阔的回答,再次引来一片赞许的掌声。
就在这时,一位《科技报》记者在主持人点名下站了起来,他的问题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宋先生您好。大约一刻钟前,最新一期《时代》周刊亚洲版正式发布,您成为了本期封面人物。
封面标题为‘the connector’(连接者)!相关话题已经登上了微博热搜榜首。”
记者语速加快,颇为激动,“周刊内文显示,您在专访里提到,财富的积累让您感到一种疲惫。
我想借此机会问您,那什么是不会让您疲惫、并愿意为之持续奋斗的终极目标?
同时,对于‘连接者’这个称号,您自己又如何定义?”
现场顿时一片哗然!
《时代》封面!亚洲首富直言“财富让我疲惫”!这两个信息点无论哪一个都足以引爆话题。
许多后排记者连忙低头掏出手机确认,台上台下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交头接耳声。
面对突如其来的场外因素,宋词微微一怔,他没想到《时代》会选择在今天发布,随即神色便恢复了之前的平静。
深邃沉稳的目光扫视全场,仿佛带着魔力,让嘈杂的现场渐渐安静下来。
对着话筒,嘴角勾起一抹谦和却自信的弧度,声音依旧不疾不徐:
“《时代》是一本很好的杂志,谭主编的采访非常愉快。关于‘连接者’……”
他略作沉吟,斟酌着最精准的表达,“我认为,真正的连接,绝非简单地把a和b联上线,那只是最初级的物理连接。
腾达科技想做的,是构筑一个更深层次、更具活力的数字生态。
一种能让信息、创意、资本乃至信任,在其中自由生长、高效匹配,最终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价值的‘场域’。”
他抬起手,指向身后的背景板,“正如今天,腾达和移动、华为携手。
在这个宏大的生态蓝图里,正在共同修筑一条从4g起点,通向智能未来的‘数字高速公路’。”
聚光灯下,宋词气度从容,彰显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掌控力。
“至于财富……”他忽然轻笑一声,笑声里带着哲学性的思考,“当它积累到变成一个数字时,它的确会带来一种思考上的疲惫。”
“我时常在深夜思考,如何让这串冰冷的数字,转化为驱动社会进步、提升民众福祉的有效能量。
钱,如果只是静静地躺在银行账户里,不去投资,不去促进产业升级,不去创造更多就业……毫无意义。”
“所以,什么不会让我疲惫?”宋词的声音陡然高昂、郑重了几分:
“是看到我们修建的数字高速上,跑起了华为这样优秀的华国制造;
是看到移动的网络里,通过我们的设备,让偏远山区的孩子能接触到优质教育;
是看到每一个普通用户,因为我们的产品,生活变得稍微便捷了那么一点点。”
一旁,任政非侧头凝视着宋词在灯光下更显棱角分明的英俊侧脸,脸上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激赏与钦佩。
蓦然生出一种恍如隔世之感,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视野与格局,比起当年筚路蓝缕的自己,更为开阔,更为宏大。
真正是应了那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
奚果桦眼底深处,此刻亦满是对这位兼具全球视野与家国情怀的年轻企业家的高度认可。
宋词用一句话,为这番阐述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声音平静却重若千钧:“财富带来的疲惫,源于它只是一个静态的结果。
而创造的乐趣,在于它是一个动态的、无限的过程。我和腾达科技,永远享受,并致力于延续这个过程。”
话音落下,全场在经历了片刻的寂静,仿佛在消化这番振聋发聩的言论之后,爆发出今天最为热烈、最为持久的掌声!
所有记者都疯狂地记录着,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亚洲首富的财富观,更是一位世界级商业领袖首次公开其核心商业哲学宣言,意义非凡!
掌声稍歇,又一位《北平日报》记者抢到了提问机会,问题更加直接,甚至带着几分“挑事”的意味:
“宋先生,根据《时代》周刊内文提及,前二十年,科技界弄潮儿是比尔·盖茨。
前十年,引领时代的人是史蒂夫·乔布斯。而文章明确指出,这十年,您是互联网前沿第一人。”
记者停顿一下,加重了语气,“可现实是,他们两人,一位渐渐老去,雄心不再,即将卸任微软董事长;
另一位更是不幸早逝,英年凋零。
而您却如此年轻,如日方升,拥有大把的时间去实现更宏大的梦想与事业。
这是否意味着,您认为您未来的成就,必将超越这两位科技史上的传奇人物?”
这个问题极其敏感,无论回答是或否,都可能被媒体过度解读。
宋词听完,脸上没有丝毫的倨傲或不安,反而露出了更加温和、更加谦逊的笑容。
“首先,我必须纠正一个观点。我宋词个人,以及腾达科技能有今日微不足道的成绩,绝非一人一力之功。
我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国家蓬勃崛起、全力支持科技创新的黄金时代!
是国家的托举,是无数用户的支持,更是腾达科技上下数万员工日夜兼程、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只是恰好站在了这个集体力量汇聚的潮头之上,成为了一个代表符号而已。”
这番谦逊的表态,先赢得了台下不少人的好感。
随即,他话锋一转,语气虽然平和,却饱含自信与力量,让每个人都为之动容:
“比尔·盖茨先生与史蒂夫·乔布斯先生,是全球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是他们定义了pc与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他们的成就与精神,将永远被铭记和敬仰。
但这并不意味着,科技创新的火炬只能在他们手中传递。
更不意味着,引领时代变革的使命,只能由西方人来承担。”
“我想借此机会表达的是,我们华国人,我们华国的企业家和科学家,一样拥有非凡的智慧、坚韧的毅力和宏大的梦想!
我们立足于这片拥有世界上最庞大市场、最完整工业体系和最勤劳人民的土地。
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在接下来的科技长征中,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
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能够惠及全球用户的伟大产品与生态!”
宋词话音铿锵有力,他没有说自己会超越谁。
但他所展现出的,是一个崛起中的东方科技强国及其领军者的绝对自信与历史担当!
“至于未来……”他最后微微一笑,坦然自若,“时间会给出答案。
而我和腾达要做的,就是低下头,沉下心,继续去修我们的‘路’,去创造真正的价值。谢谢。”
(只有一更)
(本章完)
七月!盛夏,晨光灼灼。
刘师师匆匆下楼,近来她总是嗜睡,今早更是起迟了,只得请导演临时调整拍摄计划。
行至一楼,一阵争吵声隐隐传来,打破了清晨应有的宁静。
她蹙起秀眉,循声探去,发现动静正是从走廊尽头的总裁办公室里传出的。
“k姐这一大早,和谁吵得这么厉害?”刘师师心下疑惑,驻足在门外听了片刻。
略一思索,还是抬手,轻轻叩响了房门。无论如何,遇上了,还是进去劝一劝。
“进来!”里面传来蔡一农带着明显火气的声音。
刘师师推门而入,办公室内,气氛沉闷。
蔡一农坐在办公桌后,脸色铁青,胸口微微起伏,显然气得不轻。
对面,林更辛梗着脖子坐在那里,年轻英俊的脸庞涨得通红。
见进来的是一姐,蔡一农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怒火,挤出一丝不算自然的微笑,语气关切:
“师师,你怎么来了?我听苏小小说你最近很疲惫,要不今天就别去片场了,休息一天,身体最重要。”
刘师师轻轻摇了摇头,在一旁坐下:“不用了,k姐。我总体状态还行,就是容易困。
戏份还剩最后十来天就能杀青,不必再特意请假耽误大家的进度。”
“那你自己把握。”蔡一农叹了口气,“剧组晚上几天杀青不碍事的,累了就别强撑,身体要紧。”
“嗯,我知道。”刘师师应了一声,目光转向身旁气息仍未平复的林更辛,温和问道:
“k姐,你和阿辛这是怎么了?争得面红脖子粗,老远就听到动静了。”
蔡一农没好气地剜了林更辛一眼,置气般扭过头,不想说话。
林更辛面对刘师师,不敢造次,但委屈和愤懑依旧写在脸上,瓮声瓮气地解释:
“师师姐,k姐她不同意我出去接戏!外面有好的电影资源,我凭本事拿到手的,凭什么不让我接?”
蔡一农冷哼一声,转过头来,话音锐利如刀:“公司马上要启动新项目,你是公司力捧的艺人,应该优先配合公司的剧!
怎么?《左耳》票房大爆,你就以为翅膀硬了,可以飞了?忘了是谁一步步把你捧出来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林更辛声音激动,他觉得蔡一农完全是在避重就轻,模糊概念。
“k姐,我感激公司的培养!但我拍公司内部戏,片酬只有外面戏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
现在有华纳这样的大公司投资的优质电影资源找上来,角色也好,我为什么不能接?”
一句话,戳破了那层窗户纸。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死寂。
刘师师已然明白了事情始末。
电影《左耳》因女一号北航校陈都玲在首映礼上一句“造火箭”火爆出圈。
引发全网玩梗和热议,极大地带动了电影前期热度。
上映首日,25%排片狂揽5600万票房,强势开局,首周票房更是突破2.85亿,成为青春片市场现象级作品。
而那位一心“造火箭”的女主角,在配合完成宣传通告后,果真潇洒转身,回归校园,再无留恋于娱乐圈的纷扰。
于是,电影带来的巨大热度和流量,便落在了林更辛、扬紫等其他几位主演身上。
尤其是男一号林更辛,凭借出色的外形和剧中表现,人气急速飙升,商业价值大涨。
蔡一农作为精明的商人,自然看到这波热度的时间窗口,想要趁热打铁,迅速将林更辛投入公司新剧中,榨干这波红利。
刘师师眸光在两人脸上流转一番,一个面色铁青,固执中带着一丝不被理解的恼怒;一个满脸涨红,委屈里透着不甘被束缚的倔强。
心念电转,顷刻间便洞悉了这场争吵的症结所在。
内心不由暗叹一声,k姐待她和胡鸽,确实没得说,宽容大度。
但对公司其他艺人,难免有些“小家子气”,片酬压得太狠,总想用最低成本绑定最大价值。
她斟酌片刻,觉得这或许是一个契机,可以和蔡一农好好谈一谈公司未来。
于是,语气平和地问道:“阿辛,你在外面接的是什么戏?”
林更辛精神一振,详细解释:“姐,是一部叫《痞子英雄》的电影,投资方是华纳百录,导演是拍了《流星园》的蔡导。”
刘师师听完,点了点头,当即拍板:“行,这事我做主了,电影你正常去接,好好演。”
林更辛闻言,大喜过望。小心翼翼地瞅了一眼脸色瞬间变得异常难看的蔡一农,咬了咬牙,迅速起身。
“谢谢师师姐!谢谢k姐!那我……我先出去了,你们有事随时叫我!”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合上。
刘师师神色一正,平静地看向蔡一农:“k姐,现在没外人了,公司艺人管理的事,咱们好好谈一谈。”
蔡一农感受到一姐身上散发出不同以往的气场,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师师,你想说什么?”
“唐人影视在你手上发展壮大,居功至伟。”刘师师郑重开口。
先肯定了对方功绩,话锋随即一转,“但公司规模到了冲击上市阶段,你的管理思维必须转变。”
“转变?怎么转变?”蔡一农此刻脑子有些混乱,既有被一姐“教训”的不快,也有被触及痛处的茫然。
“k姐,你要承认并接受一个现实,艺人成长之后,追求更高的个人回报,是人性,也是市场规律。”
刘师师的声音清晰而冷静,“腾达文化实力够强了吧?
旗下艺人火了之后,主动为其成立工作室,创立明星合伙人制度,合作共赢。”
她盯着蔡一农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作为总裁,应该从制度设计上,将公司利益与艺人利益捆绑。
形成一荣俱荣的共同体,而不是通过压低片酬过分榨取价值。”
蔡一农沉默不语,嘴唇紧抿,显然内心在进行激烈的斗争。
刘师师轻轻叹了口气,补上最后,也是最重的一句话:
“公司是平台,艺人是资源,我捧红你,你就要用低片酬回报。
k姐,这种旧思维,放十年前或许可行,但在今天,真的行不通了。”
她放缓语速:“艺人咖位不高时,公司投入资源,给予曝光机会,此时低片酬,是双方默认的。
但像阿辛这样,已经走红,市场价值飙升,你还想和以前一样,怎么可能呢?
k姐,正视市场规律吧,低片酬是培养期红利,而非永久特权。”
蔡一农被一姐这番层层递进、条理分明的话说得哑口无言。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心中五味杂陈。
不得不承认,一姐所言句句戳中要害,是冰冷而真实的现实。
刚才林更辛情绪激动时,连“大不了打官司解约”这种狠话都放出来了,几乎是撕破脸了。
“……你说得。”良久,蔡一农才从喉咙里挤出一句,声音干涩,“但我需要时间想想。”
“k姐,我知道你一时可能难以完全想通。”
刘师师站起身,语气柔和了些,“以前低片酬和严合同锁死艺人的模式,是无法长久的。
现在的主流,是更开放、更共享的合伙人心态。腾达文化、华策影视这些发展良好的大公司,无不是如此。”
她拿起手包,准备离开:“我去片场了,你一个人好好想想。”
见刘师师起身欲走,蔡一农使劲摇了摇头,似乎想把脑中纷乱如麻的思绪甩出去:“我送你。”
“不必了,k姐。”刘师师婉拒,声音温和,“你一个人静静吧,好好考虑一下我说的。”
刚迈出两步,忽然想起了什么,回头补充道:“k姐,我小姑子在二楼。若有什么事,麻烦照应一下。”
“没问题,放心。”蔡一农怔怔站在原地,陷入沉思。
······
上午九时整,首都大会堂金色大厅,灯光璀璨,将整个空间渲染得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厅内座无虚席,各大媒体长枪短炮严阵以待。
背景板上,“4g华国,触手可及。华国移动、腾达科技、华为技术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的巨幅标语赫然在目,宣告着一个通信新时代的启幕。
主席台上,三位代表着华国科技与通信领域最强力量的掌舵人并肩而坐。
居中者,是掌管着国家通信命脉的移动公司董事长奚果桦,宋词和任政非分坐左右两侧。
背后,是华国国旗与巨大的合作logo,构图充满了力量感与象征意义。
主持人以庄重的语调宣布签约仪式正式开始。
三位西装笔挺、戴着白手套的侍者,手捧以红色锦缎装帧的合作文书,分别置于三人面前。
这一刻,全场寂静无声,唯有相机快门声如同密集的雨点,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幕。
三位大佬各自提笔,签署大名。随后文书交换,再签。
当奚果桦、宋词、任政非最终起身,手持文书面向镜头时,全场闪光灯瞬间达到顶峰,亮如白昼。
金色大厅内,雷鸣般的掌声轰然响起,经久不息。
合影留念后,三位巨头重回主席台,进入了更为激烈的中外记者提问环节。
首先获得提问权的是央视财经频道记者:“奚董、任总、宋董,三位好。这次三方战略合作,被业界誉为黄金组合。
能否请三位分别阐述一下,本次合作超越以往的意义,以及对未来华国乃至全球4g产业格局可能带来的影响?”
奚果桦当仁不让,声音洪亮:
“移动公司将倾注全力,以最先进的4g网络、最广泛的渠道覆盖和最有力的补贴政策,为这次合作保驾护航。
要让最快的网、最好的服务,以最普惠的方式,触达华国每一个角落!”
任政非的回答带着技术派的务实与豪情:“华为将提供最领先的4g终端与解决方案。
我们自主研发的海思芯片,将确保用户体验‘快人一步,稳如磐石’。
这次合作,是‘华国制造’向‘华国智造’迈进的一次集体亮相!”
轮到宋词时,他微微调整了一下话筒,气定神闲,绘声绘色地阐述:
“奚董和任总描绘了‘路’与‘车’。腾达科技要做的,是打造承载其上、面向未来的‘智能交通系统’与‘服务体系’。”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继续道,“tenos系统,将作为灵魂,深度赋能合作终端,确保每一个应用体验都流畅无比;
腾达云计算,作为强大后台,为移动的网络优化、华为的终端服务,提供大数据与算力支持。
将共同构建一个‘硬件+软件+网络+服务’四位一体的数字生态。”
紧接着,头条科技记者提问:“宋董,您刚才提到生态。
这是否意味着,未来搭载tenos系统的‘华腾’系列手机,其生态将是封闭的,只服务于腾达系?”
宋词淡然一笑:“恰恰相反。一个健康的生态,必然是开放与共赢的。
我们欢迎全世界的开发者,基于tenos,开发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只有千帆竞发,才能造就真正的繁华。”
逻辑清晰,格局开阔的回答,再次引来一片赞许的掌声。
就在这时,一位《科技报》记者在主持人点名下站了起来,他的问题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宋先生您好。大约一刻钟前,最新一期《时代》周刊亚洲版正式发布,您成为了本期封面人物。
封面标题为‘the connector’(连接者)!相关话题已经登上了微博热搜榜首。”
记者语速加快,颇为激动,“周刊内文显示,您在专访里提到,财富的积累让您感到一种疲惫。
我想借此机会问您,那什么是不会让您疲惫、并愿意为之持续奋斗的终极目标?
同时,对于‘连接者’这个称号,您自己又如何定义?”
现场顿时一片哗然!
《时代》封面!亚洲首富直言“财富让我疲惫”!这两个信息点无论哪一个都足以引爆话题。
许多后排记者连忙低头掏出手机确认,台上台下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交头接耳声。
面对突如其来的场外因素,宋词微微一怔,他没想到《时代》会选择在今天发布,随即神色便恢复了之前的平静。
深邃沉稳的目光扫视全场,仿佛带着魔力,让嘈杂的现场渐渐安静下来。
对着话筒,嘴角勾起一抹谦和却自信的弧度,声音依旧不疾不徐:
“《时代》是一本很好的杂志,谭主编的采访非常愉快。关于‘连接者’……”
他略作沉吟,斟酌着最精准的表达,“我认为,真正的连接,绝非简单地把a和b联上线,那只是最初级的物理连接。
腾达科技想做的,是构筑一个更深层次、更具活力的数字生态。
一种能让信息、创意、资本乃至信任,在其中自由生长、高效匹配,最终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价值的‘场域’。”
他抬起手,指向身后的背景板,“正如今天,腾达和移动、华为携手。
在这个宏大的生态蓝图里,正在共同修筑一条从4g起点,通向智能未来的‘数字高速公路’。”
聚光灯下,宋词气度从容,彰显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掌控力。
“至于财富……”他忽然轻笑一声,笑声里带着哲学性的思考,“当它积累到变成一个数字时,它的确会带来一种思考上的疲惫。”
“我时常在深夜思考,如何让这串冰冷的数字,转化为驱动社会进步、提升民众福祉的有效能量。
钱,如果只是静静地躺在银行账户里,不去投资,不去促进产业升级,不去创造更多就业……毫无意义。”
“所以,什么不会让我疲惫?”宋词的声音陡然高昂、郑重了几分:
“是看到我们修建的数字高速上,跑起了华为这样优秀的华国制造;
是看到移动的网络里,通过我们的设备,让偏远山区的孩子能接触到优质教育;
是看到每一个普通用户,因为我们的产品,生活变得稍微便捷了那么一点点。”
一旁,任政非侧头凝视着宋词在灯光下更显棱角分明的英俊侧脸,脸上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激赏与钦佩。
蓦然生出一种恍如隔世之感,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视野与格局,比起当年筚路蓝缕的自己,更为开阔,更为宏大。
真正是应了那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
奚果桦眼底深处,此刻亦满是对这位兼具全球视野与家国情怀的年轻企业家的高度认可。
宋词用一句话,为这番阐述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声音平静却重若千钧:“财富带来的疲惫,源于它只是一个静态的结果。
而创造的乐趣,在于它是一个动态的、无限的过程。我和腾达科技,永远享受,并致力于延续这个过程。”
话音落下,全场在经历了片刻的寂静,仿佛在消化这番振聋发聩的言论之后,爆发出今天最为热烈、最为持久的掌声!
所有记者都疯狂地记录着,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亚洲首富的财富观,更是一位世界级商业领袖首次公开其核心商业哲学宣言,意义非凡!
掌声稍歇,又一位《北平日报》记者抢到了提问机会,问题更加直接,甚至带着几分“挑事”的意味:
“宋先生,根据《时代》周刊内文提及,前二十年,科技界弄潮儿是比尔·盖茨。
前十年,引领时代的人是史蒂夫·乔布斯。而文章明确指出,这十年,您是互联网前沿第一人。”
记者停顿一下,加重了语气,“可现实是,他们两人,一位渐渐老去,雄心不再,即将卸任微软董事长;
另一位更是不幸早逝,英年凋零。
而您却如此年轻,如日方升,拥有大把的时间去实现更宏大的梦想与事业。
这是否意味着,您认为您未来的成就,必将超越这两位科技史上的传奇人物?”
这个问题极其敏感,无论回答是或否,都可能被媒体过度解读。
宋词听完,脸上没有丝毫的倨傲或不安,反而露出了更加温和、更加谦逊的笑容。
“首先,我必须纠正一个观点。我宋词个人,以及腾达科技能有今日微不足道的成绩,绝非一人一力之功。
我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国家蓬勃崛起、全力支持科技创新的黄金时代!
是国家的托举,是无数用户的支持,更是腾达科技上下数万员工日夜兼程、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只是恰好站在了这个集体力量汇聚的潮头之上,成为了一个代表符号而已。”
这番谦逊的表态,先赢得了台下不少人的好感。
随即,他话锋一转,语气虽然平和,却饱含自信与力量,让每个人都为之动容:
“比尔·盖茨先生与史蒂夫·乔布斯先生,是全球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是他们定义了pc与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他们的成就与精神,将永远被铭记和敬仰。
但这并不意味着,科技创新的火炬只能在他们手中传递。
更不意味着,引领时代变革的使命,只能由西方人来承担。”
“我想借此机会表达的是,我们华国人,我们华国的企业家和科学家,一样拥有非凡的智慧、坚韧的毅力和宏大的梦想!
我们立足于这片拥有世界上最庞大市场、最完整工业体系和最勤劳人民的土地。
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在接下来的科技长征中,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
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能够惠及全球用户的伟大产品与生态!”
宋词话音铿锵有力,他没有说自己会超越谁。
但他所展现出的,是一个崛起中的东方科技强国及其领军者的绝对自信与历史担当!
“至于未来……”他最后微微一笑,坦然自若,“时间会给出答案。
而我和腾达要做的,就是低下头,沉下心,继续去修我们的‘路’,去创造真正的价值。谢谢。”
(只有一更)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