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谢氏母女时常出入宫廷的事,王家人都是知道的。
还有陛下推行女子学院的政令…
如今再听此话,不免就有所联想。
难道…谢氏起的和离之心,已经得了陛下和娘娘首肯了?
那么王婉这几日去瀟湘书馆,是不是背后也有陛下和娘娘授意?
他王家百年清誉,最重规矩德行。
女子不知柔顺,反而要跟男子並驾齐驱,这不是翻了天吗?
皇帝陛下力排眾议都要坚持的事,王老爷子尚且要冒著让君上不喜的后果,出声諫言。
又怎么能容忍家中女眷如此行事?
若叫外人知道他王家嫡长孙女,大力掺合进女子学院的修建,日后还要去学院读书……
这是在生生打他的脸。
让他这个一力主张旧派思想的王家掌权人,再也没有面目出门见客!
王老爷子盯著堂下母女二人,面色阴沉。
短短几句话的功夫,他已褪去勃然大怒,整个冷静下来,眼神隱隱透著冷厉。
在此时此刻的他看来,谢安寧和王婉,同朝堂上的政敌一般无二。
甚至更为可恨!
实乃刁妇!
其实今日王老爷子並没有真正代子休妻的打算。
毕竟,他们王家没有休妻的先例。
好歹是娶进家门多年的长媳,他原本只想藉机用休妻的威胁,来让这个刁妇长长教训,认清自己这个大夫人的位置,隨时可能不保。
好叫她懂得何为妇德,何为识大体。
往后若再敢行差踏错,等待她的就是被休回家。
实际上,在王老爷子看来,休弃原配髮妻,不免让外人觉得刻薄寡恩。
子嗣艰难,要么亡妻再娶,要么纳妾生子记到嫡妻名下。
总之,休妻之事,王老爷子其实从未想过。
但如果这个刁妇非要如此不知轻重违逆王家规矩,那他也得重新计较了。
王老爷子双目微眯,细细思忖。
这对母女留在王家,的的確確是百害而无一利。
长子前途无量,唯一的短肋就是过於儿女情长。
已过而立之年,不思如何带领家族更进一步,反而被一妇人拖住腿。
至今膝下无子不说,內宅也是屡出变故!
这刁妇善妒,且屡教不改,於长辈面前也如此蛮横跋扈。
如今还要帮著女儿掺合进女子书院中……
这样的刁妇,王家確实不能容!
儿子心软,不忍割捨结髮之情,那便让他这个做父亲的替他做主!
一切阻碍家族前程的事物,都该断舍离。
所以,…是休妻、还是和离?
更或者,直接……
若谢氏还是那个母族无人可以靠的孤女,那最好的办法是將人悄无声息处死。
对外宣称染了恶疾,不治身亡。
如此,一切为难都迎刃而解。
但她现在跟宫里搭上了关係。
这对母女身后站著的或许是陛下和贵妃!
那就不是可以轻易处置的存在了。
王老爷子阴沉著脸,沉默许久,终於,眸光一凝,心中已经做了决断。
他挥开面前不断劝阻的几个儿子,对著身后的老僕道:“拿纸笔来!”
这一次,他语气平静,没有丝毫怒意。
显然,不容置喙。
喧囂的堂內顿时一静。
就连被几个儿媳抚胸顺气的王老夫人都目露诧异看了过来。
他们夫妻私下有过商討,只是想给谢氏一个教训,並不打算真正休妻的。
……怎么真到了这一步?
王家到底还是王老爷子做主。
只要他定了主意,无论是妻还是子,都没有说话的份。
即便王老夫人满心惊诧,却还是一言不发,柔顺听之。
休妻便休妻吧,这个长媳她也確实厌恶极了。
以老大的孝顺,哪怕回京后再有不满,总不至於真对生身父母心生怨懟。
笔墨备齐。
死一般的寂静中,王老爷子持笔,『和离书』三个大字,一蹴而就。
他旁边站著的王家眾人,微微一怔后,倒是都能理解为何不是休书。
不过,这封『和离书』接下来的內容,让他们神色各异。
只是摄於老父的威严,均没有出言提出质疑。
最后一笔落下,王老爷子拿过印泥,摁上指印,而后將纸张挥下,淡淡道:“你既生了和离归家之心,那我王家也不留你,现在,你可以拿上这封和离书,带上你的女儿,离开王家。”
写满了字的纸张,轻轻飘到脚下。
谢安寧弯腰拾起,凝神去看。
『和离书』三个字,跃然纸上。
她眸光一亮,又细细去看內容。
在看见,『谢氏多年无子,自感无顏面对夫家,愿请下堂,除了昔年带来的嫁妆外,王家怜惜她孤苦无依,愿意让她將唯一的独女也带回谢家』时,紧绷的心神顿时一松。
她將和离书妥善收入袖中,对著上首的王家眾人,深深一福。
“谢氏安寧,多谢老大人成全,”谢安寧声音平静,语气诚挚,一字一句,鏗鏘有力道:“请您放心,日后我们母女即便穷困潦倒,走投无路,也绝不会再踏进王家大门,求助於王家。”
言罢,也不再看这些人的脸色有多难看,逕自牵过女儿的手,转身离开。
她的身后一片寂静。
王家上下,大大小小所有的主子都在这里,就这么看著她带著自己女儿,一步一步走出大门。
直到彻底消失在视野中,依旧没有人出声打破这片死寂。
就连一直跟谢安寧不对付的几个王家少夫人,都久久失神。
她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女人。
被夫家扫地出门,竟然不哭不闹,安然若素。
…………
在里头对峙太久,来时还算明亮的天色,已经昏暗。
谢安寧抬头看著天边夜色,问身旁的女儿,“会后悔吗?”
“不会,”婉儿摇头,笑中带泪,“阿娘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好!”谢安寧轻轻嘆息,伸手理了理女儿的鬢髮,也笑:“咱们回家。”
天色已晚,按说怎么也该留一夜,等天明再做计较。
然而,这个深宅大院,谢安寧確实一日都待不下去了。
出嫁十余载,许多都已经跟大房產业混在一起。
好在,她虽是长媳,但从未执掌过王家中馈,只管著大房自己的帐目,想要理清,也就是多费些功夫的事。
早在决定和离那日起,她便已经著手细细归拢自己嫁妆。
她谢家的宅院,每隔几年也都会修缮一番,里头有不少忠僕打扫隨时恭候主人回家,並未真的荒败到不能住人。
所以,现在谢安寧手拿和离书,可以带著陪嫁过来的僕人,抬著嫁妆直接回家。
就如同当年嫁过来时一样。
还有陛下推行女子学院的政令…
如今再听此话,不免就有所联想。
难道…谢氏起的和离之心,已经得了陛下和娘娘首肯了?
那么王婉这几日去瀟湘书馆,是不是背后也有陛下和娘娘授意?
他王家百年清誉,最重规矩德行。
女子不知柔顺,反而要跟男子並驾齐驱,这不是翻了天吗?
皇帝陛下力排眾议都要坚持的事,王老爷子尚且要冒著让君上不喜的后果,出声諫言。
又怎么能容忍家中女眷如此行事?
若叫外人知道他王家嫡长孙女,大力掺合进女子学院的修建,日后还要去学院读书……
这是在生生打他的脸。
让他这个一力主张旧派思想的王家掌权人,再也没有面目出门见客!
王老爷子盯著堂下母女二人,面色阴沉。
短短几句话的功夫,他已褪去勃然大怒,整个冷静下来,眼神隱隱透著冷厉。
在此时此刻的他看来,谢安寧和王婉,同朝堂上的政敌一般无二。
甚至更为可恨!
实乃刁妇!
其实今日王老爷子並没有真正代子休妻的打算。
毕竟,他们王家没有休妻的先例。
好歹是娶进家门多年的长媳,他原本只想藉机用休妻的威胁,来让这个刁妇长长教训,认清自己这个大夫人的位置,隨时可能不保。
好叫她懂得何为妇德,何为识大体。
往后若再敢行差踏错,等待她的就是被休回家。
实际上,在王老爷子看来,休弃原配髮妻,不免让外人觉得刻薄寡恩。
子嗣艰难,要么亡妻再娶,要么纳妾生子记到嫡妻名下。
总之,休妻之事,王老爷子其实从未想过。
但如果这个刁妇非要如此不知轻重违逆王家规矩,那他也得重新计较了。
王老爷子双目微眯,细细思忖。
这对母女留在王家,的的確確是百害而无一利。
长子前途无量,唯一的短肋就是过於儿女情长。
已过而立之年,不思如何带领家族更进一步,反而被一妇人拖住腿。
至今膝下无子不说,內宅也是屡出变故!
这刁妇善妒,且屡教不改,於长辈面前也如此蛮横跋扈。
如今还要帮著女儿掺合进女子书院中……
这样的刁妇,王家確实不能容!
儿子心软,不忍割捨结髮之情,那便让他这个做父亲的替他做主!
一切阻碍家族前程的事物,都该断舍离。
所以,…是休妻、还是和离?
更或者,直接……
若谢氏还是那个母族无人可以靠的孤女,那最好的办法是將人悄无声息处死。
对外宣称染了恶疾,不治身亡。
如此,一切为难都迎刃而解。
但她现在跟宫里搭上了关係。
这对母女身后站著的或许是陛下和贵妃!
那就不是可以轻易处置的存在了。
王老爷子阴沉著脸,沉默许久,终於,眸光一凝,心中已经做了决断。
他挥开面前不断劝阻的几个儿子,对著身后的老僕道:“拿纸笔来!”
这一次,他语气平静,没有丝毫怒意。
显然,不容置喙。
喧囂的堂內顿时一静。
就连被几个儿媳抚胸顺气的王老夫人都目露诧异看了过来。
他们夫妻私下有过商討,只是想给谢氏一个教训,並不打算真正休妻的。
……怎么真到了这一步?
王家到底还是王老爷子做主。
只要他定了主意,无论是妻还是子,都没有说话的份。
即便王老夫人满心惊诧,却还是一言不发,柔顺听之。
休妻便休妻吧,这个长媳她也確实厌恶极了。
以老大的孝顺,哪怕回京后再有不满,总不至於真对生身父母心生怨懟。
笔墨备齐。
死一般的寂静中,王老爷子持笔,『和离书』三个大字,一蹴而就。
他旁边站著的王家眾人,微微一怔后,倒是都能理解为何不是休书。
不过,这封『和离书』接下来的內容,让他们神色各异。
只是摄於老父的威严,均没有出言提出质疑。
最后一笔落下,王老爷子拿过印泥,摁上指印,而后將纸张挥下,淡淡道:“你既生了和离归家之心,那我王家也不留你,现在,你可以拿上这封和离书,带上你的女儿,离开王家。”
写满了字的纸张,轻轻飘到脚下。
谢安寧弯腰拾起,凝神去看。
『和离书』三个字,跃然纸上。
她眸光一亮,又细细去看內容。
在看见,『谢氏多年无子,自感无顏面对夫家,愿请下堂,除了昔年带来的嫁妆外,王家怜惜她孤苦无依,愿意让她將唯一的独女也带回谢家』时,紧绷的心神顿时一松。
她將和离书妥善收入袖中,对著上首的王家眾人,深深一福。
“谢氏安寧,多谢老大人成全,”谢安寧声音平静,语气诚挚,一字一句,鏗鏘有力道:“请您放心,日后我们母女即便穷困潦倒,走投无路,也绝不会再踏进王家大门,求助於王家。”
言罢,也不再看这些人的脸色有多难看,逕自牵过女儿的手,转身离开。
她的身后一片寂静。
王家上下,大大小小所有的主子都在这里,就这么看著她带著自己女儿,一步一步走出大门。
直到彻底消失在视野中,依旧没有人出声打破这片死寂。
就连一直跟谢安寧不对付的几个王家少夫人,都久久失神。
她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女人。
被夫家扫地出门,竟然不哭不闹,安然若素。
…………
在里头对峙太久,来时还算明亮的天色,已经昏暗。
谢安寧抬头看著天边夜色,问身旁的女儿,“会后悔吗?”
“不会,”婉儿摇头,笑中带泪,“阿娘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好!”谢安寧轻轻嘆息,伸手理了理女儿的鬢髮,也笑:“咱们回家。”
天色已晚,按说怎么也该留一夜,等天明再做计较。
然而,这个深宅大院,谢安寧確实一日都待不下去了。
出嫁十余载,许多都已经跟大房產业混在一起。
好在,她虽是长媳,但从未执掌过王家中馈,只管著大房自己的帐目,想要理清,也就是多费些功夫的事。
早在决定和离那日起,她便已经著手细细归拢自己嫁妆。
她谢家的宅院,每隔几年也都会修缮一番,里头有不少忠僕打扫隨时恭候主人回家,並未真的荒败到不能住人。
所以,现在谢安寧手拿和离书,可以带著陪嫁过来的僕人,抬著嫁妆直接回家。
就如同当年嫁过来时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