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皇家贵女奉旨出巡,动静自然不小。
    禁军都派出去一批。
    这一年,人才凋零的內廷,开始涌现不少新鲜血液。
    之前,还在观望,不敢轻易下场的京城各家贵女,在公主郡主都离京出巡后,知道再不站队,就要错失最后机会。
    纷纷站了出来。
    不当出头鸟。
    也不甘於平凡。
    在这个时机涌出来,刚刚好。
    声势浩大的女学推进,熬过了最开始的夭折期,这才算正式开始。
    之前,遣散后宫时,姜翎月想留她们在內廷效力,但好些妃嬪都选择了归家。
    这会儿,有人开始后悔,递牌子进宫,想当女官。
    姜翎月挑挑拣拣,也收用了些。
    不过,给的待遇,不再如从前。
    从前,內廷无人可用,给官位给的很大方。
    稍微立点功劳,就能升官的好机会,但只有第一批离京的女官们,抓住了这个机会。
    在內廷官衔最好升的时间点,她们纷纷崭露头角,一路登临了高位。
    基本是,都是三品,四品的官衔。
    现在,一下子涌进这些人,姜翎月给的封赏就吝嗇了许多。
    毕竟,物以稀为贵。
    有人扼腕,有人嘆息,也有人奋发图强,希望能后来居上。
    后宫原来的两位高位妃嬪,惠妃鲁明瑶,和淑仪陈子芳,现如今都已经是正三品衔。
    同样身居高位,甚至这会儿的品阶,还没有之前在后宫时的位份高,但手中的权柄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只有她们自己知道,走到这一步,歷经了多少险境,短短两年时间,就如脱胎换骨,洗去深宫大院里的尊贵,一身气势凛冽,是真正见过鲜血,手染无数人命的凛冽,比之家中父兄,完全不差。
    她们身负重任,常年都离京在外奔走,偶尔回京,也只待上几日。
    儼然已经成了皇后的左膀右臂,內廷诸多女官中的佼佼者。
    小公主满周岁时,內廷势力已经辐射到了大瀚全国。
    无论贩夫走卒,还是流氓地痞,乃至世家贵族,无人不知,女子地位在急速上升。
    这样的势头之下,皇帝膝下只有一女的事实,就难免叫人多想。
    朝中,无数大臣眼睛都盯著姜翎月肚子,盼著她生个皇子出来。
    然而,他们盼的眼睛都要绿了,依旧没有皇后有喜的消息放出来。
    这一年的隆冬,谢家长子也满了周岁。
    对外,这依旧是石原卿的孩子。
    他搬离了谢家,但依旧会三不五时的上门探望。
    且,石家逢年节,都有厚礼送上。
    有点什么稀罕物件,都给这个养在谢家的孙子送过来。
    如此上心的態度,没人怀疑这不是石原卿的亲生孩子。
    就连谢婉,都有些迷糊了。
    她悄悄问过自己父亲,弟弟究竟是同父同母,还是同母异父。
    曾经,一口咬定孩子是自己亲生骨肉的王少甫,这一次缓缓摇头,否认了。
    他时日无多,早已病入膏肓,对外只有谢婉一个亲骨肉。
    这年冬日,不顾劝阻,强撑著身体,亲自前往鄆州,向刘家下聘,定下了女儿和刘家幼子的婚事。
    此行过后,身体更是每况日下,一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