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奇怪。
陆以北也感觉,他的確是对潘盼没什么印象。
但看到副社长那张清秀的脸庞时,竟能脱口而出“臥槽源!”
温源不理潘盼。
他对陆以北说:
“北哥,等你上位了,正社不想做的,我副社来做,正社不想管的,我副社来管,正社想要摸鱼的,我副社来安排。副社的工作我会做,正社的工作我更会做。甘愿牛马,没有怨言,只要我当副社!”
“…温源你有点良心!我怎么没见你这么勤快过?”
“你啊?你谁啊?”
温源鄙夷:“你能跟我北哥比?”
说著,温源一扬手:
“消灭潘盼暴政!古风属於以北——”
“行了行了。”
陆以北尬住,赶紧对温源说:“你们是古风社,不是科幻社…”
“你一声令下,我將其改造成科幻社。”温源认真的说。
“叛徒啊!可耻啊!”潘盼怒斥。
古风社就是这样。
除了靚丽的汉服、抽象的文言以外,正副社的斗嘴也是社內活动的一环,不可不品尝。
“真是一对欢喜冤家…”有人笑著评价。
“人家一边吵一边笑也就罢了,你笑什么笑?你也在对象?”有人问。
有人笑不出来了,眼泪都在肚子里。
陆以北与季青浅进了其中一间的活动教室。
潘盼刚要继续去向陆以北宣传他们古风社,就被温源拦住:
“小麵包。”
“你才小麵包、你全家都是小麵包!”
温源跟陆以北是同年级。
一年前,两人几乎是同时看到的潘盼招新。
他们一前一后的被潘盼招呼过去。
唯一不同的是,一个进了古风社。
一个没有进。
时至今日,潘盼都在感慨“当时为什么招了你这么个货进来,如果是陆以北就好了…”
而温源则用“谁让咱古风社的看板娘不出姜子乐学姐”来进行反击。
……换句话来说,就是陆以北当初那句深入人心的“小麵包学姐”,刚好被就在旁边的温源听见,並且沿用至今。
“听我说。”
温源淡淡:“你与其去找陆以北,还不如將重心放在季青浅的身上。”
潘盼圆不楞登的眼睛眨了眨。
温源继续说:“两人的关係一看就不一般,这次他能陪季青浅来参加活动,那下次、下下次呢?只要季青浅还是社员,他总会来的…既然来参加活动了,那是不是古风社社员还要紧吗?实在不行就称他为编外成员唄…”
潘盼点头,但心有不甘:
“想再爭取一下…”
“之前学生会编辑部的照片就是他拍的。”
温源嘆了口气,说:“但我问过学生会的同学,说他並没有参加学生会…连李斯学长搞不定的事情,你能搞定?”
潘盼:…
温源:“跟李斯学长拼,你有这个实力吗?”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宛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我们比之学生会的优势就是季青浅!”潘盼说。
温源满意点头:“孺子可教。”
“嘿!”
潘盼兴奋的一拍温源的肩膀:“没想到你小子这么聪明,神了嘿!源神?”
温源脸色一黑。
潘盼又跟著陆以北与季青浅去了。
不过这次,她没有再火急火燎的要陆以北加入古风社,而是专心给两人当起了嚮导。
……
季青浅喜欢陆以北。
不。
她自认为是“爱”。
所以在她看来,觉得阿北好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季青浅不太懂。
潘盼社长为什么会对阿北是这种態度…
刚开始,她也小小的怀疑了一下,这位小麵包学姐或许也跟她一样爱慕阿北…但事实上,两人的態度並不一样。
潘盼对於阿北的態度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推崇。
甚至到了让季青浅觉得,阿北以前是不是推销什么保健品给这位社长、或是给她跳大绳了。
季青浅先进行了一番思考。
但她不擅长思考,打算將这个问题拋给陆以北时。
两人一起走入了“文字演变”的教室。
比起那些列印出来的彩色海报,在活动室內的几幅白纸黑字更吸引人。
头一副写著,
“天道酬勤”
对应著隶书。
第二幅是整整一篇的词文,写著的是《满江红》。
对应著的是楷书。
“这两篇是以前古风社的前辈们留给我们的瑰宝。”
有老社员正在跟新人以及前来参观的路人介绍。
“那第三幅呢?”有人举手问。
第三幅对应的是行书,並且还专门打了个括號,写明是行楷。
季青浅觉得字跡眼熟,写著的字更眼熟。
是三篇中字最少的,就俩。
——以北。
季青浅扭头看向了陆以北,惊讶之余没有多言,只用眼神询问。
“陆以北写的。”
身后的潘盼介绍:“当初为了吸引新成员,我们別开生面的进行了免费书法的活动,这傢伙就是被这个活动吸引过来的…”
潘盼原本只是想让新生们感受一下传统文化的魅力。
谁能想到这个新生让她感受了一把文化魅力…
新人里有个满级號啊!
更客气的这个满级號不肯入社啊!
“我妈以前管的严。”
陆以北轻轻跟季青浅解释:“我练过很长一段时间行楷…但我也没想到,当时就是隨手写了两个字,结果被嘮到了现在…学姐,给点版权使用费啊。”
潘盼呵了一声:
“到了我古风社地头的东西就是属於我们古风社的!”
季青浅安静的走到了第三幅字面前,怔怔的望著,又喃喃出声:
“真好看。”
不管是字型还是笔锋。
…不仅好看,这两个字念出来也是极为好听的。
她早知道阿北的字好看,却没想到他还会写毛笔字。
“何止好看。”潘盼说。
事实上她在书法上也没什么造诣,只能看出字型好不好看。
她当时觉得陆以北的字不错,便拿去询问学校里对此有研究的教授。
教授瞥了一眼,问:“年轻人写的?”
潘盼嗯了一声,回答:“新生。”
“笔锋太锐,太过於气盛,很浮躁。”教授一针见血的评价。
专家不愧是专家,潘盼佩服。
她觉得好看的字原来还有这么多毛病,看来是她坐井观天了。
但教授隨后说:“好字,写的不错。”
潘盼:?
她没听懂。
教授又说:“年轻人不气盛还能叫年轻人吗!”
陆以北也感觉,他的確是对潘盼没什么印象。
但看到副社长那张清秀的脸庞时,竟能脱口而出“臥槽源!”
温源不理潘盼。
他对陆以北说:
“北哥,等你上位了,正社不想做的,我副社来做,正社不想管的,我副社来管,正社想要摸鱼的,我副社来安排。副社的工作我会做,正社的工作我更会做。甘愿牛马,没有怨言,只要我当副社!”
“…温源你有点良心!我怎么没见你这么勤快过?”
“你啊?你谁啊?”
温源鄙夷:“你能跟我北哥比?”
说著,温源一扬手:
“消灭潘盼暴政!古风属於以北——”
“行了行了。”
陆以北尬住,赶紧对温源说:“你们是古风社,不是科幻社…”
“你一声令下,我將其改造成科幻社。”温源认真的说。
“叛徒啊!可耻啊!”潘盼怒斥。
古风社就是这样。
除了靚丽的汉服、抽象的文言以外,正副社的斗嘴也是社內活动的一环,不可不品尝。
“真是一对欢喜冤家…”有人笑著评价。
“人家一边吵一边笑也就罢了,你笑什么笑?你也在对象?”有人问。
有人笑不出来了,眼泪都在肚子里。
陆以北与季青浅进了其中一间的活动教室。
潘盼刚要继续去向陆以北宣传他们古风社,就被温源拦住:
“小麵包。”
“你才小麵包、你全家都是小麵包!”
温源跟陆以北是同年级。
一年前,两人几乎是同时看到的潘盼招新。
他们一前一后的被潘盼招呼过去。
唯一不同的是,一个进了古风社。
一个没有进。
时至今日,潘盼都在感慨“当时为什么招了你这么个货进来,如果是陆以北就好了…”
而温源则用“谁让咱古风社的看板娘不出姜子乐学姐”来进行反击。
……换句话来说,就是陆以北当初那句深入人心的“小麵包学姐”,刚好被就在旁边的温源听见,並且沿用至今。
“听我说。”
温源淡淡:“你与其去找陆以北,还不如將重心放在季青浅的身上。”
潘盼圆不楞登的眼睛眨了眨。
温源继续说:“两人的关係一看就不一般,这次他能陪季青浅来参加活动,那下次、下下次呢?只要季青浅还是社员,他总会来的…既然来参加活动了,那是不是古风社社员还要紧吗?实在不行就称他为编外成员唄…”
潘盼点头,但心有不甘:
“想再爭取一下…”
“之前学生会编辑部的照片就是他拍的。”
温源嘆了口气,说:“但我问过学生会的同学,说他並没有参加学生会…连李斯学长搞不定的事情,你能搞定?”
潘盼:…
温源:“跟李斯学长拼,你有这个实力吗?”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宛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我们比之学生会的优势就是季青浅!”潘盼说。
温源满意点头:“孺子可教。”
“嘿!”
潘盼兴奋的一拍温源的肩膀:“没想到你小子这么聪明,神了嘿!源神?”
温源脸色一黑。
潘盼又跟著陆以北与季青浅去了。
不过这次,她没有再火急火燎的要陆以北加入古风社,而是专心给两人当起了嚮导。
……
季青浅喜欢陆以北。
不。
她自认为是“爱”。
所以在她看来,觉得阿北好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季青浅不太懂。
潘盼社长为什么会对阿北是这种態度…
刚开始,她也小小的怀疑了一下,这位小麵包学姐或许也跟她一样爱慕阿北…但事实上,两人的態度並不一样。
潘盼对於阿北的態度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推崇。
甚至到了让季青浅觉得,阿北以前是不是推销什么保健品给这位社长、或是给她跳大绳了。
季青浅先进行了一番思考。
但她不擅长思考,打算將这个问题拋给陆以北时。
两人一起走入了“文字演变”的教室。
比起那些列印出来的彩色海报,在活动室內的几幅白纸黑字更吸引人。
头一副写著,
“天道酬勤”
对应著隶书。
第二幅是整整一篇的词文,写著的是《满江红》。
对应著的是楷书。
“这两篇是以前古风社的前辈们留给我们的瑰宝。”
有老社员正在跟新人以及前来参观的路人介绍。
“那第三幅呢?”有人举手问。
第三幅对应的是行书,並且还专门打了个括號,写明是行楷。
季青浅觉得字跡眼熟,写著的字更眼熟。
是三篇中字最少的,就俩。
——以北。
季青浅扭头看向了陆以北,惊讶之余没有多言,只用眼神询问。
“陆以北写的。”
身后的潘盼介绍:“当初为了吸引新成员,我们別开生面的进行了免费书法的活动,这傢伙就是被这个活动吸引过来的…”
潘盼原本只是想让新生们感受一下传统文化的魅力。
谁能想到这个新生让她感受了一把文化魅力…
新人里有个满级號啊!
更客气的这个满级號不肯入社啊!
“我妈以前管的严。”
陆以北轻轻跟季青浅解释:“我练过很长一段时间行楷…但我也没想到,当时就是隨手写了两个字,结果被嘮到了现在…学姐,给点版权使用费啊。”
潘盼呵了一声:
“到了我古风社地头的东西就是属於我们古风社的!”
季青浅安静的走到了第三幅字面前,怔怔的望著,又喃喃出声:
“真好看。”
不管是字型还是笔锋。
…不仅好看,这两个字念出来也是极为好听的。
她早知道阿北的字好看,却没想到他还会写毛笔字。
“何止好看。”潘盼说。
事实上她在书法上也没什么造诣,只能看出字型好不好看。
她当时觉得陆以北的字不错,便拿去询问学校里对此有研究的教授。
教授瞥了一眼,问:“年轻人写的?”
潘盼嗯了一声,回答:“新生。”
“笔锋太锐,太过於气盛,很浮躁。”教授一针见血的评价。
专家不愧是专家,潘盼佩服。
她觉得好看的字原来还有这么多毛病,看来是她坐井观天了。
但教授隨后说:“好字,写的不错。”
潘盼:?
她没听懂。
教授又说:“年轻人不气盛还能叫年轻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