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小桃的事情,陶云倾哪里还顾得上打扰萧景年。
可即便如此,他也开始感到苦恼。
先前课业有陆棠教导,骑射有將士教导,如今他们一家在军中如同过街老鼠,谁还愿意教导他。
识文认字是绝对不能落下的,该如何是好?
他想到许商序,於是在他必经之路上拦住他的去路。
许商序不以为然地看著他,“你又要做什么?”
谁知萧景年一揖到底,“许家哥哥,先前是我不对,但我知道娘亲已经不会再原谅我,我也羞於再去找娘亲请教,希望许家哥哥能帮我一下。”
许商序没好脸色,“我没什么能帮你的。”
说罢他就要离开,萧景年却如同狗皮膏药,“我只是想要你学过带註脚的文章。”
许商序批註的,一定是经过陆棠指点过的。
许商序冷笑,“我为何要帮你?等你识文断字之后,好进一步诬陷陆姑姑?”
萧景年垂首,眉宇染著一抹惭愧之色,眼底更是无尽的悔意。
看著许商序离开,他无力说话,不论说什么都显得那么苍白。
嘆了口气,他只能另想它法。
很快萧景年就反应过来,他如今才將將六岁,是可以寻求长辈的年纪。
他大步来到正堂,被守门的將士拦住,便知道里边正在商议事情。
萧景年寻了个光线充足的地方坐著,晒著太阳,脑海中思索著今后的事情。
堂中,许晏舟等人正站在舆图前,商量著如何阻挡岐人下一次进攻。
岐人蠢蠢欲动,第一次的败北让完顏珣顏面扫地,他必定会捲土重来。
而且来势凶猛。
平二拿著一个小册子说道:“根据陆姑娘统计,连弩已经打造出两千余架,箭矢三万余数,还在不断增加中,火战车开始筹备部署当中,只等材料一到,便可以开始组装拼凑。”
眾將领一听,均露出欣慰之色。
他们若是不能自给自足,指望朝中援助,平遥城早就被踏平了。
许晏舟沉吟,“粮草储备如何?”
王少凯说道:“陆姑娘用最后一批西瓜换了些粮食回来,但也撑不过半月,陆姑娘说,再有月余咱们自己种的庄稼就能收了,军民过冬应当不成问题。”
眾人听了都有些怔忪。
过冬不成问题?
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办起来可是难如登天。
他们犹记得上一个冬日,冻死的饿死的不计其数,那种滋味想起来胃部就痉挛不停,像是有了肌肉记忆一般。
军民们,真的饿怕了。
许晏舟缓缓舒出口气,“陆姑娘,是上天派来救我们的。”
自从陆棠来到平遥城,他就再也没有因为粮食而担忧过,不仅如此,就连城中百姓都安稳许多。
吃的、穿的,陆棠都为他解决了,如同她刚来时所言,有她在,不必担心后方。
脑海中不自觉出现陆棠如海上明月,春日高阳般的笑容,在她没意识到的时候,照亮一方。
看著所有人对陆棠感恩戴德的样子,萧知远忍了又忍,最后还是开口说道:“我一直有个疑惑,听闻有一位携著长公主手諭的高人前来边关相助,怎的一直没有见到?”
眾人听了低笑一声,许晏舟说道:“陆姑娘,便是这位高人。”
萧知远沉默了。
果然如此,如同他所预料那般,陆棠占了这位高人的功劳。
他就说,陆棠一介后宅妇人,怎么可能有这么大本事。
萧知远没有贸然再问,看得出在场將士对陆棠心悦诚服,他这时候说出来是点不醒他们的,反而落一身埋怨。
他要搞清楚的是,那位高人是不愿意现身,甘愿將功劳给她,还是有什么其他的状况?
想起陆棠身旁那个功夫不错的丫鬟,他心里隱隱有了一些猜测。
陆棠轻易不离开平遥城,大多时间来回於將军府和武器司,如此说来,那位高人很可能就在平遥城。
否则消息不会传递如此及时。
许晏舟让郑翁吉带人去接应製造火药的材料,务必在五日內带回来。
议事结束,將士们逐渐散去,萧知远却没有走。
“將军,冒昧问一句,可曾亲眼见过长公主手諭?”萧知远问道。
许晏舟看他一眼,“自然是见过。”
没人了,萧知远才说出心里所想,“並非我多想,我同陆棠生活多年,她如何,我最清楚。”
不知道是哪句话让许晏舟不悦,他的脸色肉眼可见地沉下去。
“你想说什么?”
萧知远丝毫不惧许晏舟,只是看他这副样子,心中闪过一抹疑惑。
“我只是想问將军一句,你当真认为这一切都是陆棠的功劳吗?”
他说完,便发现许晏舟看他的目光变得古怪起来。
许晏舟试探性地问道:“所以萧將军的意思是,这一切的背后,还有高人指点?”
萧知远见他一语道破,含笑点头,“不错,所以我猜想……”
他的话还未说完,许晏舟就哈哈大笑起来,让萧知远的脸色变得难堪。
“萧將军酒还未醒,快下去歇息吧。”
许晏舟根本懒得解释什么,一个眼瞎的人,你又如何让他看清楚事实。
萧知远忍著怒气拂袖离去,只觉得许晏舟被蒙蔽身心,这样的人,如何带著眾人打贏岐人。
出了正堂,便看到萧景年等在那里,他心情不好,蹙眉问道:“什么事?”
萧景年敏锐感觉到他的情绪不佳,“爹爹,孩儿身在边关,本不想给爹爹添麻烦,但又不想耽误课业和骑射,便想著寻一些带有註脚的文章自行温习。”
萧知远面色缓和下来,眼底闪过一抹欣慰,“爹爹想办法,你先回去吧。”
他就这么一个嫡子,他肯上进,这是好事。
更何况,他也不想再让陆棠继续误导他,平白毁了他侯府的血脉。
正想往后院去的萧知远,想到陶云倾如今哭哭啼啼的样子,心中烦闷,转身离开將军府。
来到武器司,他迈步走了进去。
入目的是忙碌的匠人们,以及在不远处,沐浴在阳光之下的陆棠。
可即便如此,他也开始感到苦恼。
先前课业有陆棠教导,骑射有將士教导,如今他们一家在军中如同过街老鼠,谁还愿意教导他。
识文认字是绝对不能落下的,该如何是好?
他想到许商序,於是在他必经之路上拦住他的去路。
许商序不以为然地看著他,“你又要做什么?”
谁知萧景年一揖到底,“许家哥哥,先前是我不对,但我知道娘亲已经不会再原谅我,我也羞於再去找娘亲请教,希望许家哥哥能帮我一下。”
许商序没好脸色,“我没什么能帮你的。”
说罢他就要离开,萧景年却如同狗皮膏药,“我只是想要你学过带註脚的文章。”
许商序批註的,一定是经过陆棠指点过的。
许商序冷笑,“我为何要帮你?等你识文断字之后,好进一步诬陷陆姑姑?”
萧景年垂首,眉宇染著一抹惭愧之色,眼底更是无尽的悔意。
看著许商序离开,他无力说话,不论说什么都显得那么苍白。
嘆了口气,他只能另想它法。
很快萧景年就反应过来,他如今才將將六岁,是可以寻求长辈的年纪。
他大步来到正堂,被守门的將士拦住,便知道里边正在商议事情。
萧景年寻了个光线充足的地方坐著,晒著太阳,脑海中思索著今后的事情。
堂中,许晏舟等人正站在舆图前,商量著如何阻挡岐人下一次进攻。
岐人蠢蠢欲动,第一次的败北让完顏珣顏面扫地,他必定会捲土重来。
而且来势凶猛。
平二拿著一个小册子说道:“根据陆姑娘统计,连弩已经打造出两千余架,箭矢三万余数,还在不断增加中,火战车开始筹备部署当中,只等材料一到,便可以开始组装拼凑。”
眾將领一听,均露出欣慰之色。
他们若是不能自给自足,指望朝中援助,平遥城早就被踏平了。
许晏舟沉吟,“粮草储备如何?”
王少凯说道:“陆姑娘用最后一批西瓜换了些粮食回来,但也撑不过半月,陆姑娘说,再有月余咱们自己种的庄稼就能收了,军民过冬应当不成问题。”
眾人听了都有些怔忪。
过冬不成问题?
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办起来可是难如登天。
他们犹记得上一个冬日,冻死的饿死的不计其数,那种滋味想起来胃部就痉挛不停,像是有了肌肉记忆一般。
军民们,真的饿怕了。
许晏舟缓缓舒出口气,“陆姑娘,是上天派来救我们的。”
自从陆棠来到平遥城,他就再也没有因为粮食而担忧过,不仅如此,就连城中百姓都安稳许多。
吃的、穿的,陆棠都为他解决了,如同她刚来时所言,有她在,不必担心后方。
脑海中不自觉出现陆棠如海上明月,春日高阳般的笑容,在她没意识到的时候,照亮一方。
看著所有人对陆棠感恩戴德的样子,萧知远忍了又忍,最后还是开口说道:“我一直有个疑惑,听闻有一位携著长公主手諭的高人前来边关相助,怎的一直没有见到?”
眾人听了低笑一声,许晏舟说道:“陆姑娘,便是这位高人。”
萧知远沉默了。
果然如此,如同他所预料那般,陆棠占了这位高人的功劳。
他就说,陆棠一介后宅妇人,怎么可能有这么大本事。
萧知远没有贸然再问,看得出在场將士对陆棠心悦诚服,他这时候说出来是点不醒他们的,反而落一身埋怨。
他要搞清楚的是,那位高人是不愿意现身,甘愿將功劳给她,还是有什么其他的状况?
想起陆棠身旁那个功夫不错的丫鬟,他心里隱隱有了一些猜测。
陆棠轻易不离开平遥城,大多时间来回於將军府和武器司,如此说来,那位高人很可能就在平遥城。
否则消息不会传递如此及时。
许晏舟让郑翁吉带人去接应製造火药的材料,务必在五日內带回来。
议事结束,將士们逐渐散去,萧知远却没有走。
“將军,冒昧问一句,可曾亲眼见过长公主手諭?”萧知远问道。
许晏舟看他一眼,“自然是见过。”
没人了,萧知远才说出心里所想,“並非我多想,我同陆棠生活多年,她如何,我最清楚。”
不知道是哪句话让许晏舟不悦,他的脸色肉眼可见地沉下去。
“你想说什么?”
萧知远丝毫不惧许晏舟,只是看他这副样子,心中闪过一抹疑惑。
“我只是想问將军一句,你当真认为这一切都是陆棠的功劳吗?”
他说完,便发现许晏舟看他的目光变得古怪起来。
许晏舟试探性地问道:“所以萧將军的意思是,这一切的背后,还有高人指点?”
萧知远见他一语道破,含笑点头,“不错,所以我猜想……”
他的话还未说完,许晏舟就哈哈大笑起来,让萧知远的脸色变得难堪。
“萧將军酒还未醒,快下去歇息吧。”
许晏舟根本懒得解释什么,一个眼瞎的人,你又如何让他看清楚事实。
萧知远忍著怒气拂袖离去,只觉得许晏舟被蒙蔽身心,这样的人,如何带著眾人打贏岐人。
出了正堂,便看到萧景年等在那里,他心情不好,蹙眉问道:“什么事?”
萧景年敏锐感觉到他的情绪不佳,“爹爹,孩儿身在边关,本不想给爹爹添麻烦,但又不想耽误课业和骑射,便想著寻一些带有註脚的文章自行温习。”
萧知远面色缓和下来,眼底闪过一抹欣慰,“爹爹想办法,你先回去吧。”
他就这么一个嫡子,他肯上进,这是好事。
更何况,他也不想再让陆棠继续误导他,平白毁了他侯府的血脉。
正想往后院去的萧知远,想到陶云倾如今哭哭啼啼的样子,心中烦闷,转身离开將军府。
来到武器司,他迈步走了进去。
入目的是忙碌的匠人们,以及在不远处,沐浴在阳光之下的陆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