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下一个绷紧的该是谁
    就差不多一年前,皖庆那位做出口贸易的被扣起来配合中央调查组办案。
    吴生云早就汇报过,这家从82年就开始沿着长江下游做农产品贸易。
    别小看了这个皖庆市,历史上其实是皖省多年的省会,第一台蒸汽机、机动船都是这里造出来。
    地处鄂昌和金陵间,距离洞庭湖也不远。
    就是典型的承接五湖四海,擅长利用水运船运的地方。
    所以刚改开,就找对了方向发力。
    比让卫东一开始还得卖腊肉积累原始资金,起步猛多了。
    所以八六年,让卫东国内大概做到两亿产值,海外做到六七千万美元的时候,这边外贸产值已经超过一亿美元!
    其实这会儿就能看出来让卫东的小心了,国内是国内,海外是海外,两边不咋交叉。
    也就有点牛仔裤、牛肉出口,那会儿电脑代工厂才开始发力。
    这部分的外贸结算更是全都放在沪海,交给外贸公司和沪海真空电子厂等有关方面自己捣鼓。
    八七年苹果电脑大爆发,资金充裕之后都跟内地无关,直接从hk走。
    而且发现政策上有质疑和掀桌子的可能,马上如惊弓之鸟去了hk。
    现在是已经彻底搞定沪海地区年产值四五十亿美元的电脑代加工产业,又涉及到两座汽车产业链规模,更是在hk控制了电视台。
    才稳稳的回来。
    小心得很。
    但这位不是,跟尤启立、南慕容北乔峰一样,非常高调。
    最近两年频频出现在各种经济改革浪潮会议中,公开讲话鼓吹自己这种外贸模式。
    在省里大力支持局面下担任各种职务。
    他的操作符合当时地方政策。
    现在是地方创新与上级管控冲突了,按新规追责。
    这查起来……
    经历过这种局面就知道,越大越惨。
    因为让卫东只是个卖瓜子的,抓进去关仨月,最大的损失可能除了那麻袋瓜子,就是菜鸡刚上路的那点雄心。
    其他根本没什么可损失的。
    但大企业就恐怖了,年产值上亿美元的规模,资金断流必然停工停酬。
    应付款拖欠,工资停发之类,资金链瞬间崩断。
    查了一年,整个企业已经树倒猢狲散。
    名下唯一值钱能够变卖的资产,就是价值三千多万的二十多万吨船舶船队。
    可以说这边大展宏图的几年,主要收益都用在造船上。
    不但带动了皖庆这边的造船业发展,也带动船运产业突飞猛进。
    这就是当初让卫东跟经委那位探讨时候提到的核心,就算这位的探索有些瑕疵,也要辨别清楚贸然打断后对相关经济发展的影响吧。
    但看来还是治理管控方的意见占了上风,这也是让卫东去年得知这个消息,毫不犹豫的就去了鹏圳、hk的最大原因。
    现在这里就跟江州一样,刚刚热火朝天起步的势头就戛然而止。
    让卫东是游刃有余的撤退,所以起码经开区的整片工厂生产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生产规模虽然没有扩大,起码住宅区依旧有条不紊的还在建设完成中。
    商州也是沿着新城地产建设和工厂生产,都在北较场开发区的管理中运转。
    只是暂停了发展势头。
    观察等待局面。
    皖庆这边就有点惨,只能怪发展规模太快太大,带动起来的局面影响也就很大。
    高速艇靠岸这片儿就萧条得有点厉害。
    吴生云指了个方向:“基本都是三千吨到五千吨的自行货轮,他们运到到沪海那边的外港再转移到万吨大船上,或者自行沿岸运输,只有一半是我们上游惯用的那种一条龙船队。”
    地方分公司经理更直接:“市里面询问我们能不能购买接手这批船舶,缓解目前局面,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协助完成该公司原有的大豆外贸订单?”
    让卫东仿佛看见的就是四年前,尤启立身陷囹圄之后,留下的那些烂摊子合同。
    他甚至还揣测过,尤启立是不是还想拿这些遍布公社大队的农产品收购合同,当成自己博弈的砝码。
    结果二话不说还是给抓了。
    最后还是在学车的让卫东和董雪莹带着运输公司把收购合同完成,到现在依旧每年都在收购柑橘,建筑沙石更是大量加倍收运。
    但眼前是大豆,更是有点打脸这种管理局面。
    让卫东慢慢拿指头敲击桌面:“甚至细想深处,会不会有人故意推着我们来打这巴掌?为什么我们这经济改革的就允许,他这就不行?会不会成为有人拿去到处喊冤的题材?”
    这就是当惯了老大,而且看透了人性之后的大局观。
    吴生云和分公司经理的表情才有点变了:“这么凶险的吗?”
    让卫东主要就是点醒自己的臂膀:“小云你做买卖是没问题的,就是容易陷入局部厮杀和被眼前收益杀红眼,考虑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就知道怎么处理了。”
    他也不是怕事:“从我们的角度看,他们为什么会被处理,有偷税漏税,外汇套利,挂靠国资单位却把利润做到私人头上,尤其最后这条,是拿民营经济在挖国资墙角啊,这是很多人受不了的关键,我们做到就是了。”
    这不就是当初他帮尤启立把柑橘、沙石生意做完的套路么。
    同样一单生意,错的不是生意,只是怎么做的人。
    吴生云马上反应过来:“收购大豆订单,依法纳税,把利润回归到国资?”
    让卫东点头:“这部分船我们不买,但可以付出部分资金租用,然后这些资金也是帮着解套环节上下游企业的生存问题,我们只是顺手帮忙,让船舶不闲置,订单完成,人员继续有工资,如果有朝一日这位老兄重出江湖,这一切企业到船舶都可以还给他。”
    分公司经理都听神了,真的只是做好事,啥都不要白帮忙吗?
    还是吴生云更熟悉老大:“就这个阶段,这些船拿来做什么那就是我们的事情了,对吧?”
    让卫东笑着嗯:“其实我建议那些大豆不要拿去做外贸,我们又不熟悉这门生意线路,运到商州我们的玉米生物工程去做饲料,也算是我们帮着消化收购农产品,但这些资金都是直接回到挂靠的部门账上,跟我们无关,充其量收了点运费。”
    吴生云已经挤眉弄眼了,这年头实际上最珍贵的是运力!
    四年前,让卫东就是在柑橘、沙石运输中,意识到了这种流通运输能力,才在春节后开启全国跑模式,没再把自己局限在商州。
    现在依旧是这样,故意不去触碰那价值几千万的船舶所有权,不在这时候陷入有些人最在乎的所有权争议,只是把涉案限制的船舶利用起来,等理清了事务甚至能把船舶和运转的公司还给对方。
    让卫东其实明白对方没做错什么,就算偷税漏税,都跟尤启立那个冰箱的活儿一样,是钻了政策空子。
    现在收紧调整政策堵住漏洞没问题,但以此倒查几年要来追缴或者立个典型,就有点那啥了。
    二十多万吨船舶运力,差不多能把吴生云的船队规模扩大十倍!
    他以前的长江货驳运力也就两三万吨。
    这下鸟枪换炮,光石材运输就能不少赚。
    更别提现在沿途各种内部货物转运。
    吴生云马上清楚让卫东的态度,故意等他们走了以后,才以东升船运的名义去跟市里面谈。
    甭管这边调查组经年累月会不会出结果,只是以商业机构的名义,来租赁这部分涉案船舶保证使用解决就业。
    而且必须是清理出这部分船舶的“债务”,没有资金问题才上路。
    于是涉及到的造船欠款、船员工资、各种油料使用耗费,全都可以在这场租赁中解决。
    最后把市里面已经库存起来的计划外十万吨大豆收购运走,至于我们卖哪里,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了。
    当然这个大豆收购价,是按照国家牌价来,让卫东不会在这里搞什么补偿款。
    一毛八一斤,这就是三千六百万!
    重点就在这边,除了国家拨款基本很难有什么民营企业能拿出这么大一笔资金来解套。
    之前肯定也是靠尤启立那样,那边收定金,这边压货款的空手套白狼形式,运出去交货收款才来结账清单。
    一旦遇见这种清查就会崩。
    所以之前提出的就是希望卖三千多万的船舶钱,先把这周边收购大豆的资金给付了。
    结果让卫东他们财大气粗又精明细致,钱可以给,船不买,大豆我们自己还能要。
    就每一步都在别人的意料之外。
    所以等让卫东他们下站停泊到鄂昌,正是吃小龙虾、看樱的时节。
    分公司经理自然晓得哪里有美味佳肴的老字号。
    大家伙儿到处吃吃逛逛买买的装了好多东西回船上。
    又到岳阳楼呆了两天吃洞庭湖的鱼,搞得那几个本来傲慢得只说英语的机械师,都开始打听来这边上班能给多少薪酬待遇了。
    再到水电站大坝前停靠,准备品尝这边的肥鱼火锅时,终于敲定大豆收购的吴生云还是跟杰哥几乎前后脚赶到这里来会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