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汉唐归矣,汉唐復矣!
    说著,王黼满脸是笑看向王稟,一语说来:“而今,许多事,世人不多知,但如张相公与王总管这般的家国栋樑,想来心中大致是知晓一二的……”
    张孝纯也问:“倒也不知王相公所言何事,可否言明?”
    王黼先是一脸痛惜,再慢慢说道:“张相公啊,你也是忠义之臣,昔日乃是天子门生,更是皇城殿內陛下亲笔点出来的进士及第,却是当真不知否?那西北的老种小种二位相公却早已心知肚明了!”
    张孝纯更是疑惑,再问:“王相公,还请明言啊!”
    王黼脸上痛惜更甚,还有一股子悲伤,也去看了看王稟:“王总管也不知?”
    王稟自是摇头……
    “唉……可见此事之难!”王黼用上演技了。
    张孝纯急得不行:“那王相公你说啊……”
    王黼点点头来,先捋了几下鬍鬚,再喝了一口茶,先嘆息:“唉……有一人吶,他麾下雄兵数万,皆是亲信悍勇效死之辈,在军中一呼百应,且还经营著京东两路与燕云之地,你们这河东之地,他也有多掌控,已然是割据一方……天子之命,他也不放在眼中了……朝廷,更是早已掌控不住他……”
    王稟是越听脸越黑,脱口就问一语:“王相公说何人?”
    王黼自是一语:“呼之欲出也!”
    就看张孝纯,满脸惊骇不已,天子使节,当面来说这话,这是什么意思?
    便也问:“王相公此言何意啊?”
    王黼立马就答:“二位说此言何意?江山社稷之危也!”
    王稟心中有怒,立马一语:“燕王殿下,国之功臣,柱石一般的人物,岂能如此相疑?”
    王黼倒是不怒:“是啊……岂能如此相疑啊,岂能就如此去说他是汉之董卓、魏之司马?只是如今,皇城內外,已然皆被苏武麾下亲信军伍把持,天子身边,更是被那武松之辈严管,朝政之事,却被程万里把持得死死,枢密院是谁?更不用说了吧?缘何我奉密旨出京来?”
    这话说完,当真把张孝纯说得当场呆愣。
    一旁王稟,已然也是语塞!
    王黼所言,岂能有一句是假?
    如今之天子,还真不能小覷,所作所为所谋,还真是高明非常。
    至少在这件事上,与人斗的事情上,谋得当真不差。
    显然,连苏武都著了道。
    今日一看,苏武是大意了,天子在那惊慌之时,非要武松守在左右,苏武当场就答应了。
    然后,自是程万里入朝拜相,苏武当时也是觉得挺好。
    接著,苏武为枢密院使,刘延庆掌管枢密院。
    这事,真说起来,真在外人看起来,那观感……
    天子岂不就是架空了?
    內外军政,岂不就是被一人把持得死死的?
    张孝纯头前只是忙碌没去多想,一心也想的是战事,此时王黼来言,一番言语,又哪里需要太多去想?
    这不就是明面上板上钉钉了吗?
    只有王稟还来说:“许一切,有不少误会吧?我看燕王殿下,实乃忠义无双之人也!”
    王黼冷冷一笑:“哼哼……史书万代,且翻一遍,除了远古之说,哪里还有什么例外之事?”
    王稟更是语塞,他感情上著实接受不了这般的话语……却一时在理智里又难以反驳……
    张孝纯只问:“那王相公此来之意是?”
    王黼图穷匕见:“我在西北已然与种家二位商议好了,他会在西北封锁那人南下回来之路,如此,只要大同这边也封锁边境城池,那苏武再想回来,便只有从女真地盘去走,往燕云而归,那自……千难万难,诸事自解!”
    “啊?”张孝纯心中翻江倒海,这是能做的事?即便他心有忠义,但这虽然好似能解决一些事情,於国何益
    有言,兄弟鬩墙,还外御其辱呢,何以还用外辱来打杀自己人?
    这不是拿家国安危来开玩笑吗?
    这是一个极为复杂且纠结麻烦之事,张孝纯心中一时乱如麻。
    却是王稟来说:“何以至此?哪怕真如王相公所言,那也不该让敌人得利,更不该將家国安危拿来玩笑,更何况还有数万精锐士卒之性命,此事万万不可如此来行,再怎么说,也当让燕王带著大军安然归来……如此,再从长计议!”
    “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內!张相公,你当拿个主意啊!”王黼有催促之意。
    张孝纯只问:“当真两位种相公已然答应了此策?”
    王黼只管点头:“我先去的西北,再来的此处,你说呢?若是西北不成,我来作甚?”
    “唉……”张孝纯是团团转,他与种家人不熟,但种家之名声名望,自是如雷贯耳,教人敬佩。
    他也疑惑,种家人怎么就会应了这件事,又看王黼之言,也看王黼模样,却也不像作假。
    这可怎么办?
    张孝纯眉头锁在一处,脚步来去不停!
    沉默许久,忽然,王稟一言:“王相公,此计,怕是不成!”
    “如何还能不成?只要两边封锁了城池归路,此计就成!”王黼就问。
    “唉……王相公想得简单了,这城池边境,那是万万封不住的……”王稟如此一语。
    “这是何道理啊?那苏武会飞啊?”王黼面色就沉,似觉得这王稟忠义有假。
    王稟认真分析:“也说两边,若是燕王率大军往西北归去,边境城池堡寨,如何挡得住他那几万如狼似虎之兵?两位种相公能有多少兵马应对?再说,燕王麾下,本也多是西北军汉,西北军汉之间,又岂能同室操戈,又岂能忍心在城头之上打杀自家亲兄弟?王相公许还不知燕王殿下在军中之威望,便是燕王大军一到,只问这边境,何人敢与他刀兵相向?那城池堡寨,不过纸糊一般!”
    说到这里,王稟看了看王黼,再道:“也说这大同,河东之兵,只问哪个军將敢上阵与燕王死战?”
    “啊?”王黼一时有些接受不能。
    王稟再道:“不信?王相公你问问张相公……若真是燕王殿下大军兵临城下,这大同守得住?”
    王黼顿时转头,就去看张孝纯。
    张孝纯一脸为难加无奈,摇著头:“是啊,王总管所言不差,不说西北,就说这大同,燕王大军一来,那城头士卒,怎么与他死战?”
    “这是为何啊?”王黼下意识问出这个问题。
    王稟与张孝纯对视一眼,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从何答起呢?
    从头答起?
    张孝纯有些不明白,这种常识,竟是王黼不懂?
    王稟却很明白,这些京城里的相公,何曾真把军汉放在眼中?
    换句话说,军汉在他们心中,那自是愚昧无知的,需要教化的,没有思想的,愚不可及粗鄙之辈。
    那么,对待军汉,那就只需要命令,严刑峻法,叫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相公来了,那自就是天上的神仙来了,这些螻蚁怎么可能还不听相公的?
    自就是相公一句话,千军万马任意去挥洒。
    也不怪王黼会有这种错觉,是大宋朝的很多经验里,相公们真做得到这一点,乃至王黼自己的经验里,在东京,相公就是高维度的生物,不是相公的人,那自真就是低维度生物。
    王稟明白这个道理,但他答不了王黼。
    张孝纯不太明白这个道理,但他还是能答王黼:“王相公,这几千里边境之军,哪一人,不把那燕王奉若神明啊?”
    王黼自也不能理解张孝纯之语,要说苏武拉拢蛊惑人心,苏武那亲信之部下,那倒也说得过去。
    怎么可能几千里边境之城池守军,皆把苏武奉若神明?
    王黼就问一语:“这河东之军,大多不曾在苏武麾下效用过吧?”
    这话不假……
    王稟只管点头……
    王黼陡是恍然大悟:“莫不……莫不你们二人自己心生惧意?”
    “王相公这是哪里话啊……我想……我想吧……两位种相公也当有与我一般的言语吧?西北那么多城池堡寨?何人敢说能与燕王死战?能把燕王大军挡在塞外?”
    张孝纯无奈非常。
    倒是王黼忽然一想,好似种师中真说过一句话来,打不过。
    当时只道是气话,难道,真打不过?连城池都守不住?
    这……
    王黼再问一语:“真挡不住?”
    张孝纯认真点头:“当真挡不住,万万不可能挡得住,再说……挡住了又如何?王相公可曾想过一事?”
    “何事?”王黼还是愣的。
    “那是数万精锐之骑啊,我大宋所有骑兵皆在一手,若是丧尽,来日用何与女真战?或是……真要去想,昔日燕云十六州何以落入契丹之手?可曾想过,若是这数万精骑,降了女真又该如何是好?”
    张孝纯,自是真懂得,他得把王黼劝住了,这种事的后果,那真是不堪设想。
    “啊?”王黼一时有些恍惚……
    本是天衣无缝之策,他想了又想,谋了又谋,怎么此时忽然之间,好似一点高明之处都没有?
    “昔日,女真数万,从燕云一路直下京畿,围困东京……还是燕王断其后路,逼迫女真仓促退兵而去。若是真如此行事,把数万人命不当回事,军心一变,那可是十万铁骑下燕云河北了……”
    张孝纯刚才那脚步也不是白踱的,很快把这件事分析了个透彻。
    只想,也不知这是哪个大傻屌想的办法!
    这种人,就该拉去杀了!
    张孝纯说完自己的一通分析,抬头就去看王黼……
    只看王黼模样,不会是眼前这个大傻屌吧?
    唉……
    若真是眼前之人,那真该杀!
    刚才还说翻遍史书,就说史书上下几千年,有发生过这种傻事吗?
    王黼一时陷入了一种迷惑,张孝纯好像也说得有道理……
    但……
    就听门外有人进来稟报:“稟告张相公、王总管,北城外,来了一队女真使节,说是请见城內主事之人。”
    “嗯?”张孝纯转头去看,这个时候,怎么会有女真使节来?
    也问:“可有问是何事啊?”
    “回相公话,倒是问了一语,说是要往东京去上表称臣……”
    “什么?”张孝纯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当真是上表称臣?”
    “嗯,是这么说的……”
    张孝纯自是大喜:“看来,燕王把女真打怕了!打服了!”
    王稟自也大喜:“如此,岂不战事鼎定了?大胜,大胜也!”
    这二人反应,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有一种思维惯性。
    大宋一直以来的思维惯性。
    大宋,不论对谁,求的就是这个上表称臣,比如党项,只要上了这个表,那一切就好说了……
    其实,也不止是大宋,歷朝歷代,中原王朝,都求这个,绝大多数时候,周边势力,做到这一点,那就能从中原王朝换来和平。
    上表称臣,那就是绝大多数对外战爭的胜利终点。
    可见,完顏希尹的书,真不白读。
    王黼本还在一种自我迷惑的情绪之中,陡然听得这话,立马起身来,就问:“使节在何处啊?”
    稟报之人自也来答:“就在北城之外。”
    张孝纯立马就说:“快去请进来!”
    王黼一时还有些犹豫,他在犹豫许多事,这么弄……那苏武自是大胜了,立功了,功勋更大了,地位更稳了?
    那……
    但张孝纯依然下令去了,王黼也阻拦不了。
    这……
    那这回,天子差事,岂不功亏一簣?
    如此机会,岂不付之东流?
    王黼皱眉不止,这可怎么办?这回去还怎么交差?
    王黼立马来说:“张相公,这敌人使节之事,万不可轻易做主,还当让我往东京快马去信,请陛下定夺!”
    “那是自然……”张孝纯连连点头,只要不干那封关阻拦苏武的傻事,怎么都行!
    也是这使节,来得真是及时,及时雨,好像“救了”此时焦头烂额的张孝纯一般……
    这要真有什么天子密旨,非要这么干,那才是要了命去。
    大同城北,自真有一队女真,百十来人,持有符节,领头的是完顏希尹。
    唯有完顏希尹才懂得这些所谓外交礼节,符节这种东西,自是自古中原之礼节……
    自也还备好了国书等物……
    巧合之事,从来不是巧合,就是因缘际会,人人在谋,都在操作,这世间之事,真说起来,哪一件不是巧合所致?
    甚至,若非王黼今日拿这般“傻事”来嚇张孝纯与王稟,这女真使节还真不一定会被张孝纯或者王稟如此轻易请到城池之內……
    女真使节自是在入城,但完顏希尹没有进来。
    进来之人,名叫韩企先,他本是辽臣,在中京大定府兵败降的金,此时任职的是金国枢密院副都承旨。
    此时金国的朝廷系统,其实是比较完备的,只是这个系统,暂时都多是虚名,以军队体系为主。
    韩企先带著国书而来,自是来探听个虚实,完顏希尹做了两手准备,先来大同,若是大同不对劲,那就赶紧往西北去。
    韩企先持著符节,自就到了王黼与张孝纯、王稟的眼前来,几番言语,递上国书,上表称臣,每年朝拜,每年纳贡,乃至天子有什么喜事丧事,也当派人祝贺或者奔丧,还要在东京常驻使节。
    这一套东西,那是真会!
    王黼先看,看得只管皱眉。
    张孝纯再看,看得大喜:“王相公,汉唐归矣,汉唐復矣!”
    王稟也是喜出望外:“大胜大胜,不世之功啊,亦如昔日封狼居胥!”
    王黼只管催促一语:“纸笔快来!此事万万不可私自做主!”
    他得赶紧往东京写信去,事情著实超出了掌控,赶紧给天子去报!
    韩企先自是来说:“从此,我大金,以大宋为宗主,世代友好不战!”
    “甚好,甚好甚好!”张孝纯连连点头,他心中之狂喜,丝毫不假,无以復加。
    这是一个忠义读书人內心里最大的喜悦,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超越这份感情。
    王黼在写信,张孝纯还忍不住去催:“王相公,当快些,王总管,你这就去备快马与人手,最好的马,最好的骑士,快快快!”
    王稟自也是激动去办,军將之心,亦然,从此万国来朝,国泰民安!
    也是终於把王黼这个傻屌要做的事给止住了。
    总不能这样了,还要不准功勋回国吧?
    那岂不天下譁然?
    赶紧去办!
    此时韩企先也意外非常,这事,当真这么顺利?
    也不断看向眼前三人模样……
    似那张孝纯与王稟,乃忠义之臣,王黼似与苏武为同党,这消息虽然只是小小细节,那也一定要回去认真与完顏希尹稟报清楚。
    还好还好,那王黼不是大同与河东之官员,这里的事,自还是张孝纯与王稟说了算。
    此事,成也!
    还不急,要等书信当真发出去,那才是真成了。
    等等……
    只待王黼书信写罢,王稟带出去,外面真起快马奔去。
    韩企先忽然一语来:“也请几位恕罪,其实我並非此番使团正使,我乃副使,正使还在城外等候,著实是小心为上,还请诸位见谅!”
    张孝纯自是一语来:“无妨无妨,那你只管再去,把那正使请来,快得紧,快马加鞭,河东一下,就入河北,路途也好走,日夜兼程,最快,许五日,六日……就可得圣旨到来,到时候,我便派人护送你们入京去!”
    韩企先躬身大拜:“三位今日之事,史书万代可载,青史留名,流芳百世啊!”
    还真別说,这话说到张孝纯的心坎上了,张孝纯点著头,捋著鬍鬚……
    “你去,你速去!”张孝纯摆手去。
    韩企先也不多等,赶紧出城去报。
    顺利非常……
    王黼自是焦头烂额,一切不似预料。
    王稟安排好诸事之后,回来了,落座去,倒是也想起来了,一语:“也当派人往北去寻燕王,与燕王也报喜一番……”
    张孝纯摆手去:“不必不必,自是燕王比咱们还早知道,女真上表称臣,岂能不先告知燕王?”
    却是这句话,王稟心中一紧,刚才只顾著欣喜了,没有细思其中……
    打仗……
    王稟立马又道:“还是派人去问问……”
    “往北难走,道路也不熟,不必多此一举吧……”张孝纯显然没想到王稟想的点上,自也是文武有別。
    王稟自也坚持:“还是问问……”
    “嗯,那你自去安排……”张孝纯也不纠结,这是小事,不重要。
    王稟连忙出门去,也要写信,赶紧派人往北出塞去,去寻苏武,按照之前军情来去,苏武当在黑车子室韦所部,或是往临潢府去了……
    王稟內心也忧,不会真是缓兵之计之类的吧?
    应当不是,许燕王此时,也正在接见女真使节呢……
    苏武此时在做什么?
    营寨四处在建,诸军慢慢聚齐,远处女真之军,自也越来越多,看节奏真要往十万人去……
    苏武也往高处去爬,登高远望,去阅读敌人诸部……
    远处女真之营寨,自也是连绵不绝之广,且营寨一直在扎,营外之沟壑坑道,也不断在挖,看起来好似有那先重防守之意……
    苏武便也皱眉,看来是上一战,把女真给打保守了,女真人这些年在战爭上,一直很是激进,如今陡然保守起来,苏武还有些不习惯……
    这进攻自是难打,如此大军面前直接攻城,也非良策……
    这仗怎么打,苏武不知盘算了多少,头绪不多,不免也是焦头烂额……
    苏武这辈子,从没有打过这么难打的仗,以往之战,再如何难,至少心中会有诸般战略构思,今日,苏武心中,连战略构思都难以明確……
    最担心的就是这种局面,壁垒森严,久战不决,真说起来,苏武反倒喜欢上头前的完顏宗翰了,激进非常,只管狂飆突进。
    远处女真营寨之中,自也在商议战事……
    诸多军將,济济一堂。
    苏武也在回营,自也要开会了,战前会议……
    苏武自也没料到女真会有那“上表称臣”之法,便是大帐满座,没有一人料到此事。
    也是这凡间之人,不可能算尽天下之事。
    女真人能如此崛起,又岂能真是那山林未开化的野人?
    女真谋略与手段从来不差,歷史上岳飞遭那般之难,便是明证……
    (兄弟们,新的一个月开始了,还是求一下月初的票,今日早一些更新,现在去医院看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