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一部电影引发的危机
    《地狱之门:巴黎》这部电影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这部电影引发了两个反应。
    首先就是虽然过去在乔的镜头中,条顿人虽然是反派,但是这种反派不是那种小丑一般的反派,就算是《希腊阴谋》这部电影中的条顿情报机构是反派,那也是帅气并强悍的反派。
    再加上从理论上来说,条顿共和国的宪法是禁止在文化方面进行审查的,所以虽然在实践过程中,电影要上映需要经过所在城市的审查委员会的审查。
    但是此时来自高卢人的压力与控制院线的犹大人一方觉得,应该让条顿人意识到他们在大战中的丑恶嘴脸,另一方觉得有钱不赚王八蛋,1922年还会有比这更加爆款的电影吗?
    于是《地狱之门:巴黎》成功在条顿上映,然后这部电影就迎来了条顿共和政府的抗议。
    虽然看似条顿共和政府的抗议并不十分要紧,毕竟此时的条顿共和政府已经在世界上别说坐小孩那桌了,基本上半截身子都已经到了锅里,实在不是什么强大势力。
    在国际上这个新成立的共和国,也基本上也处于一个不惹事还怕事的状态,虽然私下里小动作不断。
    但是在台面上,条顿共和国依旧是一个老实孩子。
    如今条顿共和政府会主动提出外交抗议的原因实在是条顿人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实在是过于愤怒了。
    本来就有不少条顿人认为自己并没有战败,是有人出卖了皇帝,出卖了国家,不信你看,在停战之前我们还打进了圣彼得堡与巴黎,谁家战败之前还能打进敌国首都的?
    而《地狱之门:巴黎》这部电影则戳到了此时条顿人最脆弱的地方,电影中展现了条顿人强悍的战斗力,让他们回顾了他们在这次大战争最光荣的时刻,条顿的军靴践踏在了巴黎的土地上。
    其战斗力的展现也让即便是大战老兵也挑不出任何毛病,在高卢在旗不少老兵在看到其中的战斗场景后,不由得潸然泪下表示,当初在战场上我们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条顿人。
    要不是我们技高一筹,那可是差点就被他们弄死啊!
    这一部分条顿人看得有多爽,在看到那名条顿上校是怎么对待那些修女,以及最后是如何疯狂的想要打开地狱之门来争取战争胜利的时候。
    条顿人破防了。
    虽然此时的条顿早已经成为了一个世俗国家,宗教不再像是当年那样,能够成为条顿人再奋斗一次的理由。
    但是对于条顿来说,宗教的存在也是很重要的。
    对于这种说他们想要打开地狱之门来获得胜利的污蔑,条顿人出离愤怒了。
    特么的,我们虽然签订了停战条约,但是这不代表你们就能够为所欲为,胡乱编排我们了,你们这是污蔑!是往伟大的条顿民族身上泼脏水!
    实际上不止是条顿共和国,就连此时已经眉毛以下截肢,成功瘦身的哈布斯堡,作为德意志民族的一部分也发起了抗议。
    在政府抗议之余,在民间与街头的抗议活动,也是一浪接着一浪,甚至在慕尼黑这个左右互搏的热土,某位留着胡子的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党魁,对于这部电影也做出了重要指示。
    “任何电影院敢于播放这部侮辱条顿民族的电影,那么社会主义工人党就将会焚毁那间电影院!”
    在条顿人气得想要和乔爆了的同时,高卢人对于这部电影只有一个看法。
    “艺术!”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电影最伟大的艺术!
    即便是那些喜欢拍一些莫名其妙正常人根本看不懂电影的导演,对于这部电影也是盛情赞誉,尤其是修女的部分。
    这些导演表示拍的实在是太特么艺术了!
    我们过去从不知道,原来修女服也能够拍出这种充满了艺术的效果,再加上院长穿着高跟鞋,单手撸霰弹枪,你就是让她下一枪把我脑子轰碎了我也愿意啊!
    甚至在电影上映之后,巴黎街头的那些绘画艺术家们,画女主角与院长拿着武器的肖像画,几乎卖到脱销,连带着那些过去从不去教堂的人,也在打听周围有没有那种全是修女的修道院,自己想要去赞美一下上帝。
    除了高卢人下议院的虾头发言之外,高卢人的上议院也对这部电影十分欣赏。
    看看!看看!什么叫做旧大陆第一的陆军!什么叫做旧世界的脊梁!我们保卫的不止是我们的国家,我们保卫的是整个文明世界!我们就是文明的守护者!我们高卢人就是行!
    连续七天,高卢几乎所有报纸的第一版,都充满了对于这部电影的赞誉署名还都是一些大家都很熟悉的人物。
    作为一个共和政府,在这部电影的热潮之下不少议员也开始蹭热度,什么背电影台词到处乱用只是入门,在报纸上写影评也不过是基操。
    真正的狠人甚至喊出了“这是每一个高卢人都应该看的电影,不看不是高卢人!”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高卢人与条顿人之间的矛盾也已经再次摆在了明面上。
    当然,就算是民间有点矛盾,这也不过是小事。
    毕竟在那场毁天灭地的大战之后,双方互相看不顺眼也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情。
    但是这部电影却给了条顿共和政府一个完美的借口。
    就像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那样,在大战之后,完全是借钱维持战争的条顿政府,已经事实上处于破产状态。
    导致如果高卢和布尼塔尼亚想要从条顿身上拿到战争赔偿,那么他们就要先向条顿提供经济援助,让条顿人的工业系统能够重新运转起来。
    对于这种能够让条顿人再次强大起来的提议,高卢人自然不会同意。
    开什么玩笑,我现在北方被打烂了,工业还在恢复,现在让条顿人的工业先恢复,如果他们想要做什么,那我们岂不是很被动?
    不行!绝对不能让条顿再次强大。
    由于高卢人强力否决了这种提议,所以条顿现在的经济很差。
    已经多次多次拖欠或部分支付,尤其是煤炭交付。
    到1922年,条顿已累计拖欠约34次煤炭交付,现金支付也严重不足。
    庞大的赔款数额,以及糟糕的经济,让条顿共和政府完全喘不上气。
    从去年开始,条顿政府就多次请求暂停支付,以恢复经济,但被拒绝。
    于是在1921年8月,条顿中央银行开始大量印钞以购买硬通货支付赔款,这种行为造成的通胀,则进一步让原本就糟糕的经济,又进入了通胀的死亡螺旋。
    终于在《地狱之门:巴黎》上映时,严重的通胀导致条顿经济已经近乎完全崩溃,而此时条顿还需要交付约7000万金马克的现金和煤炭。
    所以条顿政府开始寻思,既然这钱已经交不上了,现在乔又拍了这么一部电影。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用这个当做借口,暂停这次支付,至少让大家体面一些,然后谈一谈延期支付和暂停支付的事情,来恢复经济呢?
    于是条顿政府就真的这么做了。
    对于条顿政府的举动,高卢人并没有第一时间在外交上做出回应。
    因为此时被电影所煽动起来的民族情绪,让高卢政府只能采用强力措施,毕竟现在谁要是软弱表示我们来谈一谈,那么等待着那个政治人物的基本上就是政治死亡。
    所以在最初的平静之后,条顿人等来了高卢人的回应。
    十万高卢陆军开进了莱茵兰地区,并控制了这里。
    你不是说给不了吗?
    那我就自己来拿了!
    高卢的这种行为几乎立刻就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对于高卢人的行为,在莱茵兰地区的条顿人第一时间就宣布进行总罢工。
    想要煤,想要工业品,东西都在这里了,你们自己去挖吧!
    同时像是那位留着小胡子的男人,则在报纸上猛烈批判政府软弱,有人里通外国的同时。
    表示条顿的领土与尊严绝对不容侵犯,他将会带着一切愿意追随他的人去莱茵兰,将高卢人从莱茵兰驱逐出去!
    由于此时条顿的政治势力众多,所以也没人在乎这个小人物所说的话,都在等待布尼塔尼亚的反应。
    旧大陆上出现如此严重的事件,按照常理来说布尼塔尼亚应该要做出一点反应,尤其是这件事的导火索,拍了那部倒霉电影的乔,现在也应该有一点反应。
    无论做出什么反应,至少也应该做出一点反应。
    但是现在的布尼塔尼亚与乔并没有精力搭理莱茵兰的事情。
    因为在新大陆的华盛顿发生了一点小事。
    就像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那样,在那场毁天灭地的大战之后,几乎所有的大战幸存者,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就算是旗,现在的经济在离开了大战的订单之后,都不算是太好。
    在这种情况下,包括旗,布尼塔尼亚,升阳还在进行激烈的海军竞赛。
    这种感冒还没好,就去跑马拉松的行为,显然是持续性的不可持续。
    所以在乔访问旗之前,旗人就已经组了一个局,叫来了世界上有数的五个海军强国与大国在华盛顿进行军控谈判。
    大家都不要在海军军备上猛猛烧钱了,大家现在冻结舰队规模与战舰吨位,都休息一下搞搞经济好不好啊。
    对于这种提议,大家自然都是同意的,就现在这么一个地主家都没余粮,大家也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矛盾的状态能够休息一下也挺好。
    于是军控会议进行的非常顺利,直到会议进行到最后阶段,大家都觉得差不多可以签字的时候,升阳人跳了出来表示。
    我们在原则上是同意进行军控的,我们也是远东稳定的重要力量,但是现在有一支武装力量严重威胁远东甚至是全世界的稳定,没错我说的就是那些防务承包公司。
    这些游离于国家之外的防务承包公司,有着强大的武力,却不受国家规则的束缚,我们绝对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再这么继续持续下去。
    所以升阳愿意在条约上签字,接受这份条约,但是如果这份条约中不加入对于这些名为防务承包公司的佣兵集团的限制,那么升阳绝对不会在这份条约上签字。
    对于突然跳出提议限制防务承包公司的升阳人,所有参会国家都傻了。
    虽然升阳人字字不提瓦格纳,但是升阳却句句不离瓦格纳。
    对于这种将防务承包公司与海军军控协议绑定的做法,布尼塔尼亚自然进行了强烈抗议,表示升阳人的行为极其不专业。
    如果要谈防务承包商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另外组一个局,而不是捆绑着海军军控协议里一起谈。
    虽然布尼塔尼亚人对此提出了严正抗议,但是会议中的其他国家,却没有对于升阳人的提议有太多的意见。
    即便参会的高卢人与旗人都有自己的防务公司,但是和瓦格纳一比,这两个公司基本上就和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所以如果要对防务承包公司进行限制,虽然自己也会受到限制,但是这肯定会先极大的削弱瓦格纳。
    这样大家就都会回到同一个起跑线上。
    在这件事捅到伦敦之后,伦敦虽然同样在对升阳的提议进行抗议,但是在背地里,有些人却不是特别反对升阳人的提议。
    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瓦格纳实在是太大了。
    大到了一种令人恐惧的地步。
    虽然瓦格纳到现在都表现的忠心耿耿,并且是帝国对外干涉的重要力量。
    能够一口气给帝国搞几百吨的黄金回来,这雪中送炭的行为,缓解了不少帝国的经济压力。
    但是瓦格纳的雅典行动,也让伦敦的老爷们注意到了瓦格纳的不可控性。
    他们昨天能够在老乔的命令下,登陆雅典尝试颠覆希腊政府,明天会不会在老乔的命令下,登陆伦敦来一次向伦敦进军呢?
    别说这种事情没可能,在意呆利那个光头男人,就带着他的党徒,靠着向罗马进军而夺取了权力。
    与那个光头,还有他的党徒相比,瓦格纳的战斗力那可强大的太多了。
    所有人都认为,如果当时罗马政府,向瓦格纳发出合同,瓦格纳肯定能够将那个光头挡在前往罗马的道路上。
    甚至不需要派出太多部队,可能只需要一个营就能够完成任务。
    所以瓦格纳是帝国重要的力量,但是或许现在就是开始限制瓦格纳最好的机会,如果再让瓦格纳这么发展下去,那么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那可真的没人知道了。
    即便现在伦敦已经剥夺了乔自行发动军事行动的权力,但是这依然不能让伦敦的老爷们放心。
    只是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来对瓦格纳进行限制。
    毕竟无论是乔,还是瓦格纳在布尼塔尼亚的声望都近乎是民族英雄的级别,在没有一个合适借口的情况下,对瓦格纳动手,无异于一种政治自杀。
    光是民众的吐沫星子就足以淹没那个人。
    而现在升阳人,则给伦敦的老爷们送来了一个完美的借口。
    至于削弱瓦格纳会不会刺激乔……
    嗨,老乔这个人脾气好,著名公忠体国的老好人,他最多也就是气一段时间,为了帝国他应该会理解的。
    而且就现在的世界局势,几乎不存在战争风险,所以就算是乔,也要顾全大局!
    在伦敦的老爷们在究竟要不要限制瓦格纳,还在进行内部磋商的同时。
    升阳人则是在尽全力推动,将限制防务承包公司写入军控条款中。
    本来对于这种限制海军规模的条约,别说是签了,光是想一想就会被海军的舰队派认为是背叛国家的国贼,应该天诛。
    这个条约又不签不行,虽然自称帝国,现在也能坐小孩那一桌。
    但是海军这种烧钱玩意,真不是穷国能够玩得起的。
    别说造船要钱了,训练船员和舰队养护方面画的钱就更是海了去了。
    所以如果继续这么进行造舰竞赛,布尼塔尼亚与旗怎么样,升阳政府不知道,但是自己是肯定扛不住的。
    为了让政府不至于破产,所以必须要限制舰队规模。
    如果敌人也能够一起限制规模,这种好事只要智商超过脚脖子的人都不拒绝。
    可是为了防止自己成为国贼被天诛,文官政府中还是有一个聪明人提出了一个让海军绝对无法拒绝的条件。
    那就是瓦格纳在远东的行动,严重侵害了帝国的利益。
    所以如果我们将削弱与限制瓦格纳,和军控协议绑在一起,一起谈,这样能够削弱帝国的敌人,给瓦格纳找麻烦的提议,海军他就没有理由拒绝,他拒绝,他就是倾向瓦格纳,就是国贼!
    一方内部都没有下定决心,另一方则完全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再加上其中暗暗使绊子的其他与会人员。
    最终到乔知道,瓦格纳集团即将遭到限制的时候,华盛顿的谈判都快要结束了。
    对于这种限制海军军备,结果最后板子落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乔完全没有一点点防备。
    在发现了这件事后,乔立刻去找了自己的朋友,希望再争取一下,让政府在谈判中精神点,别丢份!
    无论如何,就现在温斯顿透露给乔的消息来看,如果真的签了这份协议,那瓦格纳可谓是遭受史诗级削弱。
    但是无论乔找到什么关系,哪怕是关系找到了宫里,乔治陛下也表示,他们都已经尽力了,最多只能让条件变得宽松一点,瓦格纳不遭受限制是不可能了。
    最终在主要国家的海军规模,遭到限制海军觉得自己仿佛是进入了一个悠长假日的时候,乔也觉得自己遭受了一次无耻的背叛。
    特么的,当初大战结束我就想摸鱼,是你们求着我来干着一切!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国家,最终我就得到这种结果?!
    由于升阳人的推动,像是瓦格纳这种防务承包集团的规模遭受了严格的限制,同时对于人均拥有的重装备也遭到了更加严格的限制。
    基本上像是瓦格纳集团现在这样,不仅有战斗部队,同时在北约还有大量文职人员的情况肯定不能继续。
    那些文职人员必须被从瓦格纳中削离出去,重新成立新的公司。
    随后瓦格纳的规模与编制也遭到了限制。
    这几年在乔的主持下,瓦格纳的规模始终在不断扩大,现在基本也已经到了接近两个师又一个旅的规模。
    同时由于乔坚定的走重装备路线,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如果现在升阳帝国陆军和乔打一仗,谁赢谁输还真不好说。
    但是在军控协议中,防务公司的规模必须要严格限制在一万五千人以内,基本上也就是一个师的规模。
    同时由于对于重装备的限制,剩余的瓦格纳也不能再编组成现在这种重装甲部队。
    这种限制让乔异常不满,怒斥去谈判的布尼塔尼亚代表背叛了布尼塔尼亚是在针对自己。
    对于瓦格纳的限制,将会是整个20世纪布尼塔尼亚做出的最错误的判断!
    面对乔的咆哮,背锅的外交部本来是不想也不敢还口的,但是由于乔骂的实在是太脏,所以在外交部还嘴,内阁帮腔之后。
    这场官司甚至一路打到了乔治陛下面前。
    然而即便官司一路打到了乔治陛下面前,乔治陛下也站出来安抚乔,但是此时条约都已经签了,乔此时的感觉就好像是自己又特么回到了1915年被塞进新兵训练营的时候。
    一怒之下乔直接辞去了陆军装甲总监与翡翠岛总督的职务,如果不是乔治陛下与温斯顿还有乔的其他朋友都站出来苦劝乔,表示这真不是我们针对你,是国际形式就是这样。
    帝国现在经济不好,必须要控制军费开支。
    我们知道你委屈了,要不爵位再给你提一提,封地给你放到威尔士去?
    对于这种补偿,暴怒中的乔并没有说话,要不是北约这个摊子还支棱着,北约三国和自己的关系都挺不错,乔都差点想要直接解散瓦格纳,自己跑去旗当一个大地主拉倒。
    虽然没有直接跑路去旗,但是乔也直接带着家人跑路去了天堂岛。
    乔原本正在申请桑切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弟弟罗恩,也撤回了申请转而向大洋彼岸的麻省理工学院递去了申请。
    同时瓦格纳在布尼塔尼亚本土的训练设施,也遭到了光速关停,部队要么就地解散,要么开始向海外部署。
    面对这种近乎是开始自我流放举动的乔,布尼塔尼亚高层也麻了。
    怎么过去的老好人乔,这次居然反应的这么激烈?
    在乔离开布尼塔尼亚本土时,据说乔治陛下曾经亲自前往码头,想要劝乔留下来,结果乔居然连皇帝陛下的面子都不给,并没有登上乔治陛下搭乘的那辆胜利之车,而是头也不回的上了船。
    在这场政治风暴中,原本如日中天的乔没有再做什么而是直接退出了政坛。
    如果不是陆军部死皮赖脸的不接受乔的退伍申请,表示你敢再递交退役申请,我们就晋升你为中将,乔几乎要直接从布尼塔尼亚军界中也直接跑路。
    乔这种激烈的表态,自然也在布尼塔尼亚政界引发了一场剧烈的地震。
    如果是其他人这么一套丝滑跑路,那么其他人肯定会立刻表示“谢谢啊,布尼塔尼亚不缺人,你不做有的是人做!”
    但是乔和其他人是不同的。
    在这场风波发生时,在最初的震惊之后,几乎是所有主要国家都向乔发来了邀请。
    无论是旗还是高卢,甚至是露西亚军政府都向乔发来了邀请,表示您要是愿意来我们这,一枚元帅权杖是怎么都跑不了的。
    您要是不想再带部队,那么搞点军事研究,教教学生也行,实在不行,您哪怕只是来度个假呢?
    在所有国家中,唯一没有给乔发来邀请的是条顿。
    不给乔发来邀请的原因,除了过去与乔有一点小摩擦与小冲突之外,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此时正忙着和高卢就莱茵兰问题吵架的同时,庆祝乔这么一朵笼罩在条顿民族头顶的乌云终于散去。
    其他国家都知道了这件事,布尼塔尼亚人自然也知道,大战的英雄与胜利象征的老乔辞职跑路了,无所不能的瓦格纳现在遭受限制,关停了本土训练设施并且开始解散了。
    这特么都叫什么事?!
    特么的上面的虫豸都在搞什么!?
    于是不出意外的,大量的抗议再次出现在整个布尼塔尼亚,甚至被乔平定的翡翠岛,也在确认了乔居然真的辞职跑路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抗议。
    这场强烈的抗议,直接导致了布尼塔尼亚从大战时期一直坚持到现在,那个撑过了大战以及战后经济危机的政府倒台。
    在乔离开布尼塔尼亚一周后,代表布尼塔尼亚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的布尼塔尼亚首相黯然辞职下台。
    随着政府倒台,布尼塔尼亚也没有精力再去干预高卢与条顿之间的小矛盾,转而开始准备筹备大选。
    而此时,作为乔的弟弟,以及布尼塔尼亚最棒党的党魁,詹姆在发现自家老哥居然有如此影响力之后。
    詹姆觉得值此国家危难之际,自己很有必要站出来重整一下河山。
    虽然像是首相什么的,自己可能有点太年轻了,不太合适,但是弄一个部长当当应该不是问题吧?
    毕竟布尼塔尼亚也没有在校学生不能参与竞选的规矩。
    在进行了严肃的分析之后,詹姆觉得虽然自己的哥哥在老家约克很有人望。
    但是翡翠岛的人,是真的爱老乔,所以自己应该去翡翠岛参加选举。
    翡翠岛!爷这就来了!
    ——————————
    《华盛顿海军条约》不仅限制了间战期海军舰队的规模与舰艇规格,同时作为补充条款的《防务公司协定》则深刻的改变了间战期的政治格局。
    从政治上来说,对于瓦格纳的限制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乔在发动了雅典行动之后,任何一个成熟的国家都会做出相同的决定。
    但是从军事上来说,在间战期乔退出布尼塔尼亚军队,对于布尼塔尼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就像是乔在议会上说的那样‘对于瓦格纳的限制,将会是整个20世纪布尼塔尼亚做出的最错误的判断!’
    ——————《20世纪战争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