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詹姆:一切发生的太快,我还没有反应过来
    老乔的自我流放不仅导致了布尼塔尼亚这届政府的提前下台,以及近乎全国性的抗议。
    同时也引起了一些小小的麻烦,首先是原本平静的翡翠岛局势,现在再次起了波澜。
    原本在乔用武力肃清独立派同时强行将地分给农民的政策下,翡翠岛虽然还因为一些独立派的死剩种会时不时跳出来搞点小破坏,但是总体上来说翡翠岛的局势非常稳定。
    毕竟在老乔的政策下,大家别说是吃得饱饭了,在极大的减轻农民负担之后,这些原本最底层的雇农们都吃得起肉了。
    除了在经济上放松之外,在文化与政治上,老乔也是采用了不管就是管的政策。
    文化作品只要不明着造反,你爱说啥说啥,老乔不在乎,至于政治……
    老乔对于翡翠岛政治在独立风波平息之后,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在风波平息后的第一次选举中,派出了部队去监督选举与计票防止舞弊。
    至于翡翠岛究竟是选出了哪些人,这些人又做了什么乔也是毫不在乎,反正只要翡翠岛人吃的起饭,日子相对过去有提高,一屁股事的老乔基本上就是一个无情的签字机器。
    而这种近乎是放纵的模式,也让翡翠岛人觉得,其实自己对于独立并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毕竟现在除了自己还拿布尼塔尼亚护照之外,其余事情基本上和真的独立没有区别。
    除了所有法案与行政文件,都要老乔这个总督签字才能生效,但是只要事情不是太过分,老乔基本上什么事情都会批。
    在这种近乎高度自治的环境下,老乔唯一打回去让议会重新审议的提案是1920年翡翠岛庆祝帕特里克节的议案。
    乔觉得议会设计的庆祝方案太保守了,这种近乎是矮人开会,全员喝醉的庆典,怎么能够这么小气呢?
    首先先把宣传做好,不仅要让旗那边通过移民知道,我们这里要搞大型庆典,旧大陆怎么能够放过呢?
    让他们都知道这里要搞大型庆典,这不就有闲逼过来凑热闹,衣食住行这不是都要钱的,这经济收入不就又增加了?
    以后别光想着种地,环境这么好,旅游收入也是很重要的!
    去,想办法挤出一笔钱来,搞酒水补贴,至少让啤酒价格在庆典这天比酒便宜,去把所有能够请到的乐队都请来,搞免费表演,让所有人high起来!
    然后这个老乔唯一打回去让议会重新审议的议案,就让当年翡翠岛的旅游收入翻了好几翻,不仅完全覆盖掉了议会挤出来的酒水补贴,还让几乎所有人都爽到了。
    在圣帕特里克节的第二天,几乎所有从宿醉中苏醒的翡翠岛人,都表示自己下次绝对不喝这么多了,但是今天怎么都还要再喝一杯,用来庆祝老乔的酒水补贴。
    有了这个先例之后在1921年与1922年的圣帕特里克节的庆祝规模也一次比一次大,甚至由于翡翠岛议会满世界的捞乐队过来表演。
    一些乐队觉得翡翠岛这个地方还真的挺不错,于是干脆留在了翡翠岛,并且由于圣帕特里克节那种无拘无束的狂欢气氛,让这些乐队开始琢磨一种全新的,有别于现有音乐,更加吵闹但是更加适合聚会与狂欢场合的音乐模式。
    比如吉他和鼓这种节奏感极强的东西就很不错,同时钢琴也要弹的再快一点,不能像是过去那样舒缓。
    在这些乐队在圣帕特里克节的氛围中点亮了灵感开始搞音乐的同时,靠着圣帕特里克节,翡翠岛也算是打出了自己的旅游厂牌。
    从过去谁听了都摇头的土豆基地,变成了一个山清水秀人热情的狂欢之地。
    老乔的天堂岛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太过刺激,但是这翡翠岛就刚刚好。
    于是在原本的农业之外,旅游业也开始成为翡翠岛的重要产业。
    然后就在这种,翡翠岛人喝多了之后,固定环节里必然会有人举杯提议“祝老乔长寿!”的环境下。
    老乔宣布辞职跑路,同时还关闭了在翡翠岛上瓦格纳的训练设施时,翡翠岛人的第一个反应是不信。
    毕竟这些年关于老乔的谣言就没停过,先是说老乔死了,然后又说老乔和一个高卢技术工作者有一腿了。
    这种谣言谁信谁傻,老乔是什么人?
    布尼塔尼亚第一恶汉,旧大陆最危险的男人,就这种床都得有十米宽才睡得下的硬汉,会突然宣布辞职跑路?
    现在的记者也真是没有一点节操,看不得人好。
    但是很快,随着《华盛顿海军条约》的公布,以及更多瓦格纳关于伦敦的消息被挖出来。
    翡翠岛人的心态也很快就从“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变成了“伦敦!我x你x!”
    尤其是当那些瓦格纳的训练设施真的开始关闭,一些被遣散的瓦格纳成员,与调往其他地方的瓦格纳部队出现在码头。
    同时总督府中的佣人与雇员们,也透露出乔派了他的卫队来打包行李,乔是真的要离开之后。
    翡翠岛人是真的开始慌了。
    由于过去几百年来的经验,翡翠岛人普遍对于布尼塔尼亚政府的态度就是,信,但是不完全信。
    就好像是国王说要发救济,这种话大家普遍是不信的。
    但是如果国王说,国事艰难,暂时得加税,那这种事情,大家是信的不能再信了。
    而现在可以说是几百年来,翡翠岛上的普通人们过的最爽的一段时光,不仅有了自己的土地,还能够靠外来游客补充收入,能听免费的乐队表演,甚至生帕特里克节,还有能够让啤酒比水还便宜的酒水补贴。
    要不是乔还活着,还年轻,翡翠岛人都想要把乔抬到教堂里封圣。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老乔不仅跑路了,还跑路的如此决绝。
    以至于很多翡翠岛人都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老乔这种人都不愿意呆在布尼塔尼亚,而选择了跑路。
    布尼塔尼亚连老乔这种人都容不下,逼迫老乔跑路,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稍微再奋斗一下?
    万一之后布尼塔尼亚来的总督,不打算搞老乔这一套,而是打算恢复过去的旧政策,那我们这还活个鸡毛啊!
    于是一时间,原本已经几乎销声匿迹的独立份子,再次死灰复燃,重新出现在了街头,开始宣布“选我吧!选我我带翡翠岛独立!”
    刚开始的时候,这些独立份子还弄出了很大的声势,一副要弄出全岛大起义的架势。
    但是很快,这些独立份子就发现“唉?不对,有问题,怎么没人来听我演讲了?”
    没人听他们街头演讲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此时老乔的弟弟,早就想当议员的布尼塔尼亚最棒党党魁,现年十九岁甚至不能合法喝酒的詹姆·哈里森站了出来表示。
    “某虽不才,但是姓哈里森,多少也算是从虎哥那里学会了一些什么,同时在翡翠岛的生活也深深的影响了我,虽然现在大学还没有毕业,但是我愿意带领布尼塔尼亚最棒党,为翡翠岛的福祉而奋斗,为了维护哈里森体系,请投我一票!”
    当然,如果只是单纯的街头演讲,是肯定不能在短时间之内起到太好的效果。
    但是詹姆并不是普通人,作为哈里森家族的一员,此时整个世界上最大的新闻广播公司bbc可是哈里森家族的产业。
    虽然詹姆既没有控制权,也没有继承权,但是靠着哈里森这个姓氏,在老乔暴怒开摆的当下,bbc中也没有人敢拒绝詹姆希望电台能够给他提供一点小帮助。
    比如给他安排二十分钟的谈话节目什么的。
    作为有史以来第一次广播拉票演讲,作为剑桥大学学生,同时过去有着丰富街头经验,在高中时期就寻思自己要组党当议员的詹姆,虽然在节目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些紧张。
    但是很快詹姆就越讲越顺畅,越讲越激动,以至于在演讲的最后阶段甚至都稍微有一点点破音。
    对于一个专业的演讲来说,这肯定是不太合适的,但是对于翡翠岛人来说,这种百分百真感情,不掺杂一点技巧的演讲。
    他们做出的也只有一个选择,动员所有自己能动员的人,就算是抬也把詹姆给抬进议会送到伦敦去!
    老乔虽然走了,但是他的弟弟还在!以后我们就听詹姆的了!
    甚至如果不是当初乔在设计联合农业公司体系的时候,为了防止有政客想要偷鸡耍滑,混到联合农业公司的体系中,而设计了年功序列这种逐级选举的体系。
    翡翠岛人甚至都想要让詹姆去当联合农业公司的总经理。
    在随后的大选中,虽然詹姆带领的布尼塔尼亚最棒党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些不太正经,包括詹姆在内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有在翡翠岛生活的经验或者是出生在这里的小党横扫了这次翡翠岛的选举。
    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得票率,让布尼塔尼亚最棒党成为了翡翠岛的第一大党的同时,这些翡翠岛的淳朴老乡们,也真的用选票将詹姆给抬进了伦敦的下议院。
    面对这种局面,没有想过自己居然会赢的这么狠的詹姆也麻了。
    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得票率啊!地区第一大党啊!
    虽然上面还有一个总督,但是光是翡翠岛的选区,就让布尼塔尼亚最棒党获得了下议院中代表翡翠岛的100个议席,这就占了下议院的15%的份额。
    同时由于bbc的超常发挥,以及乔辞职消息的震撼,即便詹姆在布尼塔尼亚的其他选区并没有怎么拉票,布尼塔尼亚最棒党在其他选区也获得了不少选票。
    加起来一共获得了22%的席位,这已经成为了国会中的第三大党。
    仅次于保守党与和他们同样年轻,但是关注工人权益的工党。
    詹姆想过自己会赢,但是没想到自己会赢的这么大,前一天他还是一个学生,现在他就要开始在议会中决定布尼塔尼亚未来的发展了。
    这让原本只是想试试水的詹姆麻的不行,于是连夜给乔发去了电报,想问问自己的老哥,现在自己这个情况应该怎么办啊!
    而此刻比詹姆还麻的则是布尼塔尼亚的其他党派。
    由于最棒党的崛起分走了不少席位,这就导致在这次战后的第一次大选中,布尼塔尼里没有一个党派在下议院中的席位超过350席,成为绝对多数从而组建多数政府。
    这就意味着本次大选中,得票最多的保守党要么成立不太稳定的少数政府,要么与其他党派合作成立联合政府,就像是战前自由党与保守党的合作一样。
    但是无论保守党怎么做,他们都要考虑到现在崛起的布尼塔尼亚最棒党,会在议会中做什么。
    像是詹姆这种完全的政治素人究竟会做什么,没有人知道答案。
    而最棒党的崛起,也让布尼塔尼亚的这些政治动物们,对于乔的看法也出现了分化。
    有些人觉得,他们对瓦格纳动手不是早了,而是太晚了。
    如果再晚一点动手,一个家族既能够控制精锐的军事力量,还在议会中有影响力。
    这是什么啊朋友们,这是护国公2.0啊!
    还有些人觉得,最棒党能够崛起,完全就是因为民众对于乔的同情,这种同情移情到了詹姆身上所导致的。
    如果不整这出事情,最棒党根本不可能像是这样崛起。
    而且乔离开之后,陆军未来的发展规划谁来弄,帝国的坦克设计谁来把关?
    我们又怎么像是过去那样,方便轻松的干涉世界局势?
    首相糊涂啊!
    不过此时已经开摆的乔,根本不在乎这些,伦敦的政治氛围,对于已经跑路天堂岛当岛主的乔来说,重要性还赶不上午后的天气。
    原本乔一直不是在努力就是在拼命,就是为了自己能够过上好的生活。
    之后一路搞事,也完全是因为惯性。
    现在突然停下来之后,来到了天堂岛上,乔给自己留下的私人海滩旁的别墅后。
    乔就觉得自己早特么该开摆了。
    这栋三层楼高的私人别墅位于这片被群山与树林环绕的沙滩旁。
    从山上下来步行五分钟,就能够享受到整个爱琴海最好的沙滩。
    同时由于乔不差钱,这间私人别墅也极尽奢华。
    既然是位于爱琴海,这栋别墅也完全是参考古罗马的建筑风格设计,像是什么古老的罗马雕像,大理石浴缸之类的东西一应俱全。
    甚至就连现在已经不怎么需要承担作战任务的卫队,也换上非常古罗马人风格的衣物。
    当阳光正好的时候,海滩上总会变得白的。
    而乔也能够端着冷饮,穿着大裤衩,坐在沙滩中的躺椅上,或者是别墅的阳台中舒服的晒太阳。
    过着就连吃水果都不用自己动手的悠闲生活。
    此间乐,不思布尼塔尼亚。
    要不是还有一些生意要运作,以及乔现在还是北约的总司令,乔觉得自己可以在这处海滩呆到天荒地老。
    在休息的这段时间,乔也在反思自己。
    自己该做的,能做的都做到了最好,为什么事情还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在反思之后,乔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
    是布尼塔尼亚原本就是一群王八蛋,现在就更是王八蛋上迭罗汉,是王八蛋中的王八蛋。
    所以基于这个顿悟,乔觉得北约的军事防御计划,必须要做出大改。
    过去在乔的北约防御计划中,北约的部队最多只需要在瓦格纳的帮助下,在人革联或者是波兰德的攻击下坚持一周,然后自有布尼塔尼亚天兵下场,把这些家伙给创的稀烂。
    但是现在,乔发现布尼塔尼亚是绝对指望不上的。
    在现在这种大优势的情况下,他们都能够靠出卖瓦格纳来维持海军的相对优势。
    如果有一天,旧大陆局势真的发生了变化,那么布尼塔尼亚的这群虫豸们,会不会,敢不敢在第一时间派出部队这都是一个问题。
    所以过去那种靠着总动员,将北约体系中的部队,打造成在少量精锐装甲部队支援下有着大量普通部队填线的模式肯定是走不通了。
    尤其是,在自己离开之后,乔非常怀疑布尼塔尼亚究竟能不能搞出合适的坦克。
    虽然自己之前就交过了mcs也就是现代作战体系的陆军改革计划,但是那个计划最后缩水成了三十吨级中型坦克计划。
    现在自己人都走了,他们会怎么弄这份装甲计划实在是不好说。
    所以既然不能靠完全可靠的装甲力量,那就只能指望步兵与轻装甲部队了。
    乔的计划是,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开始对北约体系内的部队进行一轮大规模军改,将北约的部队打造成黄蜂般的部队,小巧,灵活,就算不致命,也会让对方在剧痛中后悔。
    至于瓦格纳,乔当然也准备开始进行改组。
    在受到限制之后,过去那种大规模装甲突击的场面自然是不可能再发生了。
    考虑到未来可能不会有下一代坦克作为猎犬坦克的替换,所以瓦格纳也必须进行转型。
    从大规模装甲突击,向小规模突击渗透方向进行转变。
    剥离掉像是坦克与重型火炮在内的不良资产,这些玩意无论是使用还是保养都贵的要死。
    既然现在没有用处了,那么就直接给钱就卖。
    而且将瓦格纳转变为高机动的轻步兵部队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仅维护费便宜,以后如果还有任务那么接活的反应速度也快。
    同时精锐轻步兵,拍起电影来也好看。
    毕竟坦克什么的,大家也就看个热闹,还是步兵突击看起来有意思。
    并且乔大部分的相关产业也能够生产相关的装备,算是能够让肉烂在锅里。
    不过在那之前,乔准备先拍电影。
    由于荷里活制片厂现在就差跪下来叫爹,摄制组刚回美国就又被一脚踹回了旧大陆。
    结果现在又跟着老乔跑到了天堂岛。
    虽然天堂岛上的生活条件很好,赚了大钱的荷里活制片厂甚至在天堂岛上给摄制组包下了一栋酒店。
    属于是在票房分成外,使劲往乔的口袋里塞钱。
    而这钱还塞的乔没有什么话好说。
    就算是乔现在都还在生气,但是对于一天三封电报问自己‘吃了吗?今天过得如何?电影剧本有想法了吗?我们不急就是问问,如果有想法我们马上就开始向摄制组的账户上打钱,多少钱都行!’的制片厂,乔也实在是气不起来。
    于是在爱琴海清凉的海风吹拂之下,看着白的海滩,在愤怒中逐渐变态的乔,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剧本。
    既然大家都这么喜欢《地狱之门:巴黎》,那么有没有想过,这个地狱之门是怎么来的呢?
    那自然是当年黑王子的功勋,之后被贞德给关闭了,在1429年那次失败的攻城战中,贞德虽然没有能够解放巴黎,但是贞德的朋友一名修女却成功关闭了地狱之门。
    在用半天时间写好这份剧本大纲之后,乔对这份剧本非常满意正准备要开始细化大纲的时候。
    被乔叫来帮忙敲打字机与进行校对的凯瑟琳看到了这份剧本大纲。
    然后这么多年来几乎没有和乔吵过架的凯瑟琳与乔爆发了剧烈的争吵,最后这场争吵在凯瑟琳的孩子也就是老乔的次子,同样是在美国出生的莱昂的哭声中得以平息。
    这个剧本也被凯瑟琳塞进了箱底,要求乔重新再想一个剧本。
    考虑到这个剧本就连凯瑟琳都觉得有点太过分了,那么乔也就只能先退一步。
    看看能不能拍点相关的衍生电影,先对付一下的同时,也能够恶心一下伦敦的老爷们。
    不恶心一下伦敦的老爷们,乔觉得自己实在是出不了自己的这口恶气。
    但是奈何老乔在这方面实在是没有什么天赋,一时间实在是想不到怎么拍才能够恶心一下伦敦的老爷们。
    恰好此时大选结束,詹姆向乔发来了电报询问乔,他现在突然就成为了第三党议员了,他现在应该怎么办。
    而这恰好就给了乔一个灵感,众所周知,著名的护国公,可是剑桥本地人,护国公的事迹可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么如果在原本的历史基础上稍微加上一点魔幻色彩。
    比如,查理一世与当时的议会已经成为了吸血鬼,而护国公阁下恰好是祖传的吸血鬼猎人呢?
    至于之后布尼塔尼亚的对外战争,也能够解释为那些国家同样遭受了吸血鬼的控制,护国公是在猎杀吸血鬼大军。
    这样世界观不就能够承接《地狱之门:巴黎》甚至如果可以的话还能够拍一部《地狱之门:伦敦》反正历史上伦敦大火的次数一点都不少。
    完全能够这样拍续作。
    而且像是克伦威尔这种争议人物,民众肯定不会有太大反应,都是布尼塔尼亚人嘛……
    但是那些看不得瓦格纳崛起的老爷们,这次可是要被戳肺管子了。
    于是想好了题材之后,乔这就叫来自己的秘书团,准备开始搓剧本了。
    当然,本着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瞎编的精神。
    这次的克伦威尔得穿比基尼盔甲,由之前出演修女的女二来饰演。
    没办法,那位简直是先天制服圣体,就连没有怎么改过的修女服一穿,就算是见多识广的老乔都有点把持不住。
    然后在又出演了一次条顿上校之后,在布尼塔尼亚几乎都不敢出门的施耐德这次继续扮演反派查理一世。
    对于乔的这种安排,施耐德当场就激动的潸然泪下。
    不容易啊!我演了这么多次坏东西,这次终于可以演个体面人了!
    而上一次的女一号,则对乔的安排有些不满意。
    她觉得自己上次的表演非常好,票房也说明了这一点,那为什么自己这次居然变成了配角。
    变成配角就算了,居然还是饰演克伦威尔的夫人,这不是倒反天罡吗?!
    然后在乔让她穿上道具组刚搓出来的比基尼盔甲之后,又让女二号也穿上了比基尼盔甲在她面前转了转后。
    面对建模与物理上的劣势,这位女演员也只能承认,乔并没有针对谁。
    于是在准备好了一切后,这部名为《护国公之谜》的电影就在天堂岛正式开拍。
    而就在乔拍电影的时候,条顿也发生了一点小状况。
    由于高卢人占领了莱茵兰,所以整个莱茵兰都进入了罢工状态,同时条顿共和政府为了稳定人心与争取支持率。
    开始向莱茵兰的罢工工人提供大规模的补贴,以支持他们的爱国运动。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中官仁民爱的相处久方式是一件好事。
    只是这里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条顿共和政府不支付赔款是因为没钱,那么现在他们又怎么变出钱来,向那些罢工工人支付补贴呢?
    答案自然是印钱,随着大量纸币流入市场,条顿的通货膨胀率也开始飞涨。
    很快物价的上涨程度,就和政府的母亲飞的一样高,甚至就连一片面包都能够卖五十万马克。
    而这还远远不是物价的最高点。
    ————————————
    就像是翡翠岛移民为旗带来了圣怕克里特节一样。
    翡翠岛移民很快也为旗带来了摇滚乐这种新鲜玩意。
    虽然在20年代,这种音乐被视为嘈杂不体面的叛逆音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摇滚乐也随着青年文化的觉醒,成为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流行文化之一。
    当今天的人们戴着耳机欣赏摇滚乐时,或许可以喝上一杯来自翡翠岛的啤酒。
    共同享受这两种翡翠岛为这个世界带来的赠礼。
    ——————《旗我们的故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