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星球总督
本来在乔的想法中,在这个年代卖胶是不一定能够成功的。
毕竟首先在这个年代,问世时间不长还算是新奇工业材料的塑料价格并不便宜,此时大部分玩具还是使用铁皮与木材制作。
采用塑料制作棋子不一定会被人接受,毕竟对于有钱人来说,象牙这种天然材料才是更好的选择,而对于不是那么有钱的人来说,首先买不买就是一个大问题。
就算想买,对于木头来说塑胶的价格也有些过于昂贵了。
但是很快,随着电影《星球总督:士兵的故事》的上映,乔很快就意识到自己错了。
由于荷里活制片厂咔咔打钱,所以在服化道上,乔不仅用心还非常下本,所有的道具都尽量做到高度还原。
在成片质量上,可以说对于近几年的电影都做到了断崖式的领先,连一点望其项背的机会都不给。
同时由于剧本方面老乔基本上是照搬了自己老朋友的经历,从自己的老朋友在巢都的王座上听取星球正在遭受袭击的报告开始,先拉一个远景镜头。
从王座厅一路向太空中延伸,展现一下这个被巢都占据的不知道该说是荒凉还是过度开发的星球以及星球轨道上的设施,以及正在交战中的太空战舰。
接着切入旁白,用低沉而有磁性的声音开始说“这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让我想想……似乎一切的开始,都是那个我从培养罐里出来的下午开始的……”
然后开始展现老乔的朋友,是怎么成长为一个普通的克里格士兵,然后在搭乘海军的飞船前往一个他此生从未听过的星球。
进行他生涯中的第一场恶仗时,刚刚晋升为士官的他是怎么用一袋热熔炸弹和一把爆炸长矛干掉那台地狱飞龙的。
电影在戴着防毒面具的老朋友被终于难得的演了一次正面角色的施密特所扮演的政委授予勋章作为结束。
总的来说,受限于特效限制,虽然已经尽力还原自己当初在梦中看到的场景。
但是对比那种天堂之战级别的玩意,乔觉得自己拍出来的东西,也就只能算是不专业的coser进行的场景还原级别。
唯一能够让乔稍微满意一些的便是,由于现在是有声电影。
所以在了大价钱之后,乔总算是能够让伦敦交响乐团帮助自己复刻了一下星界军的圣歌,总算是让这部电影稍微有了一点史诗感。
勉强让乔觉得自己能够看得下去,不至于在剪片子的时候用脚趾在地上抠出一座日耳曼尼亚来。
然后这部《士兵的故事》就再次统治了票房,虽然过去乔的电影就已经展现出了恐怖的统治力,那种断崖式的票房领先与压倒性的排片。
让各大制片厂已经选择避开乔的电影所上映的档期。
但是这次,情况却又不一样。
因为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后,整整占据了各个电影院的排片一年多的时间,让同期几乎所有上映的电影都欲哭无泪。
甚至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后的第三周,就有影评人为乔戴上了电影皇帝的头衔。
这次,就算是文艺圈中最挑剔,最嘴硬的家伙也无话可说。
因为这部电影和过去,那些幻想用大炮将人发射到月球,与吃人的月球人友善互动,或者像是闪电复活尸体拼接怪的半奇幻,半科幻的电影不同。
这部电影很多看起来不太合理的地方,居然是合理的。
一开始由于这部电影黑暗而残酷的基调,以及科幻片其实没有太多的受众。
所以电影刚上映的时候,还有影评人表示,乔虽然是博士,但是对于科幻,乔还是不太了解,这部电影实在是太假了。
乔现在拍非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上瘾,已经跌下神坛,以后老乔的电影不用看了云云。
然后随着一些看热闹的科学家走进电影院之后,这些科学家们却坐不住了。
因为这些看热闹的家伙发现,乔的电影中居然有不少技术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能的。
就比如可以在星球轨道上建立轨道空间站,用火箭将人送上太空,用太空飞船用超过光速的方式,将人送到其他星球,以及放射性元素能够用来当做能源与武器,等等。
然后随着这些科学家们公开表示,其实吧,排除一些过于夸张的地方,这部电影中有些技术是存在实现可能的,甚至其中有些是现在物理学研究的最前沿。
对于科学家们的表态,那些认为老乔跌下神坛的影评人们自然是不乐意了。
特么的,老乔一部电影上映,那段时间就只有他一部电影,这么搞我们吃什么?!
不行!愚蠢的科幻电影必须批倒!批臭!
然后在影评人的挑刺下,随着被科学家们引起了兴趣的普通观众开始大批走进电影院。
即便影评人还在负隅顽抗,但是这也避免不了乔开始跌上神坛。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是什么玩意?这完全没有见过啊!
未来就是这样?
实在是太先进,太刺激了!
而除了普通观众之外,另外一些有心人在看到老乔的电影之后,也震撼于老乔不愧是戎马一生未尝一败的军事家。
看看这电影拍的!
多么标准的步坦协同,多么标准的防御阵地。
等等,这空军有这么好用吗?地面部队还需要伴随防空……哦?高射炮居然还有这种妙用?我得研究研究。
电影火了,乔顺势推出的桌面游戏自然也火了。
本来在这个时代,桌面游戏基本上只有两种,扑克与国际象棋。
这两种游戏不需要什么背景,基本上拿起来就能玩。
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小问题,那就是这两款古老的游戏,由于运营的太久,再加上规则比较简单,所以新人在遇到了老手之后,打不过的是真打不过。
扑克还有一点运气的成分,国际象棋可就不一样了,能够从开局一直被揍到结束。
而这种战棋桌游则不一样,就算是你已经计划好了一切,扔出去的骰子不配合,依旧能够把你坑出一脸血。
所以这种战棋桌游无论是出于可玩性,还是这个眼看就要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电影周边,这些塑料小人都卖的飞起。
这些买家对于这种塑料小人唯一的意见就是,这玩意怎么我买回去了,还要我自己拼装上色?
难道我买的不该是一个成品吗?
对于这一点,乔倒是没有解释。
因为随着再次跌上神坛,被夸的找不着北的乔,此时心情大好。
于是干脆出了一本《星球总督》电影的设定集,与和塑胶小人一起卖的规则书或者说军书一起卖。
简单介绍了一下那个遥远而黑暗的未来。
本来懒得写小说,又不想开放设定给那些作家们瞎写出一堆自相矛盾玩意的乔想的是,反正现在桌游我已经卖出去了。
小说这种字数太多,还会影响我拍电影的玩意,能不写还是不写了。
之后多拍几部电影它不香吗?
很多年之后,乔会后悔于自己现在这个偷懒的决定。
但是现在靠着电影与塑胶小人赚的沟满壕平的老乔,也开始过上了自己半退休的生活。
虽然在乔不知道的地方,自己卖出去的塑胶小人,被像是西点,条顿,与人革联的军事学校,引入作为军校中娱乐的一部分。
毕竟这种桌面游戏的战术性,与随机性能够很好的培养一个指挥官的战术意识。
也能够方便这些军官们理解,坦克之类的重装备,与步兵之间应该如何配合。
只是除了西点军校比较体面,会让学生自行购买战棋之外,其余大部分的军校,尤其是人革联的军校,那棋子是绝对不会买的。
全是用木头,让军校生们自行雕刻,甚至干脆就是一个木块上刻上兵种的符号来代替。
就连规则书也是只买一本,然后重新印刷,就连这点钱都不想让老乔赚。
不过这也正常,因为除了老乔的棋子卖的贵之外,此时经济异常繁荣的旗,那也是富得流油,开始逐渐成为一个最大的单一市场。
于是在接下来几年,乔除了管理一下军改进度,视察那些北约的要塞与防线建设之外。
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拍摄《星球总督》系列电影。
这几年被除了与乔签约的荷里活电影制片厂之外的制片厂与电影公司称为黑暗时代,由于合同要求,乔有好几部电影要拍。
所以在这段时间不断产出的《星球总督》系列电影,牢牢霸占了电影院的票房。
尤其是在《星球总督3:危险异端》中,乔第一次在电影中展现了一下战斗修女之后,这部电影成为了《星球总督》系列电影中,最受欢迎的一部电影。
而这部电影除了让高卢人继续感叹,乔实在是太懂艺术了之余,也引起了一点小小的反应。
那就是由于《星球总督》系列电影的影响,一些国家开始讨论是不是应该组建女性战斗部队。
其中讨论程度最高的除了原本就为乔提供了北方卫队的北约国家之外,就是人革联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最为深入。
由于内战的影响,人革联实际上早已经组建的女兵部队,不过这些部队大多数都是后勤医疗,以及防空炮部队。
虽然对于《星球总督》系列电影,人革联的宣传口径是可以看,但是要批判性的看。
如果左派不能拯救世界,那么《星球总督》系列电影中所展现的一切,就将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未来。
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影响,所以人革联开始认真研究,是不是应该组建女性一线战斗部队。
最终在1926年,人革联与露西亚军政府的二次冲突中,一名拿起猎枪守卫集体公社的女公社成员,在击毙了二十三个军政府士兵之后,终结了这种讨论。
人革联开始组建女性战斗部队,首先组建的就是女性狙击手部队。
在几年的经济发展之后,人革联与露西亚军政府开始在双方控制区间的灰色地带爆发了低烈度的武装冲突。
而在其中,自然少不了条顿人的身影。
作为被乔打出了心理阴影的一群人,虽然嘴上不说,但是无论是装甲部队的建设还是组建特殊突击队,条顿对于瓦格纳的态度都是紧跟,紧跟再紧跟。
虽然陆军被限制在了七万人的规模,但是靠着与露西亚军政府进行的合作。
条顿人最终还是找到了突破这种限制的方式。
在他们组建的黑色国防军中,除了在露西亚进行科研与训练的军校组织之外,还有一些战斗部队,条顿国防军也采用了一种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的办法。
爷移民!这你总挑不出毛病了吧?!
国籍一换,爷就是彻头彻尾的露西亚人了,身为露西亚人,为露西亚而战,这是一件很合理,同时也是很合逻辑的事情。
靠着换国籍的方式,条顿国防军在露西亚组建了好几支实验性质的突击队,在与人革联之间的暗区进行他们的秘密战争。
这种低烈度战争的方式,让人革联也十分头疼。
同时随着旗带动的经济复苏,就像是乔之前一直说的,问题的关键是经济。
于是在1927年,在詹姆的推动下,布尼塔尼亚终于承认了人革联政府,随着布尼塔尼亚承认人革联政府,世界上像是高卢,与旗在内的其他国家也开始承认了人革联政府。
这自然引起了露西亚军政府的强烈不满。
只是这次对于露西亚军政府的抗议,布尼塔尼亚等国家选择了无视。
因为在这几年对于近东地区的观察,让布尼塔尼亚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露西亚军政府就是一座破房子。
在被他们控制的巴尔干地区,这里的原住民虽然总体上来说算是斯拉夫人,但是斯拉夫人与斯拉夫人之间亦有区别。
所以他们对于露西亚军政府的统治,基本上就是一句话。
要不是我们打不过,我们早就造反了。
而在北方,他们与人革联完全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整个东方,所有国家都有可能投靠人革联,只有露西亚军政府不可能投靠人革联,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客气的?
随着布尼塔尼亚正式承认人革联,以及人革联始终在遭受来自南方的压力。
无论是人革联还是露西亚军政府,他们最重要的石油产地都集中在高加索地区附近。
由于双方都无法承受失去原油产地的代价,所以双方都在这里集结了重兵。
在这种压力之下,对于东方显然已经从具有极强冲击力的重装甲部队开始转变的北约国家,人革联也开启了谈判。
随着一些台下的朋友交易,比如双方进行一定程度的经济交流,同时双方都将除了基本的边境巡逻队之外的部队,从边境地区撤离之后。
北约与人革联签订了《北海互不侵犯条约》。
随着这份条约的签订,北约的防御压力骤减。
虽然要塞设施依旧在建设,但是北约国家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上。
由于此时天堂岛已经成为了全球知名的旅游胜地。
过去这个只能靠橄榄油与海鱼作为经济支柱的岛屿,随着大量富豪在此购置资产,天堂岛的地价飙升。
成为了著名的聚宝盆,如果不是畏惧于瓦格纳的武力,希腊一直有从瓦格纳手中收回天堂岛的呼声。
而有了天堂岛的经验之后,这次乔也准备在北约复制一下,自己在天堂岛的成功。
乔准备将《星球总督》电影的拍摄基地设置在这里的同时,在北约三国建立星球总督主题公园,反正帝国的派系众多,本着雨露均沾的精神,每个国家都要建立不同派系的主题公园。
要想完全体验一遍《星球总督》中帝国的派系风格,那就只能在三国统统走一遍了。
不过比起乔准备在北约再搞搞旅游业,在1927年还发生了一件小事。
在这一年,罗恩与多恩都从学校毕业了。
作为知名学霸的多恩,自然是在奖学金拿满之后,继续本校读研,开始研究一些罗恩看不懂的东西。
但是在多恩搞出什么成果之前,罗恩就先搞出了一件大事。
在罗恩毕业的时候,旗军队就罗恩应该去什么地方,展开了一轮激烈的竞争。
最终在装甲部队与航空兵的争夺中,罗恩自行选择了航空兵部队。
而罗恩会选择航空兵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推荐罗恩去西点的卡尔,在这方面不是一个体面人。
在过去几年中,卡尔就开着飞机带着罗恩上过天,甚至在从西点毕业之前,罗恩就已经学会了如何驾驶飞机。
甚至表现的比一些老飞行员还要好。
而这种拥抱天空的感觉也让罗恩十分满意,所以比起自己掏油钱飞行不如去薅旗空军的羊毛。
恰好,在选择加入航空兵之后,几年都没回家准备回家看看的罗恩,正好遇上了乔的投资出货的时刻。
在烧了好几年的钱后,乔的载重飞行比赛,终于有一架符合乔要求的运输机出现。
这种采用双翼设计木质骨架与帆布蒙皮的飞机,能够在拉上十个人的情况下,还拥有七百公里的航程。
同时对于起降场地的要求也不高,有个几百米的草地就能够进行起降。
并且低空性能好到离谱,能够在关闭引擎之后,悄无声息的进行滑行降落。
光是这一点,就完美的满足了乔的要求。
试想一下,在弄清楚了敌军的指挥部,或者是重要的后勤节点之后。
在一个伸指不见五手的晚上,几架运输机悄无声息的带着突击队降落到战线后方,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一脚踹开对方指挥部的大门,干掉或者俘获对方的指挥官,甚至摧毁对方的后勤节点之后,再像是幽灵一样搭乘飞机跑路。
还有比这个更加梦幻的事情吗?
虽然现在的这款飞机不能完全达成这种要求,但是乔相信有了这个好底子,之后还能够再进行改善。
就比如由于发动机动力不足,所以这种飞机采用了三发设计。
如果之后发动机的技术有突破,可以将三发改成单发,那么这架飞机的起降性能与航程都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
不仅是乔这么认为的,罗恩在驾驶这架飞机上天飞了一圈之后,同样也是这样认为的。
于是在飞了一圈之后,罗恩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由于在1924年旗陆军航空队整了一个大活,派出一个机队进行了一次多人多机的环球飞行。
恰好,罗恩当年也飞过那种飞机。
所以现在飞过了这种新飞机之后,罗恩觉得如果这种飞机进行一下改造,比如增大一下油箱什么的,似乎……可能……也许……
我能够进行一次单人环球飞行?
对于罗恩的这种想法,乔是不理解也不同意的,单人单机环球飞行,你图啥?
这么危险的事情,你做了能有什么好处吗?
听到乔的话,罗恩挠了挠脑袋。
“也没什么好处,就是想做?而且我能够做得到?”
面对有着清澈眼神的罗恩,乔尝试劝阻罗恩打消这种想法。
但是罗恩却表示,这件事我能做,那我为什么不去做呢?
你的铜像已经立在了伦敦,詹姆也是下议院最年轻的议员,指不定以后还能当首相。
我不像是你们那么能干,现在恰好有这么一件我能做的事情,那为什么不让我做呢?
面对已经开始上价值的罗恩,乔寻思了一下之后,最终还是松了口。
随后在进行了紧张的准备之后,在1927年底,罗恩驾驶这种名为“y-1”的运输机从天堂岛起飞向东航行。
在经历了十一天的航行之后,虽然降落时,这架飞机基本上已经摇摇欲坠,并且在飞行的第六天飞机上的无线电就已经损坏。
但是罗恩还是完成了这次单人单机环球航行,这个消息瞬间在年末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
而罗恩也成为了大战后地球上最著名的飞行员。
不过新年刚过,罗恩还没有来得及回到旗继续他的学业,世界上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本章完)
本来在乔的想法中,在这个年代卖胶是不一定能够成功的。
毕竟首先在这个年代,问世时间不长还算是新奇工业材料的塑料价格并不便宜,此时大部分玩具还是使用铁皮与木材制作。
采用塑料制作棋子不一定会被人接受,毕竟对于有钱人来说,象牙这种天然材料才是更好的选择,而对于不是那么有钱的人来说,首先买不买就是一个大问题。
就算想买,对于木头来说塑胶的价格也有些过于昂贵了。
但是很快,随着电影《星球总督:士兵的故事》的上映,乔很快就意识到自己错了。
由于荷里活制片厂咔咔打钱,所以在服化道上,乔不仅用心还非常下本,所有的道具都尽量做到高度还原。
在成片质量上,可以说对于近几年的电影都做到了断崖式的领先,连一点望其项背的机会都不给。
同时由于剧本方面老乔基本上是照搬了自己老朋友的经历,从自己的老朋友在巢都的王座上听取星球正在遭受袭击的报告开始,先拉一个远景镜头。
从王座厅一路向太空中延伸,展现一下这个被巢都占据的不知道该说是荒凉还是过度开发的星球以及星球轨道上的设施,以及正在交战中的太空战舰。
接着切入旁白,用低沉而有磁性的声音开始说“这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让我想想……似乎一切的开始,都是那个我从培养罐里出来的下午开始的……”
然后开始展现老乔的朋友,是怎么成长为一个普通的克里格士兵,然后在搭乘海军的飞船前往一个他此生从未听过的星球。
进行他生涯中的第一场恶仗时,刚刚晋升为士官的他是怎么用一袋热熔炸弹和一把爆炸长矛干掉那台地狱飞龙的。
电影在戴着防毒面具的老朋友被终于难得的演了一次正面角色的施密特所扮演的政委授予勋章作为结束。
总的来说,受限于特效限制,虽然已经尽力还原自己当初在梦中看到的场景。
但是对比那种天堂之战级别的玩意,乔觉得自己拍出来的东西,也就只能算是不专业的coser进行的场景还原级别。
唯一能够让乔稍微满意一些的便是,由于现在是有声电影。
所以在了大价钱之后,乔总算是能够让伦敦交响乐团帮助自己复刻了一下星界军的圣歌,总算是让这部电影稍微有了一点史诗感。
勉强让乔觉得自己能够看得下去,不至于在剪片子的时候用脚趾在地上抠出一座日耳曼尼亚来。
然后这部《士兵的故事》就再次统治了票房,虽然过去乔的电影就已经展现出了恐怖的统治力,那种断崖式的票房领先与压倒性的排片。
让各大制片厂已经选择避开乔的电影所上映的档期。
但是这次,情况却又不一样。
因为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后,整整占据了各个电影院的排片一年多的时间,让同期几乎所有上映的电影都欲哭无泪。
甚至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后的第三周,就有影评人为乔戴上了电影皇帝的头衔。
这次,就算是文艺圈中最挑剔,最嘴硬的家伙也无话可说。
因为这部电影和过去,那些幻想用大炮将人发射到月球,与吃人的月球人友善互动,或者像是闪电复活尸体拼接怪的半奇幻,半科幻的电影不同。
这部电影很多看起来不太合理的地方,居然是合理的。
一开始由于这部电影黑暗而残酷的基调,以及科幻片其实没有太多的受众。
所以电影刚上映的时候,还有影评人表示,乔虽然是博士,但是对于科幻,乔还是不太了解,这部电影实在是太假了。
乔现在拍非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上瘾,已经跌下神坛,以后老乔的电影不用看了云云。
然后随着一些看热闹的科学家走进电影院之后,这些科学家们却坐不住了。
因为这些看热闹的家伙发现,乔的电影中居然有不少技术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能的。
就比如可以在星球轨道上建立轨道空间站,用火箭将人送上太空,用太空飞船用超过光速的方式,将人送到其他星球,以及放射性元素能够用来当做能源与武器,等等。
然后随着这些科学家们公开表示,其实吧,排除一些过于夸张的地方,这部电影中有些技术是存在实现可能的,甚至其中有些是现在物理学研究的最前沿。
对于科学家们的表态,那些认为老乔跌下神坛的影评人们自然是不乐意了。
特么的,老乔一部电影上映,那段时间就只有他一部电影,这么搞我们吃什么?!
不行!愚蠢的科幻电影必须批倒!批臭!
然后在影评人的挑刺下,随着被科学家们引起了兴趣的普通观众开始大批走进电影院。
即便影评人还在负隅顽抗,但是这也避免不了乔开始跌上神坛。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是什么玩意?这完全没有见过啊!
未来就是这样?
实在是太先进,太刺激了!
而除了普通观众之外,另外一些有心人在看到老乔的电影之后,也震撼于老乔不愧是戎马一生未尝一败的军事家。
看看这电影拍的!
多么标准的步坦协同,多么标准的防御阵地。
等等,这空军有这么好用吗?地面部队还需要伴随防空……哦?高射炮居然还有这种妙用?我得研究研究。
电影火了,乔顺势推出的桌面游戏自然也火了。
本来在这个时代,桌面游戏基本上只有两种,扑克与国际象棋。
这两种游戏不需要什么背景,基本上拿起来就能玩。
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小问题,那就是这两款古老的游戏,由于运营的太久,再加上规则比较简单,所以新人在遇到了老手之后,打不过的是真打不过。
扑克还有一点运气的成分,国际象棋可就不一样了,能够从开局一直被揍到结束。
而这种战棋桌游则不一样,就算是你已经计划好了一切,扔出去的骰子不配合,依旧能够把你坑出一脸血。
所以这种战棋桌游无论是出于可玩性,还是这个眼看就要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电影周边,这些塑料小人都卖的飞起。
这些买家对于这种塑料小人唯一的意见就是,这玩意怎么我买回去了,还要我自己拼装上色?
难道我买的不该是一个成品吗?
对于这一点,乔倒是没有解释。
因为随着再次跌上神坛,被夸的找不着北的乔,此时心情大好。
于是干脆出了一本《星球总督》电影的设定集,与和塑胶小人一起卖的规则书或者说军书一起卖。
简单介绍了一下那个遥远而黑暗的未来。
本来懒得写小说,又不想开放设定给那些作家们瞎写出一堆自相矛盾玩意的乔想的是,反正现在桌游我已经卖出去了。
小说这种字数太多,还会影响我拍电影的玩意,能不写还是不写了。
之后多拍几部电影它不香吗?
很多年之后,乔会后悔于自己现在这个偷懒的决定。
但是现在靠着电影与塑胶小人赚的沟满壕平的老乔,也开始过上了自己半退休的生活。
虽然在乔不知道的地方,自己卖出去的塑胶小人,被像是西点,条顿,与人革联的军事学校,引入作为军校中娱乐的一部分。
毕竟这种桌面游戏的战术性,与随机性能够很好的培养一个指挥官的战术意识。
也能够方便这些军官们理解,坦克之类的重装备,与步兵之间应该如何配合。
只是除了西点军校比较体面,会让学生自行购买战棋之外,其余大部分的军校,尤其是人革联的军校,那棋子是绝对不会买的。
全是用木头,让军校生们自行雕刻,甚至干脆就是一个木块上刻上兵种的符号来代替。
就连规则书也是只买一本,然后重新印刷,就连这点钱都不想让老乔赚。
不过这也正常,因为除了老乔的棋子卖的贵之外,此时经济异常繁荣的旗,那也是富得流油,开始逐渐成为一个最大的单一市场。
于是在接下来几年,乔除了管理一下军改进度,视察那些北约的要塞与防线建设之外。
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拍摄《星球总督》系列电影。
这几年被除了与乔签约的荷里活电影制片厂之外的制片厂与电影公司称为黑暗时代,由于合同要求,乔有好几部电影要拍。
所以在这段时间不断产出的《星球总督》系列电影,牢牢霸占了电影院的票房。
尤其是在《星球总督3:危险异端》中,乔第一次在电影中展现了一下战斗修女之后,这部电影成为了《星球总督》系列电影中,最受欢迎的一部电影。
而这部电影除了让高卢人继续感叹,乔实在是太懂艺术了之余,也引起了一点小小的反应。
那就是由于《星球总督》系列电影的影响,一些国家开始讨论是不是应该组建女性战斗部队。
其中讨论程度最高的除了原本就为乔提供了北方卫队的北约国家之外,就是人革联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最为深入。
由于内战的影响,人革联实际上早已经组建的女兵部队,不过这些部队大多数都是后勤医疗,以及防空炮部队。
虽然对于《星球总督》系列电影,人革联的宣传口径是可以看,但是要批判性的看。
如果左派不能拯救世界,那么《星球总督》系列电影中所展现的一切,就将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未来。
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影响,所以人革联开始认真研究,是不是应该组建女性一线战斗部队。
最终在1926年,人革联与露西亚军政府的二次冲突中,一名拿起猎枪守卫集体公社的女公社成员,在击毙了二十三个军政府士兵之后,终结了这种讨论。
人革联开始组建女性战斗部队,首先组建的就是女性狙击手部队。
在几年的经济发展之后,人革联与露西亚军政府开始在双方控制区间的灰色地带爆发了低烈度的武装冲突。
而在其中,自然少不了条顿人的身影。
作为被乔打出了心理阴影的一群人,虽然嘴上不说,但是无论是装甲部队的建设还是组建特殊突击队,条顿对于瓦格纳的态度都是紧跟,紧跟再紧跟。
虽然陆军被限制在了七万人的规模,但是靠着与露西亚军政府进行的合作。
条顿人最终还是找到了突破这种限制的方式。
在他们组建的黑色国防军中,除了在露西亚进行科研与训练的军校组织之外,还有一些战斗部队,条顿国防军也采用了一种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的办法。
爷移民!这你总挑不出毛病了吧?!
国籍一换,爷就是彻头彻尾的露西亚人了,身为露西亚人,为露西亚而战,这是一件很合理,同时也是很合逻辑的事情。
靠着换国籍的方式,条顿国防军在露西亚组建了好几支实验性质的突击队,在与人革联之间的暗区进行他们的秘密战争。
这种低烈度战争的方式,让人革联也十分头疼。
同时随着旗带动的经济复苏,就像是乔之前一直说的,问题的关键是经济。
于是在1927年,在詹姆的推动下,布尼塔尼亚终于承认了人革联政府,随着布尼塔尼亚承认人革联政府,世界上像是高卢,与旗在内的其他国家也开始承认了人革联政府。
这自然引起了露西亚军政府的强烈不满。
只是这次对于露西亚军政府的抗议,布尼塔尼亚等国家选择了无视。
因为在这几年对于近东地区的观察,让布尼塔尼亚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露西亚军政府就是一座破房子。
在被他们控制的巴尔干地区,这里的原住民虽然总体上来说算是斯拉夫人,但是斯拉夫人与斯拉夫人之间亦有区别。
所以他们对于露西亚军政府的统治,基本上就是一句话。
要不是我们打不过,我们早就造反了。
而在北方,他们与人革联完全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整个东方,所有国家都有可能投靠人革联,只有露西亚军政府不可能投靠人革联,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客气的?
随着布尼塔尼亚正式承认人革联,以及人革联始终在遭受来自南方的压力。
无论是人革联还是露西亚军政府,他们最重要的石油产地都集中在高加索地区附近。
由于双方都无法承受失去原油产地的代价,所以双方都在这里集结了重兵。
在这种压力之下,对于东方显然已经从具有极强冲击力的重装甲部队开始转变的北约国家,人革联也开启了谈判。
随着一些台下的朋友交易,比如双方进行一定程度的经济交流,同时双方都将除了基本的边境巡逻队之外的部队,从边境地区撤离之后。
北约与人革联签订了《北海互不侵犯条约》。
随着这份条约的签订,北约的防御压力骤减。
虽然要塞设施依旧在建设,但是北约国家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上。
由于此时天堂岛已经成为了全球知名的旅游胜地。
过去这个只能靠橄榄油与海鱼作为经济支柱的岛屿,随着大量富豪在此购置资产,天堂岛的地价飙升。
成为了著名的聚宝盆,如果不是畏惧于瓦格纳的武力,希腊一直有从瓦格纳手中收回天堂岛的呼声。
而有了天堂岛的经验之后,这次乔也准备在北约复制一下,自己在天堂岛的成功。
乔准备将《星球总督》电影的拍摄基地设置在这里的同时,在北约三国建立星球总督主题公园,反正帝国的派系众多,本着雨露均沾的精神,每个国家都要建立不同派系的主题公园。
要想完全体验一遍《星球总督》中帝国的派系风格,那就只能在三国统统走一遍了。
不过比起乔准备在北约再搞搞旅游业,在1927年还发生了一件小事。
在这一年,罗恩与多恩都从学校毕业了。
作为知名学霸的多恩,自然是在奖学金拿满之后,继续本校读研,开始研究一些罗恩看不懂的东西。
但是在多恩搞出什么成果之前,罗恩就先搞出了一件大事。
在罗恩毕业的时候,旗军队就罗恩应该去什么地方,展开了一轮激烈的竞争。
最终在装甲部队与航空兵的争夺中,罗恩自行选择了航空兵部队。
而罗恩会选择航空兵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推荐罗恩去西点的卡尔,在这方面不是一个体面人。
在过去几年中,卡尔就开着飞机带着罗恩上过天,甚至在从西点毕业之前,罗恩就已经学会了如何驾驶飞机。
甚至表现的比一些老飞行员还要好。
而这种拥抱天空的感觉也让罗恩十分满意,所以比起自己掏油钱飞行不如去薅旗空军的羊毛。
恰好,在选择加入航空兵之后,几年都没回家准备回家看看的罗恩,正好遇上了乔的投资出货的时刻。
在烧了好几年的钱后,乔的载重飞行比赛,终于有一架符合乔要求的运输机出现。
这种采用双翼设计木质骨架与帆布蒙皮的飞机,能够在拉上十个人的情况下,还拥有七百公里的航程。
同时对于起降场地的要求也不高,有个几百米的草地就能够进行起降。
并且低空性能好到离谱,能够在关闭引擎之后,悄无声息的进行滑行降落。
光是这一点,就完美的满足了乔的要求。
试想一下,在弄清楚了敌军的指挥部,或者是重要的后勤节点之后。
在一个伸指不见五手的晚上,几架运输机悄无声息的带着突击队降落到战线后方,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一脚踹开对方指挥部的大门,干掉或者俘获对方的指挥官,甚至摧毁对方的后勤节点之后,再像是幽灵一样搭乘飞机跑路。
还有比这个更加梦幻的事情吗?
虽然现在的这款飞机不能完全达成这种要求,但是乔相信有了这个好底子,之后还能够再进行改善。
就比如由于发动机动力不足,所以这种飞机采用了三发设计。
如果之后发动机的技术有突破,可以将三发改成单发,那么这架飞机的起降性能与航程都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
不仅是乔这么认为的,罗恩在驾驶这架飞机上天飞了一圈之后,同样也是这样认为的。
于是在飞了一圈之后,罗恩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由于在1924年旗陆军航空队整了一个大活,派出一个机队进行了一次多人多机的环球飞行。
恰好,罗恩当年也飞过那种飞机。
所以现在飞过了这种新飞机之后,罗恩觉得如果这种飞机进行一下改造,比如增大一下油箱什么的,似乎……可能……也许……
我能够进行一次单人环球飞行?
对于罗恩的这种想法,乔是不理解也不同意的,单人单机环球飞行,你图啥?
这么危险的事情,你做了能有什么好处吗?
听到乔的话,罗恩挠了挠脑袋。
“也没什么好处,就是想做?而且我能够做得到?”
面对有着清澈眼神的罗恩,乔尝试劝阻罗恩打消这种想法。
但是罗恩却表示,这件事我能做,那我为什么不去做呢?
你的铜像已经立在了伦敦,詹姆也是下议院最年轻的议员,指不定以后还能当首相。
我不像是你们那么能干,现在恰好有这么一件我能做的事情,那为什么不让我做呢?
面对已经开始上价值的罗恩,乔寻思了一下之后,最终还是松了口。
随后在进行了紧张的准备之后,在1927年底,罗恩驾驶这种名为“y-1”的运输机从天堂岛起飞向东航行。
在经历了十一天的航行之后,虽然降落时,这架飞机基本上已经摇摇欲坠,并且在飞行的第六天飞机上的无线电就已经损坏。
但是罗恩还是完成了这次单人单机环球航行,这个消息瞬间在年末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
而罗恩也成为了大战后地球上最著名的飞行员。
不过新年刚过,罗恩还没有来得及回到旗继续他的学业,世界上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