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大萧条
几乎大半个20年代,旗都在持续的繁荣中渡过。
在这场持续性的繁荣中,几乎所有旗人都相信,这场似乎看不到头的繁荣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就如同几百年前控制了整个地中海的罗马人,认为他们的帝国将会和他们身下的大理石浴缸一样,永远存在下去。
而这场近乎是狂热的经济繁荣,也如同是历史上的大部分繁荣时期一样,经济的繁荣掩盖了一些小问题。
比如在他们应该如何看待哈里森这个问题上,旗的军政两界就充满了矛盾。
甚至就连旗的政界对于如何看待哈里森,以及此时的旧大陆局势都充满了矛盾。
保守派痛恨此时在布尼塔尼亚与旧大陆上搅风搅雨的两位哈里森。
作为孤立主义的拥趸,他们不想与人革联有任何的往来,而詹姆推动布尼塔尼亚承认人革联,不仅让露西亚军政府不爽,同时也让保守派,觉得这是左派渗透的一部分。
而进步派则在,部分人欣赏老乔在处理翡翠岛事件、社会政策上的成就的同时,他的弟弟詹姆与人革联的联系,也让他们心存怀疑,不过总的来说沟通总比对抗要好。
总的来说这些政客们虽然在小细节上有着些许不同,但是他们都担心哈里森们会偏左的同时,也担心高度不可控的瓦格纳会继续搅动旧大陆局势。
但是在军方看来,老乔!那是我们异父异母异国家的亲兄弟!不对!是陆军最好的老大哥!
你就说现在玩坦克玩装甲,玩装甲突击的这群人里,哪个没有在训练场上被乔老师踹过屁股,哪个车长手里拿的不是当年老乔还在近卫装甲教导团的时候写的训练手册。
就连现在陆军装备的坦克,都是老乔弄出来的猎犬。
更关键的是,大战带来的糟糕记忆,与经济繁荣让年轻人普遍认为参军并不是什么好选择。
虽然此时旗军队的规模已经从大战期间的四百万人,缩减到了十四万人,靠志愿招募依旧无法补满部队的空缺,让部队在很多时候不得不延长一些老兵的服役时间。
但是乔的《星球总督》系列电影改变了这一切,让不少旗年轻人在看过电影之后开始认为,参军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虽然我们现在不能为了黄金王座,为了神皇而战,但是我们现在能够为了旗服役!
事实上,虽然乔与升阳过去有一些小摩擦,双方之间有一点小冲突,导致双方有一点小矛盾。
但是他们依旧引进了《星球总督》系列电影,甚至将这部电影列为了必看项目。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懂艺术,而是首先他们很喜欢神皇这个设定,说起神皇我们也有,我们还万世一系,这不就是说的我们家那位吗?
其次就是对于升阳陆军那些从落魄武士一路爬上来的将军们,从农民之子一路考上来的军官们来说看到《星球总督》中的主角,他们觉得天呐,这简直就是我。
再加上主角这种为了帝国即便差点死上一百次,也绝不辞职的百死不辞的精神,非常对他们的胃口。
于是升阳捏着鼻子引进了所有的《星球总督》系列电影,并且将其改名为《神皇の战士》同时抹除了导演编剧一栏乔的名字之后进行上映。
然后原本就因为是吃不上饭的穷孩子们首选的军校,在电影上映之后,竞争就开始变得更加激烈了起来。
不过就像是升阳人看东西的角度,总是与正常人不同一样,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比如旗。
《星球总督》中对于未来科技的假设,也让不少科研人员觉得,这个概念实在是太有趣了,不行我得研究研究。
甚至还有一些完全不懂军事的国会老爷们,也在批预算的时候询问军方“我看《星球总督》里的这玩意很不错,你们有没有?”
对于这种询问,军方当然表示“这玩意我们没有,但是我们也认为这玩意不错,可以有”然后拿到一笔意外惊喜的预算。
但是对于升阳来说,什么装备都是虚假的,看看都太空战斗了,还在刺刀与冷兵器冲锋,所以这肯定是乔在与我们战斗之后,感受到了我们精神力的威力!我们应该继续发挥我们精神力的强项!
且不提升阳人的日常发癫,由于乔的小老弟,罗恩也是在西点念的书,并且在毕业之后直接加入了陆军航空兵。
这就更让旗军方认为,乔就是他们的自己人。
如果不是国会不给批,军方甚至都想要派出人员去瓦格纳接受老乔军改之后的步兵训练,就像是当初老乔帮助他们组建了装甲部队一样。
再为他们组建一下机动步兵,以及其他乔肯定藏在手里的好东西。
而在军政之外的民间大众对于乔的看法,则与军政两界都稍有不同。
他们不喜欢老乔,他们爱老乔。
在普通旗人看来,乔·哈里森这个传奇将军,艺术家,百万富翁,未来主义者,唯一的缺点就是他没有出生在旗,不是一个旗人,这样他们就没有办法让乔成为旗总统。
虽然现在的总统把经济搞得很好,但是看看人家老乔,翡翠岛过去什么样,现在什么样。
唉,老乔他怎么就不是一个旗人呢?
不过由于经济繁荣,虽然对于老乔的看法有些分歧,但是这种分歧并没有大到不可弥合的地步。
毕竟,旗有钱,有的是钱,在这个世界上还有钱不能解决的事情?
事实上也还是有的,因为随着时间来到1928年,刚刚结束圣诞节假期的股票经纪人们,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摩拳擦掌的等待开盘。
仅仅一个月之前,道琼斯指数就来到了创历史新高的381.17点,随后便一度震荡下行,回调了10%。
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抄底的好机会,数年的繁荣让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股市是会永远上涨的。
财富就像是一口永不枯竭的水井一样,或许有时候水位会比较低落,但是总的来说水是不会缺的,钱也是不会少的。
所以如果错过了这趟列车,再想要上车,那可就难了。
上午九点三十分,随着开盘的钟声响起。
股票经纪人们,很快便将自己手里的子弹全部打了出去,海量的资金再次注入股市,然而这次情况却与他们预期中的不太一样。
过去飞涨的指数,此时却纹丝未动。
强大的抛压盘如同一座叹息之壁般,挡住了他们每一次试图向上再次推动大盘的努力。
随着时间来到上午十点,交易量开始变得越来越大,短短半个小时内交易量就来到了惊人的三百万股。
此时场内的人开始不禁产生了一丝疑惑,到底是谁在砸盘,到底是谁挡在了他们通往财富的道路上。
事实上,挡路的正是他们自己。
在这场牛市最疯狂的时期,大量银行贷款流入股市,堆出了一个天量杠杆。
这场疯狂的牛市中,只要胆子大甚至能够零首付买股票,然后等着股票升值之后,自己踏上财富自由之路,毕竟绝大多数的股票的价值在半年内就会翻一番。
而如果胆子再大一点,还能够将自己手中的股票抵押出去,再搏一个更大的杠杆。
于是股市中自然就充满了泡沫,而到了今天,当股市中已经全是泡沫,再没有一滴水的时候。
该来的一切也就都来了。
随着时间来到十点二十五分,一直被天量资金顶着的叹息之壁终于支撑不住,开始落下。
一场灾难在持续了数年的繁荣与欢愉之后,如同一个无情的死神般开始了收割。
随着一个爆仓,击穿了另一个爆仓,股市中的泡沫就像是被大火点燃的弹药库一般炸裂开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股票被强制卖出,整个市场被连锁引爆。
半个多小时后,随着时间来到十一点。
交易所大厅已经陷入疯狂,每个人都在绝望的哀嚎,试图逃离这场灾难。
然而此时已经没有人再去收购那些或许在三天前还价值连城,拥有不凡潜力,能够带来财富与繁荣的股票。
即便反应过来的财团们立刻宣布开始救市,甚至起手就是一笔三千万的大单,只是这笔巨款几乎是瞬间就消失在了雪崩般的卖单里。
等到了七点,这场恐怖的灾难才暂时结束,而全天的交易量也来到了恐怖的1289万股,创造了历史新高。
但是此时已经没有人会再为了这种记录而欢呼。
而这,还并不是结束,甚至算不上是结束的开始,勉强只能算是开始的结束。
因为在接下来两天中,道琼斯指数一路向下,从381.17点狂跌至222点,到了这里,这场灾难还没有任何将要停止的迹象。
三天之内,三百亿旗币的财富便消散殆尽,再不见一点影子。
这一数字相当于旗国债的两倍,甚至大战期间所有开销的总和。
当远在大洋彼岸的乔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刚刚睡醒的乔立刻从床上跳起来,跑出去几步之后,又摇醒了床上的戴安,随后拽着戴安踹开了凯瑟琳的房门。
在接下来的半天中,乔的秘书团以及瓦格纳的财务系统开始全速运转。
最终乔得到了一个还算好的消息,那就是乔本人与瓦格纳的财务体系非常健康。
由于天堂岛每天都在吸入大量的现金流,同时几乎整个北约的商业都需要与瓦格纳或者瓦格纳的关联企业进行运作。
所以瓦格纳不仅没有太多的债务,甚至手中的现金流也十分充沛,并且由于乔一直以来都搞不懂股市,所以除了在伦敦发行瓦格纳集团的股票,让自己的朋友们雨露均沾能够有得赚之外。
无论是乔还是瓦格纳的资产,都与股市没有关系。
甚至为了能够维持瓦格纳这个巨型企业的运转,在瓦格纳控制了北约的时候,为了发放工资以及资金流转的便利,瓦格纳就自行成立了银行用于维持运转。
仅仅是在北约三国与伦敦的部分银行中,有少量的存款用于维持商业运行。
在确认了自己不会在一夜之间破产然后流落街头之后,乔终于松了一口气,然后开始思考,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自己能够做些什么。
毕竟在很多时候,混乱是进步的阶梯。
而事情也如同乔所预料的那样发展。
在股市崩溃之后,接着倒霉的是放出贷款进入股市的银行,在三百亿的资金蒸发之后,这些放出贷款的银行也纷纷倒闭,连带着那些将继续储存在他们那里的企业与个人的存款一同消散。
然后就像是股市爆仓一般,失去了融资或者是存款的企业开始破产,工人开始失业。
而这一切又反馈在了市场上,所有人都捂住了自己的口袋,不敢再消费,而萎缩的消费市场,则进一步导致了商业的衰退。
没有订单导致更多的工厂与企业破产,更多工人失业,一场灾难般的连锁反应已经出现。
直到纽约的报纸上,用黑色加粗字体在头版写上了“大萧条”的字样。
这场萧条影响的并不只有大洋彼岸的旗,随着作为战后经济发展发动机的旗,仿佛挨了一发152毫米榴弹一般缓慢地停止运转之后。
这股刺骨的寒意开始随着金钱的步伐,逐渐蔓延到了旧大陆。
首先遭难的便是在大战中背上了沉重负担的条顿,随着旗撤回贷款导致银行危机,条顿的经济在短暂的繁荣之后开始急转直下。
在大萧条爆发的两年后,条顿最大银行倒闭,工业生产下降了40%,同时失业率也再次狂飙到了30%。
而那位在牢里蹲了两年的男人,此时也早已带着他的新书闪亮归来,在这种疯狂的经济危机中。
这个原本被强行解散,随后又重组的党派变得更加强大。
在条顿最大银行倒闭的同年,这个男人的政党支持率从2.5%一路狂飙到了18.4%。
这让原本不喜欢这个下士的保皇党,也不得不将目光放在了这个下士的身上。
虽然乔的《星球总督》系列电影,同样在条顿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条顿共和政府的表现,也让不少条顿人开始怀念起“曾经美好”的帝制时代。
但是由于高卢与布尼塔尼亚对于皇帝复辟的高度警惕,所以保皇党现在还不能大规模的公开活动,他们需要一个黑手套帮他们解决现在这个麻烦的条顿共和政府。
然后他们才能够在混乱的局势下,推动让陛下归来的事宜。
与此同时布尼塔尼亚与高卢也同样受到了这场大萧条的影响。
在布尼塔尼亚经济危机再次导致政府下台,开始重新进行大选。
布尼塔尼亚最棒党以仅仅1.8%的差距惜败保守党,保守党得以建立少数政府,作为财政大臣的温斯顿开始尝试维持金本位来稳定经济。
同时最棒党则开始推进八小时工作制,以及禁止企业在非战时要求工人加班的议案,要求企业不得以加班费为借口,要求工人超时劳动,同时尽量雇佣更多的工人,从而让大家都能够渡过这次危机。
并且在议会中强力阻击以巴尔富为代表的,想要将殖民地转变为联邦加盟国的议案。
只是由于糟糕的经济状况,让不少人都觉得,或许放弃对殖民地的直接管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让布尼塔尼亚内部的政治局势也并不十分安定。
而在高卢随着大萧条的发生,不少人离开了原本在大战期间就被打烂的巴黎,返回了乡村。
这让原本重建工作就缓慢的巴黎重建工程开始陷入停滞。
同时高涨的失业率,也让高卢一如既往的陷入到了传统的左右大战中。
右派想要发挥传统进行集权来共克时艰,而左派也同样想要发挥革命老区的精神,通过砍掉一个国王脑袋的方式,让高卢再次伟大。
因为此时随着大萧条的发生,高卢人惊讶的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没有受到这场大萧条的影响。
那就是人革联。
在最初也是最痛苦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正在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人革联,恰好撞上了这次世界性的大萧条。
于是不同经济模式的优势,在这场大萧条中显露无疑。
人革联不仅没有受到大萧条的影响。
甚至由于西方世界大量的企业破产,工人失业。
人革联开始从西方收购那些破产企业的生产设备,并且雇佣那些经验丰富的失业工人。
仅仅在纽约,就有上万名工人,在排队等待人革联的工作签证。
在不少高卢人开始陷入营养不良的时候,人革联在莫斯科建立了果厂,宣布要让每位儿童每天至少能够吃到一块巧克力。
这种反差让高卢的左派纷纷表示,走左派道路才是正确的道路,才是唯一的方向。
不过对此,高卢右派也有一些小意见,那就是同样在东方。
作为抵挡左派入侵盾牌的北约国家,同样没有陷入到这场大萧条中。
虽然由于世界性的萧条,导致北约国家的经济增速同样放缓。
可是高度集权的瓦格纳,却趁这个时候开始了大兴土木,搞基建工程的同时开始建设一些重工业项目。
比如过去的普拉格铁矿在进行基础熔炼之后,就送到布尼塔尼亚或者是高卢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
但是随着经济萧条,北约开始收购一些相关的下游设备,开始进军制造业。
像是之前就在北约设厂的罗罗公司,也开始因为人工成本与运输成本将一些次要生产线搬迁到北约。
这就让高卢的右派们觉得,不是左派的路线正确,而是现在的政府不行,如果他们能够像是北约一样集中权力,让所有人万众一心那么他们也能够躲过这场风暴。
而不是像是现在这样,让那些游手好闲的移民工人在街上乱跑。
被高卢右翼作为典范的乔,虽然在这场大萧条中没有遭受什么财产上的损失。
但是乔的日子也不算太好过。
由于大萧条的影响,曾经作为现金奶牛的天堂岛,也在这次大萧条中遭受重创。
不仅游客减少,甚至地价也跌了不少。
好在由于之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裁军,所以现在已经轻装化的瓦格纳,并不像是过去的大规模重装军团那样要消耗海量资金用于维持。
同时神奇的是,在大萧条中,虽然其他方向的消费受到了影响,可是在电影行业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甚至就连棋子的销量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只不过消费者从过去喜欢买大包,改为了购买单个棋子与小的捆绑包。
而在所有的棋子中卖的最好的,居然不是作为主角的星界军克里格死亡军团,或者是在规则书与电影中,都表现出了恐怖压制力的太空陆战队,而是那些战斗修女,以及黑暗灵族的棋子。
虽然在制作这些模型的时候,乔的要求是要把模型做的好看一些,也就是你看了会想要和她结婚的水平。
但是对于这种销量,乔觉得还是稍微有那么一点惊讶的。
与平稳运行的商业不同,真正让乔感觉到难受的是,随着崽子们一天天长大。
老乔的家庭生活也开始变得热闹喧嚣了起来。
在真正的带了孩子之后,乔才发现,那位坐在黄金马桶上的老哥是真的勇。
他怎么敢一次带二十个孩子的?
自己这还不到二十个,每天就都已经鸡飞狗跳了。
此时乔的崽子们,虽然才八岁但是这些家伙中已经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三股势力。
其中实力最雄厚的是乔的长子安德烈的小团伙。
似乎是继承了他妈妈的露西亚血统,这个小兔崽子在安静的渡过了他最初的婴儿岁月之后,很快就展现出了他的特制。
沉默寡言,但是一旦认准的事情,就算是乔都扭不回来。
在这个小兔崽子六岁的时候,乔一家正好准备去普拉格看看极光。
而恰好,就在前往普拉格的路上,安德烈与他的弟弟之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总之,安德烈觉得他欠了凯特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弟弟瑞斯一只北极狐。
于是在乔一家抵达了位于北极圈内的度假村,准备开始度假的时候。
安德烈背着一个背包,带着一把猎枪,一个人走进了风雪中。
等到晚餐时,众人发现安德烈失踪时,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小时。
当场急的跳起来的乔,立刻开始组织搜索,甚至就连附近的北约飞行队与正在训练中的瓦格纳部队都被乔动员了起来。
住在附近的居民听说老乔的儿子丢了之后,也立刻开始自发的组织起来给老乔找儿子。
毕竟冬天的北极圈不仅寒冷,还有各种野兽呲牙,一个普通六岁的孩子在这种地方失踪,那后果通常不会太好。
搜索工作持续了三天,实际上在第二天的时候,很多人就认为,这个小子大概率是已经没了。
毕竟在第一天晚上,就下了一场大雪。
大雪遮蔽了很多线索,即便是低空飞行的飞机也没有办法找到线索。
只有艾琳娜固执的表示,安德烈肯定不会有事他是个坚强的孩子,肯定能够等来救援。
事实证明艾琳娜是对的,只不过并不是全对,因为安德烈并没有等来救援。
而是在第三天的晚餐时间,提着两只被困住了嘴和爪子的北极狐,出现在了餐厅的长桌旁。
在众人不可思议的惊讶目光中,将两只北极狐塞进了自己弟弟的怀里后,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后,看着自己面前空无一物的盘子,扭头询问仆人为什么不给自己上菜,然后看着自己的母亲询问,为什么大家都在看着他。
那天艾琳娜抡巴掌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度假村。
不过从那次事件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小子以后肯定有出息,指不定长大以后,和老乔一样是个能够威震一方的猛人。
六岁就能够提着猎枪去北极圈里提溜两只北极狐回来,再长大一点能做什么,都没人敢想。
通常来说崽子有出息是好事,但是问题在于像是安德烈这么有出息的崽子,乔还有两个。
之前让安德烈去北极圈给他抓北极狐的瑞斯同样,也是一个一望而知日后肯定会有一番出息孩子。
不过与安德烈这种沉默寡言的行动派不同,瑞斯显然走的是另一条路线。
自从这个小子学会说话之后,那小嘴叭叭的就没有停过。
与安德烈的武力爆棚不同,这个小子几乎能够和所有人都打好关系,并且在哄人开心之后,让别人帮自己做事,比如给自己一块,或者是一只北极狐什么的。
这种见人就先笑的,嘴里从不停的风格,让乔一直都有些怀疑,这究竟是从什么地方学来的。
另一个公认会有出息的家伙,则是北方卫队中那个身材高大的女卫兵的儿子艾伯拉姆。
这个小子,虽然大部分时间不怎么说话,但是他并不像是安德烈那样多少有些自闭的嫌疑,该说话的时候他还是会说话。
同时这个小子对于机械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从三岁开始就拿着螺丝刀到处拆东西。
四岁的时候,就能够将拆成零件的闹钟,又原样装回去。
其他孩子虽然不像是这三位一样,生猛但是也有着各自的爱好与特点。
这就让老乔的家庭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甚至有些过于多姿多彩了。
以至于有一段时间,乔经常会借口检查北约的要塞建设,以及新增要塞区规划而死活不想回家。
(本章完)
几乎大半个20年代,旗都在持续的繁荣中渡过。
在这场持续性的繁荣中,几乎所有旗人都相信,这场似乎看不到头的繁荣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就如同几百年前控制了整个地中海的罗马人,认为他们的帝国将会和他们身下的大理石浴缸一样,永远存在下去。
而这场近乎是狂热的经济繁荣,也如同是历史上的大部分繁荣时期一样,经济的繁荣掩盖了一些小问题。
比如在他们应该如何看待哈里森这个问题上,旗的军政两界就充满了矛盾。
甚至就连旗的政界对于如何看待哈里森,以及此时的旧大陆局势都充满了矛盾。
保守派痛恨此时在布尼塔尼亚与旧大陆上搅风搅雨的两位哈里森。
作为孤立主义的拥趸,他们不想与人革联有任何的往来,而詹姆推动布尼塔尼亚承认人革联,不仅让露西亚军政府不爽,同时也让保守派,觉得这是左派渗透的一部分。
而进步派则在,部分人欣赏老乔在处理翡翠岛事件、社会政策上的成就的同时,他的弟弟詹姆与人革联的联系,也让他们心存怀疑,不过总的来说沟通总比对抗要好。
总的来说这些政客们虽然在小细节上有着些许不同,但是他们都担心哈里森们会偏左的同时,也担心高度不可控的瓦格纳会继续搅动旧大陆局势。
但是在军方看来,老乔!那是我们异父异母异国家的亲兄弟!不对!是陆军最好的老大哥!
你就说现在玩坦克玩装甲,玩装甲突击的这群人里,哪个没有在训练场上被乔老师踹过屁股,哪个车长手里拿的不是当年老乔还在近卫装甲教导团的时候写的训练手册。
就连现在陆军装备的坦克,都是老乔弄出来的猎犬。
更关键的是,大战带来的糟糕记忆,与经济繁荣让年轻人普遍认为参军并不是什么好选择。
虽然此时旗军队的规模已经从大战期间的四百万人,缩减到了十四万人,靠志愿招募依旧无法补满部队的空缺,让部队在很多时候不得不延长一些老兵的服役时间。
但是乔的《星球总督》系列电影改变了这一切,让不少旗年轻人在看过电影之后开始认为,参军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虽然我们现在不能为了黄金王座,为了神皇而战,但是我们现在能够为了旗服役!
事实上,虽然乔与升阳过去有一些小摩擦,双方之间有一点小冲突,导致双方有一点小矛盾。
但是他们依旧引进了《星球总督》系列电影,甚至将这部电影列为了必看项目。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懂艺术,而是首先他们很喜欢神皇这个设定,说起神皇我们也有,我们还万世一系,这不就是说的我们家那位吗?
其次就是对于升阳陆军那些从落魄武士一路爬上来的将军们,从农民之子一路考上来的军官们来说看到《星球总督》中的主角,他们觉得天呐,这简直就是我。
再加上主角这种为了帝国即便差点死上一百次,也绝不辞职的百死不辞的精神,非常对他们的胃口。
于是升阳捏着鼻子引进了所有的《星球总督》系列电影,并且将其改名为《神皇の战士》同时抹除了导演编剧一栏乔的名字之后进行上映。
然后原本就因为是吃不上饭的穷孩子们首选的军校,在电影上映之后,竞争就开始变得更加激烈了起来。
不过就像是升阳人看东西的角度,总是与正常人不同一样,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比如旗。
《星球总督》中对于未来科技的假设,也让不少科研人员觉得,这个概念实在是太有趣了,不行我得研究研究。
甚至还有一些完全不懂军事的国会老爷们,也在批预算的时候询问军方“我看《星球总督》里的这玩意很不错,你们有没有?”
对于这种询问,军方当然表示“这玩意我们没有,但是我们也认为这玩意不错,可以有”然后拿到一笔意外惊喜的预算。
但是对于升阳来说,什么装备都是虚假的,看看都太空战斗了,还在刺刀与冷兵器冲锋,所以这肯定是乔在与我们战斗之后,感受到了我们精神力的威力!我们应该继续发挥我们精神力的强项!
且不提升阳人的日常发癫,由于乔的小老弟,罗恩也是在西点念的书,并且在毕业之后直接加入了陆军航空兵。
这就更让旗军方认为,乔就是他们的自己人。
如果不是国会不给批,军方甚至都想要派出人员去瓦格纳接受老乔军改之后的步兵训练,就像是当初老乔帮助他们组建了装甲部队一样。
再为他们组建一下机动步兵,以及其他乔肯定藏在手里的好东西。
而在军政之外的民间大众对于乔的看法,则与军政两界都稍有不同。
他们不喜欢老乔,他们爱老乔。
在普通旗人看来,乔·哈里森这个传奇将军,艺术家,百万富翁,未来主义者,唯一的缺点就是他没有出生在旗,不是一个旗人,这样他们就没有办法让乔成为旗总统。
虽然现在的总统把经济搞得很好,但是看看人家老乔,翡翠岛过去什么样,现在什么样。
唉,老乔他怎么就不是一个旗人呢?
不过由于经济繁荣,虽然对于老乔的看法有些分歧,但是这种分歧并没有大到不可弥合的地步。
毕竟,旗有钱,有的是钱,在这个世界上还有钱不能解决的事情?
事实上也还是有的,因为随着时间来到1928年,刚刚结束圣诞节假期的股票经纪人们,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摩拳擦掌的等待开盘。
仅仅一个月之前,道琼斯指数就来到了创历史新高的381.17点,随后便一度震荡下行,回调了10%。
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抄底的好机会,数年的繁荣让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股市是会永远上涨的。
财富就像是一口永不枯竭的水井一样,或许有时候水位会比较低落,但是总的来说水是不会缺的,钱也是不会少的。
所以如果错过了这趟列车,再想要上车,那可就难了。
上午九点三十分,随着开盘的钟声响起。
股票经纪人们,很快便将自己手里的子弹全部打了出去,海量的资金再次注入股市,然而这次情况却与他们预期中的不太一样。
过去飞涨的指数,此时却纹丝未动。
强大的抛压盘如同一座叹息之壁般,挡住了他们每一次试图向上再次推动大盘的努力。
随着时间来到上午十点,交易量开始变得越来越大,短短半个小时内交易量就来到了惊人的三百万股。
此时场内的人开始不禁产生了一丝疑惑,到底是谁在砸盘,到底是谁挡在了他们通往财富的道路上。
事实上,挡路的正是他们自己。
在这场牛市最疯狂的时期,大量银行贷款流入股市,堆出了一个天量杠杆。
这场疯狂的牛市中,只要胆子大甚至能够零首付买股票,然后等着股票升值之后,自己踏上财富自由之路,毕竟绝大多数的股票的价值在半年内就会翻一番。
而如果胆子再大一点,还能够将自己手中的股票抵押出去,再搏一个更大的杠杆。
于是股市中自然就充满了泡沫,而到了今天,当股市中已经全是泡沫,再没有一滴水的时候。
该来的一切也就都来了。
随着时间来到十点二十五分,一直被天量资金顶着的叹息之壁终于支撑不住,开始落下。
一场灾难在持续了数年的繁荣与欢愉之后,如同一个无情的死神般开始了收割。
随着一个爆仓,击穿了另一个爆仓,股市中的泡沫就像是被大火点燃的弹药库一般炸裂开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股票被强制卖出,整个市场被连锁引爆。
半个多小时后,随着时间来到十一点。
交易所大厅已经陷入疯狂,每个人都在绝望的哀嚎,试图逃离这场灾难。
然而此时已经没有人再去收购那些或许在三天前还价值连城,拥有不凡潜力,能够带来财富与繁荣的股票。
即便反应过来的财团们立刻宣布开始救市,甚至起手就是一笔三千万的大单,只是这笔巨款几乎是瞬间就消失在了雪崩般的卖单里。
等到了七点,这场恐怖的灾难才暂时结束,而全天的交易量也来到了恐怖的1289万股,创造了历史新高。
但是此时已经没有人会再为了这种记录而欢呼。
而这,还并不是结束,甚至算不上是结束的开始,勉强只能算是开始的结束。
因为在接下来两天中,道琼斯指数一路向下,从381.17点狂跌至222点,到了这里,这场灾难还没有任何将要停止的迹象。
三天之内,三百亿旗币的财富便消散殆尽,再不见一点影子。
这一数字相当于旗国债的两倍,甚至大战期间所有开销的总和。
当远在大洋彼岸的乔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刚刚睡醒的乔立刻从床上跳起来,跑出去几步之后,又摇醒了床上的戴安,随后拽着戴安踹开了凯瑟琳的房门。
在接下来的半天中,乔的秘书团以及瓦格纳的财务系统开始全速运转。
最终乔得到了一个还算好的消息,那就是乔本人与瓦格纳的财务体系非常健康。
由于天堂岛每天都在吸入大量的现金流,同时几乎整个北约的商业都需要与瓦格纳或者瓦格纳的关联企业进行运作。
所以瓦格纳不仅没有太多的债务,甚至手中的现金流也十分充沛,并且由于乔一直以来都搞不懂股市,所以除了在伦敦发行瓦格纳集团的股票,让自己的朋友们雨露均沾能够有得赚之外。
无论是乔还是瓦格纳的资产,都与股市没有关系。
甚至为了能够维持瓦格纳这个巨型企业的运转,在瓦格纳控制了北约的时候,为了发放工资以及资金流转的便利,瓦格纳就自行成立了银行用于维持运转。
仅仅是在北约三国与伦敦的部分银行中,有少量的存款用于维持商业运行。
在确认了自己不会在一夜之间破产然后流落街头之后,乔终于松了一口气,然后开始思考,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自己能够做些什么。
毕竟在很多时候,混乱是进步的阶梯。
而事情也如同乔所预料的那样发展。
在股市崩溃之后,接着倒霉的是放出贷款进入股市的银行,在三百亿的资金蒸发之后,这些放出贷款的银行也纷纷倒闭,连带着那些将继续储存在他们那里的企业与个人的存款一同消散。
然后就像是股市爆仓一般,失去了融资或者是存款的企业开始破产,工人开始失业。
而这一切又反馈在了市场上,所有人都捂住了自己的口袋,不敢再消费,而萎缩的消费市场,则进一步导致了商业的衰退。
没有订单导致更多的工厂与企业破产,更多工人失业,一场灾难般的连锁反应已经出现。
直到纽约的报纸上,用黑色加粗字体在头版写上了“大萧条”的字样。
这场萧条影响的并不只有大洋彼岸的旗,随着作为战后经济发展发动机的旗,仿佛挨了一发152毫米榴弹一般缓慢地停止运转之后。
这股刺骨的寒意开始随着金钱的步伐,逐渐蔓延到了旧大陆。
首先遭难的便是在大战中背上了沉重负担的条顿,随着旗撤回贷款导致银行危机,条顿的经济在短暂的繁荣之后开始急转直下。
在大萧条爆发的两年后,条顿最大银行倒闭,工业生产下降了40%,同时失业率也再次狂飙到了30%。
而那位在牢里蹲了两年的男人,此时也早已带着他的新书闪亮归来,在这种疯狂的经济危机中。
这个原本被强行解散,随后又重组的党派变得更加强大。
在条顿最大银行倒闭的同年,这个男人的政党支持率从2.5%一路狂飙到了18.4%。
这让原本不喜欢这个下士的保皇党,也不得不将目光放在了这个下士的身上。
虽然乔的《星球总督》系列电影,同样在条顿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条顿共和政府的表现,也让不少条顿人开始怀念起“曾经美好”的帝制时代。
但是由于高卢与布尼塔尼亚对于皇帝复辟的高度警惕,所以保皇党现在还不能大规模的公开活动,他们需要一个黑手套帮他们解决现在这个麻烦的条顿共和政府。
然后他们才能够在混乱的局势下,推动让陛下归来的事宜。
与此同时布尼塔尼亚与高卢也同样受到了这场大萧条的影响。
在布尼塔尼亚经济危机再次导致政府下台,开始重新进行大选。
布尼塔尼亚最棒党以仅仅1.8%的差距惜败保守党,保守党得以建立少数政府,作为财政大臣的温斯顿开始尝试维持金本位来稳定经济。
同时最棒党则开始推进八小时工作制,以及禁止企业在非战时要求工人加班的议案,要求企业不得以加班费为借口,要求工人超时劳动,同时尽量雇佣更多的工人,从而让大家都能够渡过这次危机。
并且在议会中强力阻击以巴尔富为代表的,想要将殖民地转变为联邦加盟国的议案。
只是由于糟糕的经济状况,让不少人都觉得,或许放弃对殖民地的直接管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让布尼塔尼亚内部的政治局势也并不十分安定。
而在高卢随着大萧条的发生,不少人离开了原本在大战期间就被打烂的巴黎,返回了乡村。
这让原本重建工作就缓慢的巴黎重建工程开始陷入停滞。
同时高涨的失业率,也让高卢一如既往的陷入到了传统的左右大战中。
右派想要发挥传统进行集权来共克时艰,而左派也同样想要发挥革命老区的精神,通过砍掉一个国王脑袋的方式,让高卢再次伟大。
因为此时随着大萧条的发生,高卢人惊讶的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没有受到这场大萧条的影响。
那就是人革联。
在最初也是最痛苦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正在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人革联,恰好撞上了这次世界性的大萧条。
于是不同经济模式的优势,在这场大萧条中显露无疑。
人革联不仅没有受到大萧条的影响。
甚至由于西方世界大量的企业破产,工人失业。
人革联开始从西方收购那些破产企业的生产设备,并且雇佣那些经验丰富的失业工人。
仅仅在纽约,就有上万名工人,在排队等待人革联的工作签证。
在不少高卢人开始陷入营养不良的时候,人革联在莫斯科建立了果厂,宣布要让每位儿童每天至少能够吃到一块巧克力。
这种反差让高卢的左派纷纷表示,走左派道路才是正确的道路,才是唯一的方向。
不过对此,高卢右派也有一些小意见,那就是同样在东方。
作为抵挡左派入侵盾牌的北约国家,同样没有陷入到这场大萧条中。
虽然由于世界性的萧条,导致北约国家的经济增速同样放缓。
可是高度集权的瓦格纳,却趁这个时候开始了大兴土木,搞基建工程的同时开始建设一些重工业项目。
比如过去的普拉格铁矿在进行基础熔炼之后,就送到布尼塔尼亚或者是高卢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
但是随着经济萧条,北约开始收购一些相关的下游设备,开始进军制造业。
像是之前就在北约设厂的罗罗公司,也开始因为人工成本与运输成本将一些次要生产线搬迁到北约。
这就让高卢的右派们觉得,不是左派的路线正确,而是现在的政府不行,如果他们能够像是北约一样集中权力,让所有人万众一心那么他们也能够躲过这场风暴。
而不是像是现在这样,让那些游手好闲的移民工人在街上乱跑。
被高卢右翼作为典范的乔,虽然在这场大萧条中没有遭受什么财产上的损失。
但是乔的日子也不算太好过。
由于大萧条的影响,曾经作为现金奶牛的天堂岛,也在这次大萧条中遭受重创。
不仅游客减少,甚至地价也跌了不少。
好在由于之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裁军,所以现在已经轻装化的瓦格纳,并不像是过去的大规模重装军团那样要消耗海量资金用于维持。
同时神奇的是,在大萧条中,虽然其他方向的消费受到了影响,可是在电影行业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甚至就连棋子的销量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只不过消费者从过去喜欢买大包,改为了购买单个棋子与小的捆绑包。
而在所有的棋子中卖的最好的,居然不是作为主角的星界军克里格死亡军团,或者是在规则书与电影中,都表现出了恐怖压制力的太空陆战队,而是那些战斗修女,以及黑暗灵族的棋子。
虽然在制作这些模型的时候,乔的要求是要把模型做的好看一些,也就是你看了会想要和她结婚的水平。
但是对于这种销量,乔觉得还是稍微有那么一点惊讶的。
与平稳运行的商业不同,真正让乔感觉到难受的是,随着崽子们一天天长大。
老乔的家庭生活也开始变得热闹喧嚣了起来。
在真正的带了孩子之后,乔才发现,那位坐在黄金马桶上的老哥是真的勇。
他怎么敢一次带二十个孩子的?
自己这还不到二十个,每天就都已经鸡飞狗跳了。
此时乔的崽子们,虽然才八岁但是这些家伙中已经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三股势力。
其中实力最雄厚的是乔的长子安德烈的小团伙。
似乎是继承了他妈妈的露西亚血统,这个小兔崽子在安静的渡过了他最初的婴儿岁月之后,很快就展现出了他的特制。
沉默寡言,但是一旦认准的事情,就算是乔都扭不回来。
在这个小兔崽子六岁的时候,乔一家正好准备去普拉格看看极光。
而恰好,就在前往普拉格的路上,安德烈与他的弟弟之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总之,安德烈觉得他欠了凯特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弟弟瑞斯一只北极狐。
于是在乔一家抵达了位于北极圈内的度假村,准备开始度假的时候。
安德烈背着一个背包,带着一把猎枪,一个人走进了风雪中。
等到晚餐时,众人发现安德烈失踪时,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小时。
当场急的跳起来的乔,立刻开始组织搜索,甚至就连附近的北约飞行队与正在训练中的瓦格纳部队都被乔动员了起来。
住在附近的居民听说老乔的儿子丢了之后,也立刻开始自发的组织起来给老乔找儿子。
毕竟冬天的北极圈不仅寒冷,还有各种野兽呲牙,一个普通六岁的孩子在这种地方失踪,那后果通常不会太好。
搜索工作持续了三天,实际上在第二天的时候,很多人就认为,这个小子大概率是已经没了。
毕竟在第一天晚上,就下了一场大雪。
大雪遮蔽了很多线索,即便是低空飞行的飞机也没有办法找到线索。
只有艾琳娜固执的表示,安德烈肯定不会有事他是个坚强的孩子,肯定能够等来救援。
事实证明艾琳娜是对的,只不过并不是全对,因为安德烈并没有等来救援。
而是在第三天的晚餐时间,提着两只被困住了嘴和爪子的北极狐,出现在了餐厅的长桌旁。
在众人不可思议的惊讶目光中,将两只北极狐塞进了自己弟弟的怀里后,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后,看着自己面前空无一物的盘子,扭头询问仆人为什么不给自己上菜,然后看着自己的母亲询问,为什么大家都在看着他。
那天艾琳娜抡巴掌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度假村。
不过从那次事件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小子以后肯定有出息,指不定长大以后,和老乔一样是个能够威震一方的猛人。
六岁就能够提着猎枪去北极圈里提溜两只北极狐回来,再长大一点能做什么,都没人敢想。
通常来说崽子有出息是好事,但是问题在于像是安德烈这么有出息的崽子,乔还有两个。
之前让安德烈去北极圈给他抓北极狐的瑞斯同样,也是一个一望而知日后肯定会有一番出息孩子。
不过与安德烈这种沉默寡言的行动派不同,瑞斯显然走的是另一条路线。
自从这个小子学会说话之后,那小嘴叭叭的就没有停过。
与安德烈的武力爆棚不同,这个小子几乎能够和所有人都打好关系,并且在哄人开心之后,让别人帮自己做事,比如给自己一块,或者是一只北极狐什么的。
这种见人就先笑的,嘴里从不停的风格,让乔一直都有些怀疑,这究竟是从什么地方学来的。
另一个公认会有出息的家伙,则是北方卫队中那个身材高大的女卫兵的儿子艾伯拉姆。
这个小子,虽然大部分时间不怎么说话,但是他并不像是安德烈那样多少有些自闭的嫌疑,该说话的时候他还是会说话。
同时这个小子对于机械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从三岁开始就拿着螺丝刀到处拆东西。
四岁的时候,就能够将拆成零件的闹钟,又原样装回去。
其他孩子虽然不像是这三位一样,生猛但是也有着各自的爱好与特点。
这就让老乔的家庭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甚至有些过于多姿多彩了。
以至于有一段时间,乔经常会借口检查北约的要塞建设,以及新增要塞区规划而死活不想回家。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