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悬崖墮马
两盏灯笼的光渐渐晦暗。
萧弈偶尔转过目光,能看到李寒梅的侧脸。
她坐得很端庄,目视前方,故意用老气横秋的语气说话。
“你年岁轻,无亲族助力,根基浅,旁人若知你志向,必不信。然我见的世情多了,知你並非全无机会。这次,並非想利用你,权当……临別赠言吧。”
“我知道。”
“这两日我做了谋划,听吗?”
“好。”
李寒梅淡淡一笑,道:“白日你不来拿传位詔,此时不知能说多少。”
“不急,你姑且说,我姑且听。”
“立足禁军,我观郭雀儿之手段,必亲握禁军,强干弱枝,你取他信任,谋禁军高位,则兵权在手;文职则谋枢密院,枢密院掌天下兵事,置身其中三年五载,则各镇动向、天下形势,你瞭然於心。积累十年之功,你根深蒂固矣。”
“外放节度使如何?”萧弈道:“不那么拘著。”
“视形势而定,你还没这个资格。”
“哦。”
李寒梅稍稍侧头瞥了一眼。
萧弈看向她,她迅速转回了头。
“郭雀儿的帝位,未必坐得牢固,外有刘崇,內有我几位兄长、王殷,以及诸藩,你可与他们互相倚仗,尤其是王殷,手握三万步骑,实力不容小覷。”
“这点,我判断与你不一样,我认为诸藩掀不起太大风浪了。”
“为何?”
“大势走向如此,藩镇之乱总会结束。”
“这说法,我倒是第一次听闻。”李寒梅沉吟道:“也是,杀了百余年,天下疲弊,人心思定……你见地倒有几分不凡。”
萧弈笑笑,心想自己也说不出更多了。
李寒梅道:“此外,你该联姻。独木难支,成业必须有亲族支撑。联姻有两条路子,或选郭威、宋渥、符彦卿这等强权高门之女,好处是可借妻家权势,然行事多有掣肘;或选李崧、阎晋卿等士族之女,倚其名望、財富,待你起势,可再添侧室,联姻诸方。”
“侧室?”
“如杜重威之王娘子,鄆州豪强之女,掌鄆州半数乡兵;如赵在礼为侧室请封『譙县君』,亦属联姻。”李寒梅多解释了一句,道:“所谓『正妻为尊、侧室有实、姬妾无位。』”
“原来如此。”
“你若感兴趣,我给你挑个人选。”
“哦?”
“符彦卿有个女儿,初嫁李守贞之子,李守贞叛乱被郭雀儿平定后,她被郭雀儿收为义女。”
“她有甚好的?”
“发此问,足见你不知符彦卿之实力,亦不解符氏嫁妆之丰厚。举例而言,高行周之女曾嫁杜重威之子,杜重威叛乱被杀后,高氏改嫁符彦卿次子符昭寿为侧室,符昭寿的正妻则是郭崇威之女……三家互为姻亲,盘根错节,关係深厚,你若能娶符氏,远胜於与一家联姻。”
萧弈就是听个新鲜,心中不以为然。
只郭馨、李昭寧冒出谈婚论嫁的苗头已让他头痛,才不去沾这些。
李寒梅问道:“怎么?嫌弃寡妇?可恰是寡妇,才懂风情,心疼人,家资丰厚,还能允你纳侧室。你若联姻符氏,定比当駙马如鱼得水。”
“倒也不是不喜欢寡妇,就是不想太早娶妻。”
“情竇未开?”
“是啊。”
李寒梅忽转过脸,目光看来。
萧弈对视过去,看到了她眼眸中的试探、隱隱的期待。
她嘴角压著笑意,讥道:“我看你是待价而沽。”
萧弈没想到她还会开这种玩笑,奇道:“嗯?怎么?你觉得我值钱?”
李寒梅再次端坐,不看他,淡淡道:“小丫头们爭著抢著,如何不值钱?”
“你误会了,也许是甚谣言传到了你耳里?或是你特意打听我?”
“恰好听到罢了。”
李寒梅顿了顿,道:“我懂,你是不愿被左右,权力、美色,你並非不想要,但需由你驾驭,而非受其束缚。”
萧弈反问道:“觉得我自视甚高?”
“觉得你特別,人贵自珍。”
“嗯。”
萧弈见她真懂自己,倒也难得。
他微微苦笑,说回正题。
“你说我有大志,也许吧,可我並不需要处心积虑,至少明公在时不急。”
“也是,你还年轻。”李寒梅忽微微嘆息,喃喃道:“太年轻了。”
“不论如何,你今日教我这些,谢了。”
“我只是不甘老死太平宫,原想绑你为助力。此时想来,甚是可笑,今日以后,你锦绣前程,繁美眷,我青灯古佛,孤了残生,又岂是同路人?”
萧弈知道,她真的认输了。
他却没有胜利的喜悦,这本就不是他的胜利。迄今,他只不过是个知道赌局结果的押注者。
若非她指出来,他甚至没意识到自己有怎样的野心与欲望。
今日坐上这龙椅,心底的某些东西似乎被点燃了。
“言尽於此,我这『太后』再无用处。”李寒梅闭上眼,道:“你……告退吧。”
“末將告退。”
萧弈起身,站到李寒梅面前,揖了一礼。
只见她闭著眼,妆容素净嫻美,梳了个往日从未梳过的墮马髻,中和了高高在上之感,比平常显得年轻了许多,她该是刚洗过头,几根碎发飘逸,穿的还是素裙,但剪裁得体,衬出身段婀娜。
因她气息不稳,脖颈上的裹带溢出一点血来,端庄优雅中添了几分可怜。
她睁开了眼,见他在看她,也没恼,抬眸,任他看著,眼中多了几分泪光。
许久,萧弈开口,道:“先到太平宫,过一阵子,不再引人关注了,我设法送你走。”
“我还能去哪?”
“別再想著爭权夺势了,过些寻常人的开心日子吧。”
“萧弈,你小瞧了我。”
“你做不到能屈能伸、荣辱不惊?”
“那好,你是高看我了,我一介妇人,做不到。”
“何必过早断言?”
“你呢?”李寒梅问道:“你为何要冒险送我出太平宫?对你殊无益处。”
忽然,一只灯笼灭了,光线暗了下来。
萧弈拿起唯一还亮著的灯笼,道:“我送你回殿。”
李寒梅却不起身,道:“你还没回答我。”
“报你的恩。”
“我对你哪有恩?”
“说过,我承你的情。”
李寒梅稍稍低眸,道:“不必为我的风烛残年,给你添麻烦。”
这话,不太好接。
火光微弱,美人愈发有风韵,让人特別想否定掉“风烛残年”之语。
可气氛已经很危险了,萧弈担心手里的灯笼点燃了金祥殿。
他目光落处,李寒梅虽还在维持著国母威仪,耳朵却红得厉害,她今日打扮得很精致,在等一句夸讚。
悬崖勒马,为时未晚。
“不麻烦。”
萧弈给了回答。
李寒梅抬眸。
未及细看,恰此时,最后一盏灯笼也灭了。
宫殿瞬间一片黑暗。
萧弈感到左手手腕被捉住,顺势也握住了李寒梅的纤细手腕。
“萧弈,护驾。”
“我扶你。”
右手丟掉灯笼,探过去一扶,李寒梅的手伸过来,握住了他。
梅的幽香传来,髮丝撩拨著他鼻尖。
她起身,却是撞进了他的怀里,萧弈鬆手,她的一双手环到了他的腰间。
两人都怕黑,默默站著,不敢说话,不敢动作。
许久,她的手渐渐抚到了他的后脑勺,让他低头,给他餵了一块梅膏。
动作笨拙,初时先碰到了他的下巴,然后,才送入口中。
梅膏冰冰凉凉,似雪,香甜软糯,梅香气浓郁。
萧弈並未风捲残云、狼吞虎咽,而是浅尝輒止,仔细品味,方才慢慢品尝。
就著梅膏,又共饮了一杯酒,皆有些微醺。
一点点月光透过殿门的缝隙照进来,渐渐地,他隱隱看到她的眼眸,明亮中带著沉醉之意。
“我不会左右你,就只是,想死得慢些。”
李寒梅低语著,拉过他的手,环在她的腰上。
萧弈也有些醉了,想著悬崖勒马,手一扯,没捉住韁绳,掌心唯有柔腻。
这匹马终究没能勒住,坠入悬崖,白茫茫、雾蒙蒙一片。
这梅膏竟是越吃越美味。
灯笼中的一点烛火终究还是点燃了金祥殿,熊熊燃烧,但李寒梅显然醉得厉害,没察觉到火势。
她醉得娇软,双手掛著萧弈的脖子,重些摔回龙椅上。
“盔甲好冰,硌。”
“等一下。”
“我帮你。”
“点个亮才好弄。”
“不许。”
“就点一根蜡烛。”
“不许,你嫌我风烛残年。”
“是我看你的眼神让你这般误会?”
“你轻薄,总用……那般眼神打量当朝太后。”
“我还没轻薄。”
“解好了,不必点烛。”
“好冷。”
“过来些,为何你这般好闻?没有血腥和马粪味。”
“我仔细洗过了。”
“我也是,可等了一整天,只等到裁撤宫人、关闭宫门、派旁人来取詔书……你既无意,走开。”
“哦。”
“回来,报我的恩情。”
“真美。”
“真的?”
“嗯,越看越惊艷。”
李寒梅不由欢喜,又给了他一块梅膏。
坠马落悬崖,萧弈在崖底看到了一株梅,他伸手轻抚,却没有折下它,浇水、施肥,细心侍弄。
梅愈开愈盛,绽放出了夺目光彩。
(本章完)
两盏灯笼的光渐渐晦暗。
萧弈偶尔转过目光,能看到李寒梅的侧脸。
她坐得很端庄,目视前方,故意用老气横秋的语气说话。
“你年岁轻,无亲族助力,根基浅,旁人若知你志向,必不信。然我见的世情多了,知你並非全无机会。这次,並非想利用你,权当……临別赠言吧。”
“我知道。”
“这两日我做了谋划,听吗?”
“好。”
李寒梅淡淡一笑,道:“白日你不来拿传位詔,此时不知能说多少。”
“不急,你姑且说,我姑且听。”
“立足禁军,我观郭雀儿之手段,必亲握禁军,强干弱枝,你取他信任,谋禁军高位,则兵权在手;文职则谋枢密院,枢密院掌天下兵事,置身其中三年五载,则各镇动向、天下形势,你瞭然於心。积累十年之功,你根深蒂固矣。”
“外放节度使如何?”萧弈道:“不那么拘著。”
“视形势而定,你还没这个资格。”
“哦。”
李寒梅稍稍侧头瞥了一眼。
萧弈看向她,她迅速转回了头。
“郭雀儿的帝位,未必坐得牢固,外有刘崇,內有我几位兄长、王殷,以及诸藩,你可与他们互相倚仗,尤其是王殷,手握三万步骑,实力不容小覷。”
“这点,我判断与你不一样,我认为诸藩掀不起太大风浪了。”
“为何?”
“大势走向如此,藩镇之乱总会结束。”
“这说法,我倒是第一次听闻。”李寒梅沉吟道:“也是,杀了百余年,天下疲弊,人心思定……你见地倒有几分不凡。”
萧弈笑笑,心想自己也说不出更多了。
李寒梅道:“此外,你该联姻。独木难支,成业必须有亲族支撑。联姻有两条路子,或选郭威、宋渥、符彦卿这等强权高门之女,好处是可借妻家权势,然行事多有掣肘;或选李崧、阎晋卿等士族之女,倚其名望、財富,待你起势,可再添侧室,联姻诸方。”
“侧室?”
“如杜重威之王娘子,鄆州豪强之女,掌鄆州半数乡兵;如赵在礼为侧室请封『譙县君』,亦属联姻。”李寒梅多解释了一句,道:“所谓『正妻为尊、侧室有实、姬妾无位。』”
“原来如此。”
“你若感兴趣,我给你挑个人选。”
“哦?”
“符彦卿有个女儿,初嫁李守贞之子,李守贞叛乱被郭雀儿平定后,她被郭雀儿收为义女。”
“她有甚好的?”
“发此问,足见你不知符彦卿之实力,亦不解符氏嫁妆之丰厚。举例而言,高行周之女曾嫁杜重威之子,杜重威叛乱被杀后,高氏改嫁符彦卿次子符昭寿为侧室,符昭寿的正妻则是郭崇威之女……三家互为姻亲,盘根错节,关係深厚,你若能娶符氏,远胜於与一家联姻。”
萧弈就是听个新鲜,心中不以为然。
只郭馨、李昭寧冒出谈婚论嫁的苗头已让他头痛,才不去沾这些。
李寒梅问道:“怎么?嫌弃寡妇?可恰是寡妇,才懂风情,心疼人,家资丰厚,还能允你纳侧室。你若联姻符氏,定比当駙马如鱼得水。”
“倒也不是不喜欢寡妇,就是不想太早娶妻。”
“情竇未开?”
“是啊。”
李寒梅忽转过脸,目光看来。
萧弈对视过去,看到了她眼眸中的试探、隱隱的期待。
她嘴角压著笑意,讥道:“我看你是待价而沽。”
萧弈没想到她还会开这种玩笑,奇道:“嗯?怎么?你觉得我值钱?”
李寒梅再次端坐,不看他,淡淡道:“小丫头们爭著抢著,如何不值钱?”
“你误会了,也许是甚谣言传到了你耳里?或是你特意打听我?”
“恰好听到罢了。”
李寒梅顿了顿,道:“我懂,你是不愿被左右,权力、美色,你並非不想要,但需由你驾驭,而非受其束缚。”
萧弈反问道:“觉得我自视甚高?”
“觉得你特別,人贵自珍。”
“嗯。”
萧弈见她真懂自己,倒也难得。
他微微苦笑,说回正题。
“你说我有大志,也许吧,可我並不需要处心积虑,至少明公在时不急。”
“也是,你还年轻。”李寒梅忽微微嘆息,喃喃道:“太年轻了。”
“不论如何,你今日教我这些,谢了。”
“我只是不甘老死太平宫,原想绑你为助力。此时想来,甚是可笑,今日以后,你锦绣前程,繁美眷,我青灯古佛,孤了残生,又岂是同路人?”
萧弈知道,她真的认输了。
他却没有胜利的喜悦,这本就不是他的胜利。迄今,他只不过是个知道赌局结果的押注者。
若非她指出来,他甚至没意识到自己有怎样的野心与欲望。
今日坐上这龙椅,心底的某些东西似乎被点燃了。
“言尽於此,我这『太后』再无用处。”李寒梅闭上眼,道:“你……告退吧。”
“末將告退。”
萧弈起身,站到李寒梅面前,揖了一礼。
只见她闭著眼,妆容素净嫻美,梳了个往日从未梳过的墮马髻,中和了高高在上之感,比平常显得年轻了许多,她该是刚洗过头,几根碎发飘逸,穿的还是素裙,但剪裁得体,衬出身段婀娜。
因她气息不稳,脖颈上的裹带溢出一点血来,端庄优雅中添了几分可怜。
她睁开了眼,见他在看她,也没恼,抬眸,任他看著,眼中多了几分泪光。
许久,萧弈开口,道:“先到太平宫,过一阵子,不再引人关注了,我设法送你走。”
“我还能去哪?”
“別再想著爭权夺势了,过些寻常人的开心日子吧。”
“萧弈,你小瞧了我。”
“你做不到能屈能伸、荣辱不惊?”
“那好,你是高看我了,我一介妇人,做不到。”
“何必过早断言?”
“你呢?”李寒梅问道:“你为何要冒险送我出太平宫?对你殊无益处。”
忽然,一只灯笼灭了,光线暗了下来。
萧弈拿起唯一还亮著的灯笼,道:“我送你回殿。”
李寒梅却不起身,道:“你还没回答我。”
“报你的恩。”
“我对你哪有恩?”
“说过,我承你的情。”
李寒梅稍稍低眸,道:“不必为我的风烛残年,给你添麻烦。”
这话,不太好接。
火光微弱,美人愈发有风韵,让人特別想否定掉“风烛残年”之语。
可气氛已经很危险了,萧弈担心手里的灯笼点燃了金祥殿。
他目光落处,李寒梅虽还在维持著国母威仪,耳朵却红得厉害,她今日打扮得很精致,在等一句夸讚。
悬崖勒马,为时未晚。
“不麻烦。”
萧弈给了回答。
李寒梅抬眸。
未及细看,恰此时,最后一盏灯笼也灭了。
宫殿瞬间一片黑暗。
萧弈感到左手手腕被捉住,顺势也握住了李寒梅的纤细手腕。
“萧弈,护驾。”
“我扶你。”
右手丟掉灯笼,探过去一扶,李寒梅的手伸过来,握住了他。
梅的幽香传来,髮丝撩拨著他鼻尖。
她起身,却是撞进了他的怀里,萧弈鬆手,她的一双手环到了他的腰间。
两人都怕黑,默默站著,不敢说话,不敢动作。
许久,她的手渐渐抚到了他的后脑勺,让他低头,给他餵了一块梅膏。
动作笨拙,初时先碰到了他的下巴,然后,才送入口中。
梅膏冰冰凉凉,似雪,香甜软糯,梅香气浓郁。
萧弈並未风捲残云、狼吞虎咽,而是浅尝輒止,仔细品味,方才慢慢品尝。
就著梅膏,又共饮了一杯酒,皆有些微醺。
一点点月光透过殿门的缝隙照进来,渐渐地,他隱隱看到她的眼眸,明亮中带著沉醉之意。
“我不会左右你,就只是,想死得慢些。”
李寒梅低语著,拉过他的手,环在她的腰上。
萧弈也有些醉了,想著悬崖勒马,手一扯,没捉住韁绳,掌心唯有柔腻。
这匹马终究没能勒住,坠入悬崖,白茫茫、雾蒙蒙一片。
这梅膏竟是越吃越美味。
灯笼中的一点烛火终究还是点燃了金祥殿,熊熊燃烧,但李寒梅显然醉得厉害,没察觉到火势。
她醉得娇软,双手掛著萧弈的脖子,重些摔回龙椅上。
“盔甲好冰,硌。”
“等一下。”
“我帮你。”
“点个亮才好弄。”
“不许。”
“就点一根蜡烛。”
“不许,你嫌我风烛残年。”
“是我看你的眼神让你这般误会?”
“你轻薄,总用……那般眼神打量当朝太后。”
“我还没轻薄。”
“解好了,不必点烛。”
“好冷。”
“过来些,为何你这般好闻?没有血腥和马粪味。”
“我仔细洗过了。”
“我也是,可等了一整天,只等到裁撤宫人、关闭宫门、派旁人来取詔书……你既无意,走开。”
“哦。”
“回来,报我的恩情。”
“真美。”
“真的?”
“嗯,越看越惊艷。”
李寒梅不由欢喜,又给了他一块梅膏。
坠马落悬崖,萧弈在崖底看到了一株梅,他伸手轻抚,却没有折下它,浇水、施肥,细心侍弄。
梅愈开愈盛,绽放出了夺目光彩。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