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稽豁然抬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顾忌之前表现出来的慷慨就义。
深怕这是陛下诈他的计策。
然而拖拽他的军士已经上来了,铁钳似的大手扣住他的胳膊,將他往门外拖。
王稽的靴底在地上犁出两道深痕,他拼命挣扎著,颈间的玉饰被扯断,滚落在嬴政脚边。
此时所有的慷慨就义陡然破灭,只剩下满满的求生欲和对死亡的恐惧。
“陛下!臣……臣罪不至死啊!
是赵诚!
是他故意扣粮,想让陛下在赵地出丑啊!”
他嘶喊著,声音尖利得像被踩住的猫,“昌平君能作证!邯郸城里的官员都能作证!”
但嬴政却不看他,而是看了看一旁的顿弱,“传信赵诚,让血衣军调粮草来!”
这一句话,直接让王稽面如死灰。
让那血屠亲自来调粮草,那这所有的图谋不都会瞬间败露。
若是那赵诚得知了他们做的事情,细查之下,不知道要有多少人头滚滚啊!
完了……
王稽的挣扎和求饶声突然衰弱下去。
噗!
人头落地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还在地上摸索的小吏听到这声音,浑身剧烈一颤,像被抽走了骨头似的瘫在地上,裤脚渗出一片湿痕。他抬起头,脸色惨白如纸,牙齿打著颤:“陛、陛下饶命!小的……小的只是听王大人吩咐……他说只要按他教的话说,就能活命……”
嬴政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挥了挥手,像是在赶一只烦人的苍蝇:“这个也砍了。”
他本还想看看那所谓的“证据”究竟是何模样,没想到这两个蠢货连戏都演不圆。一群靠著钻营上位的墨吏,也敢打著寡人的旗號,想借刀杀人?
军士们上前拖那小吏,小吏哭得涕泗横流,连滚带爬地往嬴政面前凑:“陛下!小的知道错了!小的还知道他们藏在驛馆柴房里的帐册!是改了各城粮草去向的假帐册啊!”
嬴政终於抬了抬眼,目光落在他涕泪横流的脸上,冷笑道:“现在说这些,晚了。”
刀锋再次落下时,驛馆外的风变得更加喧囂。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风尘甩起断玉的氅衣,上下翻飞。
断玉指尖捻著那份“证据”,微微一震,便將其震成了碎片,隨风消散。
而后她紧了紧氅衣,望了望邯郸的方向,水润的眸子里闪过思念之色。
縹緲身影隨风而去,裹著尘土的风吹散呢喃细语。
“爵爷这么久还不回来,妾奴只好来找你了……”
……
邯郸城的王宫深处,近来已少见往日那般此起彼伏的炸缸巨响。
曾经堆满废铁、瀰漫著硫磺味的焦黑院子,如今已被整齐的木架与轰鸣的器械填满。
彻底成了墨家子弟的机关工坊。
青砖地被烟火熏得发黑,墙角的铁砧上还凝著未冷的钢水痕跡,十几个赤膊的工匠正围著一台黄铜大缸忙碌,额角的汗珠滴落在灼热的金属上,溅起细碎的白烟。
“將军请看。”
禽滑厘搓著满是黑灰的手,引著赵诚穿过工坊,声音里难掩兴奋,“自您上次点破那高压密封的窍诀,蒸汽机的效能已经提了七八成!”
他指向工坊中央那台吞吐著白汽的庞然大物。
铸铁底座深深嵌在地基里,三根黄铜汽缸並排而立,活塞在缸內往復运动,带动著上方的钢质压锤。
压锤每落下一次,都发出“咚”的闷响,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块被钳在砧上,压锤落下时,铁块如麵团般被碾成薄片,边缘齐整得如同刀裁。
“这便是『百链机』,”
禽滑厘指著压锤旁的標尺,“看这刻度,一毫一厘都不差。
前日锻的那批弩机零件,装上去之后,射程竟比寻常弩箭远了二十步,且十发九中,误差不超半尺。”
旁边的相里勤正拿著卡尺测量刚锻好的蒸汽管道,接口处的螺纹细密如齿,他抬头笑道。
“从前铸管十根里总有两三根漏汽,如今有了这百链机,钢料柔韧得能绕指,便是弯成环也不会裂,而且精密程度远胜於从前。”
穿过百链机,工坊东侧的冶铁区更是热火朝天。
与传统的水力鼓风不同,这里的皮囊被一个铁製转轮带动,转轮连著蒸汽机的传动轴,每转动一圈,皮囊便“呼哧”鼓起一次,將风源源不断地送入熔炉。
炉內的火焰不再是橙红色,而是泛著刺眼的白光,映得工匠们的脸如同涂了金粉。
“这叫『沸川』。”
禽滑厘往炉里添了一捧矿石,“蒸汽鼓风比水力鼓风稳得多,便是天旱断水也不怕。
从前炼一吨高碳钢不知要多久,如今一个时辰便成,且杂质少了七成。
昨日铸的那批农具,锄头刃口磨得再薄,也不会卷边,农人们见了,恐怕都要当成传家宝。”
正说著,几个新面孔的墨家弟子抬著零件匆匆走过。
他们本是上月来劝禽滑厘回机关城的,见了这工坊里的景象,当即挽起袖子就加入了研发,绝口不提回去的事情了。
其中一个弟子笑道:“从前总以为『兼爱非攻』只在口舌,见了这沸川才明白,让百姓有好铁用、有饱饭吃,才是真的兼爱。”
走到工坊后院,赵诚的目光被一台架在木架上的水车吸引。
这水车没有叶片,取而代之的是一串链斗,链斗连著蒸汽机。
隨著机器运转,链斗从旁边的池塘里舀水,顺著竹管送向高处的田垄模型,水流在模型上漫开,浸润了整个沙盘。
“这是『润田车』,”禽滑厘指著沙盘上的刻度,“寻常龙骨水车最多提三丈水,这润田车能提十丈,且不用人推牛拉。
按这速度,千亩田一日便能浇完,便是遇上大旱,也能保收成。”
不远处的织坊里,织布机的“咔噠”声密集如雨点。
一台经纬机旁站著两个女工,她们只需轻踩踏板,蒸汽机便带动综片起落,丝线在经纬间穿梭,织出的麻布细密得能透光。
相里勤拿起一匹布笑道:“这机括能调经纬密度,织丝绸时,纹比绣娘描的还准,速度是从前的十倍。”
最让赵诚眼前一亮的,是工坊尽头的空地。
深怕这是陛下诈他的计策。
然而拖拽他的军士已经上来了,铁钳似的大手扣住他的胳膊,將他往门外拖。
王稽的靴底在地上犁出两道深痕,他拼命挣扎著,颈间的玉饰被扯断,滚落在嬴政脚边。
此时所有的慷慨就义陡然破灭,只剩下满满的求生欲和对死亡的恐惧。
“陛下!臣……臣罪不至死啊!
是赵诚!
是他故意扣粮,想让陛下在赵地出丑啊!”
他嘶喊著,声音尖利得像被踩住的猫,“昌平君能作证!邯郸城里的官员都能作证!”
但嬴政却不看他,而是看了看一旁的顿弱,“传信赵诚,让血衣军调粮草来!”
这一句话,直接让王稽面如死灰。
让那血屠亲自来调粮草,那这所有的图谋不都会瞬间败露。
若是那赵诚得知了他们做的事情,细查之下,不知道要有多少人头滚滚啊!
完了……
王稽的挣扎和求饶声突然衰弱下去。
噗!
人头落地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还在地上摸索的小吏听到这声音,浑身剧烈一颤,像被抽走了骨头似的瘫在地上,裤脚渗出一片湿痕。他抬起头,脸色惨白如纸,牙齿打著颤:“陛、陛下饶命!小的……小的只是听王大人吩咐……他说只要按他教的话说,就能活命……”
嬴政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挥了挥手,像是在赶一只烦人的苍蝇:“这个也砍了。”
他本还想看看那所谓的“证据”究竟是何模样,没想到这两个蠢货连戏都演不圆。一群靠著钻营上位的墨吏,也敢打著寡人的旗號,想借刀杀人?
军士们上前拖那小吏,小吏哭得涕泗横流,连滚带爬地往嬴政面前凑:“陛下!小的知道错了!小的还知道他们藏在驛馆柴房里的帐册!是改了各城粮草去向的假帐册啊!”
嬴政终於抬了抬眼,目光落在他涕泪横流的脸上,冷笑道:“现在说这些,晚了。”
刀锋再次落下时,驛馆外的风变得更加喧囂。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风尘甩起断玉的氅衣,上下翻飞。
断玉指尖捻著那份“证据”,微微一震,便將其震成了碎片,隨风消散。
而后她紧了紧氅衣,望了望邯郸的方向,水润的眸子里闪过思念之色。
縹緲身影隨风而去,裹著尘土的风吹散呢喃细语。
“爵爷这么久还不回来,妾奴只好来找你了……”
……
邯郸城的王宫深处,近来已少见往日那般此起彼伏的炸缸巨响。
曾经堆满废铁、瀰漫著硫磺味的焦黑院子,如今已被整齐的木架与轰鸣的器械填满。
彻底成了墨家子弟的机关工坊。
青砖地被烟火熏得发黑,墙角的铁砧上还凝著未冷的钢水痕跡,十几个赤膊的工匠正围著一台黄铜大缸忙碌,额角的汗珠滴落在灼热的金属上,溅起细碎的白烟。
“將军请看。”
禽滑厘搓著满是黑灰的手,引著赵诚穿过工坊,声音里难掩兴奋,“自您上次点破那高压密封的窍诀,蒸汽机的效能已经提了七八成!”
他指向工坊中央那台吞吐著白汽的庞然大物。
铸铁底座深深嵌在地基里,三根黄铜汽缸並排而立,活塞在缸內往復运动,带动著上方的钢质压锤。
压锤每落下一次,都发出“咚”的闷响,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块被钳在砧上,压锤落下时,铁块如麵团般被碾成薄片,边缘齐整得如同刀裁。
“这便是『百链机』,”
禽滑厘指著压锤旁的標尺,“看这刻度,一毫一厘都不差。
前日锻的那批弩机零件,装上去之后,射程竟比寻常弩箭远了二十步,且十发九中,误差不超半尺。”
旁边的相里勤正拿著卡尺测量刚锻好的蒸汽管道,接口处的螺纹细密如齿,他抬头笑道。
“从前铸管十根里总有两三根漏汽,如今有了这百链机,钢料柔韧得能绕指,便是弯成环也不会裂,而且精密程度远胜於从前。”
穿过百链机,工坊东侧的冶铁区更是热火朝天。
与传统的水力鼓风不同,这里的皮囊被一个铁製转轮带动,转轮连著蒸汽机的传动轴,每转动一圈,皮囊便“呼哧”鼓起一次,將风源源不断地送入熔炉。
炉內的火焰不再是橙红色,而是泛著刺眼的白光,映得工匠们的脸如同涂了金粉。
“这叫『沸川』。”
禽滑厘往炉里添了一捧矿石,“蒸汽鼓风比水力鼓风稳得多,便是天旱断水也不怕。
从前炼一吨高碳钢不知要多久,如今一个时辰便成,且杂质少了七成。
昨日铸的那批农具,锄头刃口磨得再薄,也不会卷边,农人们见了,恐怕都要当成传家宝。”
正说著,几个新面孔的墨家弟子抬著零件匆匆走过。
他们本是上月来劝禽滑厘回机关城的,见了这工坊里的景象,当即挽起袖子就加入了研发,绝口不提回去的事情了。
其中一个弟子笑道:“从前总以为『兼爱非攻』只在口舌,见了这沸川才明白,让百姓有好铁用、有饱饭吃,才是真的兼爱。”
走到工坊后院,赵诚的目光被一台架在木架上的水车吸引。
这水车没有叶片,取而代之的是一串链斗,链斗连著蒸汽机。
隨著机器运转,链斗从旁边的池塘里舀水,顺著竹管送向高处的田垄模型,水流在模型上漫开,浸润了整个沙盘。
“这是『润田车』,”禽滑厘指著沙盘上的刻度,“寻常龙骨水车最多提三丈水,这润田车能提十丈,且不用人推牛拉。
按这速度,千亩田一日便能浇完,便是遇上大旱,也能保收成。”
不远处的织坊里,织布机的“咔噠”声密集如雨点。
一台经纬机旁站著两个女工,她们只需轻踩踏板,蒸汽机便带动综片起落,丝线在经纬间穿梭,织出的麻布细密得能透光。
相里勤拿起一匹布笑道:“这机括能调经纬密度,织丝绸时,纹比绣娘描的还准,速度是从前的十倍。”
最让赵诚眼前一亮的,是工坊尽头的空地。
